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62篇
  5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23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通过DWI-ADC值测定动态监测宫颈癌放化疗疗效。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我院病理确诊的37例中晚期(FIGO分期Ⅱb-Ⅲb)宫颈鳞癌患者分别于同步放化疗前(A节点)、外照射治疗结束时(B节点)、后装内照射治疗3次时(C节点)、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束时(D节点)行4次常规MRI及DWI检查。在ADC图上绘制ROI测量病灶、正常子宫肌层的ADC值;计算不同时间节点病灶的体积。所有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结果:A、B、C、D时间节点病灶ADC值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从A→D节点病灶ADC值逐步上升,其中ADC值上升最明显的为B节点,增幅32.55%;病灶体积缩小最明显为B-C节点,缩小率为65.64%。D节点病灶与A节点正常子宫肌层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基于ADC值测定能够更早、更精确、定量地动态评估中晚期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效果,并对预后疗效给予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多酶清洗液超声清洗联合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处理硬式腹腔镜与辅助器械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各科室使用后的140套硬式腹腔镜随机分为试验组(70套)与对照组(70套),其中对照组器械于传统手工清洗后采用多酶清洗液手工刷洗联合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予以处理,试验组器械于传统手工清洗后采用多酶清洗液超声清洗联合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予以处理;处理后,使用目测法、ATP检测法及咽拭子培养法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及灭菌效果。结果试验组目测清洗合格率为98.6%,对照组目测清洗合格率为84.3%,两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9.1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ATP检测清洗合格率为97.1%,对照组ATP检测清洗合格率为81.4%,两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9.03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咽拭子培养法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器械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合格率均达100%,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酶清洗液超声清洗联合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处理硬式腹腔镜,清洗效果好,灭菌合格率可达100%,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72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排气、下床、进食、排便及住院时间均较观察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98%,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34%(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术后恢复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和miR-211表达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根治术治疗的62例患者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胃癌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71%和83.87%,均显著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的3.23%和8.06%(P<0.05).62例患者随访3年的复发率、无病生存期(DFS)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5.16%、(16.62±4.78)个月和62.90%,且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患者的复发率高于阴性表达患者,DFS短于阴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则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率均可明显影响其预后情况(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率较高且可影响其复发率、DFS和3年生存率等预后情况,胃癌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可能作为其不良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对比放射性黏膜炎轻度疼痛患者使用羟考酮控释片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方案的止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放射性黏膜炎轻度疼痛患者40例的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羟考酮组)和对照组(三阶梯组).在患者出现放射性黏膜炎轻度疼痛时,分别采用羟考酮控释片和解热镇痛类药物止痛治疗.对比两组间止痛效果、不良反应、营养状态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入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疼痛评分≤3分的时间分别为(19.90±6.53)d和(21.73±6.9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5).两组患者体重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4±3.71)%vs(6.98±4.58)%,P=0.344].两组的止痛药相关不良反应均不严重,观察组多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轻度疼痛患者,羟考酮止痛效果略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多于解热镇痛类药物,需要更好地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干扰linc00152的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增殖与侵袭情况.方法 培养胶质瘤U251细胞,将U251细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转染linc00152-shRNA,对照组转染control-shRNA,采用qRT-PCR法检测两组U251细胞中linc00152 mRNA的表达,采用MTT法观察两组细胞增殖能力,侵袭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观察组U251细胞中linc00152的mRNA表达量为(0.313±0.02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17±0.08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TT结果显示,观察组的U251细胞的OD值为(0.444±0.032),少于对照组的(0.679±0.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穿过基质胶的U251细胞数量为(66.9±9.1),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6±12.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敲低linc00152能抑制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评价光子治疗仪Carnation-11红光疗法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首次住院治疗头颈部肿瘤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放疗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日常护理(健康宣教、皮肤自我护理、皮肤防护剂等),实验组在放疗治疗期间除常规日常护理,增加光子治疗仪红光疗法,2次/d,10 min/次,持续至放疗结束.每天评估患者疼痛及皮肤情况,两组皮肤疼痛及皮炎分度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放疗,实验组与对照组放射性皮肤炎反应程度比较,统计量U=4.7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要以0~2级放射性皮肤炎为主,对照组主要以2~3级放射性皮炎为主.用卡方检验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口腔疼痛情况进行组间差异比较显示,第2、3、4周的疼痛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腔疼痛情况经组内比较,其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65.083、27.09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各组内随着时间延长,疼痛发生情况有所加重.结论 光子治疗仪在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能明显改善患者放射性皮炎,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78.
尹文晶  毛武  刘锦全  齐斌  陈冬平 《广东医学》2021,42(12):1462-1466
目的 探讨≥65岁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提供治疗依据。方法84例初诊无远处转移的≥65岁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采用RECIST评估肿瘤近期治疗效果、CTCAE 3.0和RTOG标准评估急性毒性、生存分析探讨预后因素。结果放疗结束64.3%完全缓解,35.7%部分缓解。最严重的血液学毒性是4级。3年的总生存(OS)、肿瘤相关生存(CSS)、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分别是84.0%、89.8%、90.3%、86.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残留情况、T分期、总分期对OS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残留情况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化疗并不能改善≥70岁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P>0.05),且血液学毒性显著高于非化疗组(P<0.05)。结论年龄和治疗结束时的肿瘤残留情况是影响老年鼻咽癌患者OS的重要因素。对于年龄≥70岁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建议采取单纯放疗;对于年龄≥65岁且<70岁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可采取放、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的腮腺和肿瘤靶区体积退缩与受照剂量的相关性,以便确定再次计划最佳时间。方法 选择30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根据颈部淋巴结直径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淋巴结阴性组(A组),淋巴结≤3 cm阳性组(B组),淋巴结>3 cm阳性组(C组)。初始定位CT命名为CT0,每位患者在同一体位下每周重新扫描一次CT,即患者第5、10、15、20、25和32次治疗前行日常验证扫描图像获得CT1、CT2、CT3、CT4、CT5、CT6结果 CT0显示3组腮腺初始体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在CT4以后腮腺体积开始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2.46,P<0.05);C组CT2以后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3.25,P<0.05)。各组内分次体积与初始体积CT0相比,A组、B组在CT3以后体积开始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4.11,P<0.05);C组在CT2以后就有差异(t=2.37~5.20,P<0.05);C组CT4与CT2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3.34,P<0.05)。结论 出于保护腮腺的考虑,淋巴结较大的患者有必要提前修改计划,建议在第10次放疗重新计划,可能在第20次放疗需要再次计划;淋巴结阴性或者很小的患者建议在第15次修改计划。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1~4层铅围裙(LA,0.5 mm铅当量/层)和自有专利防护装置(BSD,1~2 mm铅当量)对6~15 MeV电子线放疗时野外辐射剂量的屏蔽效果。方法 利用JR1152-B氟化锂热释光剂量片(TLD),测量不同能量、不同限光筒大小、不同距离处,经不同层数铅围裙和不同厚度BSD屏蔽前、后的野外辐射剂量,计算出铅围裙和BSD对野外辐射的遮挡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屏蔽效果。结果 当限光筒不变时(10 cm×10 cm),遮挡率随测量点的距离增加而增大(r=0.717,P < 0.05),随电子线能量的增大而减小(r=-0.678,P < 0.05);当能量不变时,遮挡率与限光筒的尺寸大小无相关性(P > 0.05);对于6和9 MeV的较低能量电子线,1 mm Pb-BSD的遮挡率略高于2层铅围裙(t=2.519、2.662,P < 0.05), 其变化范围分别为81.5%~95.3%和55.4%~84.6%;对于12和15 MeV的较高能量电子线,2 mm Pb-BSD的遮挡率略高于4层铅围裙(t=3.768、7.934,P < 0.05),其变化范围分别为64.6%~93.4%和51.1%~92.4%。结论 铅围裙或BSD都能大幅减小野外辐射剂量,可望降低患者野外辐射二次致癌的风险,与铅围裙相比,BSD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