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1.
深圳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2009年深圳市收治的30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30例患者均经2次鼻拭子、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RT-PCR法),此后每天检测病毒核酸直至连续2 d均阴性.第1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立即开始奥司他韦(商品名为达菲)或"中药Ⅰ号"抗病毒治疗,5 d为一疗程.收集患者流行病学、临床和一般实验室资料.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 29例患者为输入性病例,另1例为二代病例,系7个月女婴.发病平均年龄(20.42±12.59)岁,离开疫区至发病的平均时间为(53.33±53.08)h,其中2例离开疫区超过8 d才发病,其密切接触人群中发现1例隐性感染者.30例患者均有发热,平均最高体温(38.40±0.80)℃.其他临床症状依次为咳嗽17例(56.7%)、流涕9例(30.0%)、咽痛9例(30.0%)、头痛7例(23.3%)、鼻塞2例(6.7%)、肌肉酸痛1例(3.3%).22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5d内病毒核酸转阴,8例在抗病毒治疗第6天或以后病毒核酸转阴.21例在病程7 d内病毒核酸转阴,9例在起病后病毒核酸阳性持续8 d或以上,后者较前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分别为(1.47±1.03)×109/L和(2.69±1.63)×109/L(t=2.06,P=0.048),血常规异常持续时间也明显延长,分别为(2.78±2.49)d和(0.71±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06).结论 甲型H1N1流感发病年龄偏低,临床症状不严重.部分病例潜伏期可能超过7 d,病程7 d或抗病毒治疗5 d后仍有可能检出病毒,存在亚临床隐性感染的可能.血常规变化与病毒核酸阳性的持续时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念珠菌食管炎的X线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42例艾滋病合并念珠菌食管炎的X线特点。结果:组患者中所有病例食管动力异常,以中下段食管(31/42)受累为主且随病变进展范围呈由下向上发展,34例呈毛刷样边缘,29例黏膜表面呈鹅卵石样充盈缺损。结论:本病是AIDS患者最常见的食管机会性感染,"毛刷征"与"鹅卵石征"是其主要X线特点,可一定程度在影像学与其他食管机会性感染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T-bet和Eomes的表达与结核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分析比较结核患者(TB)与健康对照(HC)、结核菌潜伏感染者(LTBI)以及细菌性肺炎患者(PN)外周血PBMC中T-bet和Eomes的m RNA表达水平,并观察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及抗结核治疗3、6、9和12个月后,外周血PBMC中T-bet和Eomes的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结核患者(TB)外周血PBMC中T-bet和Eomes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HC)、结核菌潜伏感染者(LTBI)以及细菌性肺炎患者(PN)(P0.05)。同时,在抗结核治疗12个月后,T-bet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Eomes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et和Eomes两个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与结核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非结核病患者分离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对10种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用MB/Bact 240分枝杆菌培养仪和改良罗氏管对患者的多种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鉴定,对分离到的分枝杆菌采用绝对浓度法对10种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肼、氧氟沙星、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对氨基水扬酸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722例患者的标本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45株,对10种药总耐药率97.2%(141/145),单耐药率最高为异烟肼、链霉素和对氨基水扬酸,最低为氧氟沙星。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应加强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科学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IV/HCV共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分析本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HIV/HCV共感染者40例,分析其HIVRNA载量、HCV RNA载量、CD4细胞数以及临床特征,并以单独感染HCV患者30例和AIDS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结果与AIDS组相比,HIV/HCV共感染组血清白蛋白更低,ALT、AST和HIV RNA载量水平更高(P0.01);与HCV组比较,HIV/HCV共感染组血清白蛋白、ALT和AST水平更低(P0.01),HCV RNA载量水平更高,脾大患者明显增多(P0.01),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程度有加重趋势。CD4细胞计数依次为HIV/HCV组AIDS组HCV组正常组(P0.01)。结论 HIV/HCV共感染对HCV和HIV病毒复制水平、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慢性丙型肝炎的疾病进展等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录调节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在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的囊泡谷氨酰胺转运子2(VGLUT2)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克隆小鼠VLGUT2基因的启动子区,并对其中C/EBPα的结合位点进行了核酸定点突变,以荧光素酶活力方法观察突变后的启动子活性改变情况。通过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C/EBPα与含有小鼠VGLUT2启动子区核酸序列的核苷核探针的结合能力,以CEBPαsiRNA特异性抑制转录调控因子C/EBPα的基因表达,通过荧光素酶,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抑制C/EBPα基因表达后小鼠VGLUT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对小鼠VGLUT2启动子区C/EBPα结合位点进行核酸定点突变后,小鼠VGLUT2启动子活性下降约50%,EMSA实验表明C/EBPα可与小鼠VGLUT2启动子区结合,当以C/EBPαsiRNA特异性地下调C/EBPα的表达时,小鼠VGLUT2的启动子活性、mRNA和蛋白水平也相应各自下降约60%、40%及45%。结论:C/EBPα参与了小鼠VGLUT2的基因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氨基葡萄糖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氨基葡萄糖可以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且该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1.0mmol/L氨基葡萄糖作用72h可以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同时,2.0mmol/L及4.0mmol/L氨基葡萄糖处理72h可以使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凋亡。另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人肝癌HepG2细胞中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逐渐降低。结论:氨基葡萄糖可能是通过降低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影响细胞周期,从而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8.
SIRT6是Sirtuin家族的组成部分,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SIRT6是肝脏葡萄稳态主调节者,通过对胰岛素/IGF1样信号(IIS)途径的影响,基于多个网络调控机制,实现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对人体生命维系和控制肿瘤产生作用。本文笔者以SIRT6为出发点,分析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变化与抑瘤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2008年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用药指导。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coplasma IST2支原体鉴定及药敏试剂盒,检测本院妇产科送检的女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分析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等资料。结果 1041例患者总检出率58.6%(610/1041),其中Uu阳性519例(49.9%);Mh阳性10例(1%);Uu+Mh阳性81例(7.8%)。610例患者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敏感性依次为原始霉素(99.8%)、交沙霉素(99.5%)、强力霉素(96.1%)、四环素(93.4%)、克拉霉素(83.8%)、阿奇霉素(75.9%)、红霉素(73.4%)、氧氟沙星(27.9%)和环丙沙星(21.8%)。结论支原体(尤其是Uu)感染已成为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性反应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且耐药性变异十分明显,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选择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等敏感率高的药物及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药物,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0.
席俊明 《中国校医》2009,23(1):82-82
青少年因双尖牙异位导致口腔疾病就诊的患者时有发生,表现为其中一颗颊侧、舌侧、腭侧异位,以上颌双尖牙腭侧异位常见,一般相邻的双尖牙及磨牙在正常的牙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