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背景与目的:示踪剂是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关键,传统荧光示踪剂无法靶向前哨淋巴结且荧光强度弱。探寻一种近红外荧光强度更大、穿透力更好的新型增强近红外荧光示踪剂聚甲川菁染料分子Cy754,并将其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it)结合形成新型近红外荧光靶向示踪剂Cy754-Rit。方法:化学合成新型增强近红外荧光示踪剂Cy754,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激发光谱、吸收光谱等,将其与Rit进行直接偶联。测定Cy754-Rit标记率,检测新型示踪剂中单抗分子完整性和免疫活性。采用近红外成像仪将Cy754-Rit与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Rit的荧光强度作比较,检测其安全限度,通过前哨淋巴结动物模型验证其前哨淋巴结的定位特性,并与Cy754、ICG-Rit、核素进行对比。结果:Cy75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18,激发波长为740 nm,发射波长为760 nm。直接偶联并纯化的Cy754-Rit保持了分子完整性和免疫活性。Rit上的Cy754标记率为100%。Cy754-Rit的荧光强度优于ICG-Rit(3.08×10 10 vs 6.56×10 8 )。透析纯化后的新型增强靶向示踪剂中未检测到细菌和热原。实验动物局部注射,观察2周后,局部及全身无红肿也无皮疹,无死亡。Rit与Cy754偶联的最佳的物质的量比为1∶80。Cy754-Rit能够准确地定位前哨淋巴结,其定位特性与核素相似,但发射荧光穿透力优于ICG-Rit(14.3 mm vs 13.2 mm)。结论:Cy754-Rit的制备工艺简便、高效、无放射性,其荧光强度较传统荧光靶向示踪剂明显增强。经动物模型局部注射能够准确地定位到前哨淋巴结,显像清晰稳定,穿透力好,但仍需临床试验进行相关验证。  相似文献   
32.
33.
摘 要:[目的] 量化分析农村地区40~69岁癌症高发人群潜在就医偏好,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推进癌症分级诊疗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设计调查问卷,在山东省肥城市、临朐县和聊城市东昌府区随机抽取1 0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类别Logit模型将居民“潜在”分类,并估计不同类别居民对5个就医属性及其水平的偏好大小和支付意愿。 [结果] 843名受访者被纳入最终分析,受访者被分为积极趋高型、积极便利型和消极潜在型3个类别。不同类别人群就医偏好不同,但3类人群同时最偏好等待住院时间,等待时间越短,偏好越强烈。积极趋高型人群更偏好省级医院(β=0.802,P<0.001)、中医医院、有熟人且自付比例较低的就医方案;积极便利型人群更偏好县级医院、肿瘤专科医院(β=0.377,P<0.001)、有熟人且自付费用低的就医方案;消极潜在型人群仅对等待住院时间有强烈偏好,且最偏好无需等待的就医方案(β=2.325,P<0.001)。[结论] 大部分农村癌症高发人群有积极的就医态度。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增强县级医院的卫生服务能力,重视基层肿瘤专科医院建设,能够有效满足癌症高危人群的就医需求,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推进癌症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分析山东省样本地区肺癌防控资源和能力现状,为更好开展肺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家癌症控制计划核心能力自我评估工具,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共4个方面26个条目,包括肺癌防控资源情况,烟草控制政策、法规及相关行动,肺癌筛查/早诊早治以及肺癌诊疗情况等,总分30分;在山东省范围内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层随机抽取3个地级市,每个市随机抽取3个县(市、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27个样本县(市、区)肺癌防控资源情况,烟草控制政策、法规及相关行动,肺癌筛查/早诊早治和肺癌诊疗情况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35、4.67、2.17和3.07分,占对应总分的42.35%、77.83%、43.40%和76.75%;西部地区肺癌防控能力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东、中部地区间差异则较小。[结论]山东省样本地区肺癌防控能力总体较低,肺癌防控资源配置不均衡,区域间防控能力差异大。各地应针对自身特点和薄弱环节有重点地采取措施,促进肺癌防治能力和水平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36.
高冬青  张楠  王家林 《中国肿瘤》2020,29(5):334-338
[目的]研究食管癌高发地区食管癌前病变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食管癌前病变及食管鳞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山东省肥城市2006-2012年期间接受筛查未治疗,并进行病理检查随访的受检者资料进行分析,描述首检及随访筛检结果,分析影响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因素。[结果]676例首检者接受随访,筛检结果为417例(61.7%)发生逆转,157例(23.2%)保持稳定,102例(15.1%)发生进展。102例进展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分别为9例食管炎,26例轻度异型增生,27例中度异型增生,30例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10例食管癌。其中基底细胞增生平均间隔为2.7年,随访结果为食管癌,轻度异常增生为6.3年,中度异常增生为2.9年,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为1.0年。男性、饮酒、饮茶为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其OR值和95%CI值分别为1.712(1.088~2.694)、1.611(1.058~2.453)、1.784(1.004~3.170);年龄<55岁为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保护因素。[结论]首检后对基底细胞增生和轻度异型增生应间隔2年复查一次,对中度异型增生和未治疗的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应间隔半年复查一次,以减少早期癌的漏诊率;对男性、年龄≥55岁、饮酒、饮茶的癌前病变人群应加强筛查力度。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MSCT影像特征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s)病理危险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s患者的MSCT表现,分析肿瘤的发病年龄、部位、肿瘤最大径、形态、生长方式、囊变坏死、有无钙化、瘤周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强化峰值所在期、有无转移以及Ki-67增殖指数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之间关系。结果 120例病例中分别有极低度和低度危险55例,中度危险28例,高度危险37例。不同危险程度GISTs在病变的部位、肿瘤最大径、形态、生长方式、囊变坏死、瘤周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以及强化峰值所在期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Ki-67增殖指数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而不同危险度的GISTs在病变有无钙化及CT平扫、增强扫描(三期)CT值、强化峰值、Ap、Vp、Dp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不同危险度的GISTs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存在差异,且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具有密切关系,对GISTs的诊断、临床治疗方案制订及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原发性小肠肿瘤是一类发病率较低的肿瘤,尤其大部分小肠肿瘤是实性成分为主,病变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平扫上通常很难发现、且表现类似,彼此难以鉴别。本文描述小肠实性或实性成分为主的肿瘤的MSCT增强扫描技术和影像学特征,包括对比剂的类型和使用方法。在MSCT增强扫描检查方法中,CT小肠造影的优点是可以确定肠壁病变的真实范围、可能的透壁范围、肠系膜受累程度、远处转移、有助于发现和识别小肠肿瘤的供血血管、评估相应并发症;已经成为诊断、评估和分期小肠实性或实性成分为主肿瘤的最佳无创性成像技术。CT纹理分析(CT texture analysis, CTTA)作为新的研究热点,为原发性实性成分为主小肠肿瘤正确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9.
背景与目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简单、客观且廉价的实验室指标,其疗效预测价值已在其他类型的癌种中得到验证.整合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前临床病理学特征及NLR来预测NAT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学完全缓解(axi...  相似文献   
40.
目的 采用CT检查结果对肺实性结节型黏液腺癌(PNMA)与结核球的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中医院2015-01-01-2019-12-30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肺孤立性实性结节61例患者病例资料,所有病灶均经病理学确诊,其中PNMA 38例,结核球23例.分别测量PNMA组及结核组病灶平扫平均CT值及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