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临床淋巴结阴性(clinically nodenegative,cN0)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的标准,但对于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cN0患者行SLNB的时机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cN0患者接受NAC与SLNB的最佳时机,评估其NAC后选择性避免腋窝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8年4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收治的809例行NA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138例cN0患者的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NAC后腋窝淋巴结阴性(即ypN0)的相关性。结果:cN0患者NAC后81.9%(113/138)为ypN0。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阴性(-)、HR+/HER2+、HR-/HER2+,以及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NAC后ypN0率分别为75.4%(46/61)、81.0%(17/21)、79.2%(19/24)和96.9%(31/32)(P<0.001)。HER2+患者接受靶向治疗、TNBC患者接受NAC后,ypN0率分别为94.1%(16/17)、96.9%(31/32),较HR+/HER2-患者显著增高(均P<0.05)。乳房肿瘤的分子分型、临床分期、影像学完全缓解及病理完全缓解(breast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bpCR)与NAC(行全疗程化疗)后ypN0显著相关(P均<0.05),其中乳房肿瘤的分子分型(OR=0.454, P=0.049)、临床分期(OR=3.174,P=0.029)和bpCR(OR=0.337,P=0.016)是NAC后ypN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不同分子分型cN0患者NAC与SLNB的最佳时机不同:HR+/HER2-患者接受NAC前行SLNB可降低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风险,而HER2+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和TNBC患者NAC后行SLNB能更好地避免ALND。鉴于cN0患者NAC后的高ypN0率,尤以HER2+行靶向治疗及TNBC患者为著,使其NAC后选择性避免腋窝手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估食管癌放疗中左心室肌剂量体积指标随心跳的动态变化范围。方法 选取22例患者的屏气下心电门控4DCT,在其20个时相(0%~95%)上分别勾画左心室肌。在模拟定位CT上进行计划设计,将剂量分布导入MIM Maestro系统,重建4D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不同时相左心室肌的位置、体积及相似性指数(DSC)变化;研究不同时相下左心室肌Dmean、V10、V20、V30及V40的变化范围。结果 (1)左心室肌在y轴方向位移最大;不同时相间体积及DSC最大变化率分别为(24.23±11.35)%和(184.33±128.61)%(P<0.05)。(2)左心室肌不同时时相Dmean最大变化率为(87.05±38.34)%,最高可达163.52%(P<0.05)。(3)左心室肌V10、V20、V30及V40的最大差值分别为(13.64±4.33)%、(12.84±4.55)%、(11.62±4.85)%及(3.63±2.56)%(P<0.05)。结论 食管癌放疗中,心跳对左心室肌剂量体积指标的影响不容忽视,传统基于静态3DCT对左心室肌进行剂量体积评估时存在较大误差,可能是导致剂量体积指标对放射性心脏损伤预测效能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
44.
<正>1病例摘要患者,女,47岁,因"阵发性头晕、视物模糊4年余,查体发现左肾上腺占位1月余"入院。患者4年前起出现情绪激动后出现头晕、胸闷、心慌、视物模糊等症状,不伴全身乏力、手指麻木、颤抖。发作时未量血压,症状多可于半小时内自行缓解。平时不发病时监测血压于正常范围内,一直未行相关检查及治疗。1月前于当地医院查体时行腹部CT发现左肾上腺肿瘤,直径约4cm×4cm,当地医院考虑畸胎瘤,CT资料于北京肿瘤医院会诊考虑肾上腺错构瘤或畸胎瘤(图1、2)。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肾上腺肿瘤"收入院治疗。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好,血压正常,神志清,精神好,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重大遗传性疾病史。入院专科查体:腹部平软,未触及包块;双肾区无压痛、触痛,耻骨上膀胱区无压痛。辅助检查:患者入院后行常规入院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生化、凝血六项、病毒系  相似文献   
45.
传统的示踪剂核素和蓝染料存在一定缺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试图研发一款功能优化的新型示踪剂,有助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推广。吲哚菁绿价格较低,使用安全,但穿透力有限(1 cm)且缺乏靶向性。超声造影剂可实时动态地观察显影淋巴管和淋巴结,但成功率和准确性相对较低。超顺磁氧化铁作为前哨淋巴结示踪剂,操作方便,可避免医源性核素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放疗后骶骨衰竭骨折(SIF)的18F-脱氧葡糖糖(FDG)PET/CT显像特征。方法 选取行盆腔肿瘤放射治疗且经确诊为SIF的49例患者,分析其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结果 49例SIF患者共发现75处骨折,盆腔原发肿瘤以宫颈癌最为常见。SIF患者以绝经期女性为主,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表现为髋部疼痛或不适。49例患者中左侧骶骨翼单发17例,右侧骶骨翼单发8例,双侧骶骨翼14例,左侧骶骨翼合并骶骨峡部5例,右侧骶骨翼合并骶骨峡部2例,双侧骶骨翼合并骶骨峡部3例。41例患者CT表现为近骶髂关节处骨质密度不均匀增高,35例患者发现纵行骨折线。骨折处18F-FDG摄取增高,SUVmax为1.8~5.9,平均SUVmax为3.3,高代谢模式以平行于骶髂关节为主。结论 盆腔肿瘤放疗后SIF以绝经期宫颈癌患者多见,临床症状不典型,18F-FDG PET/CT检查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和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肿瘤医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术后标本6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ESC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7例ESCC患者术后标本中PD-1和PD-L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以5%和10%阳性染色作为PD-1/PD-L1阳性表达临界值,P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 2%(45/67)和61. 2%(41/67),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 3%(21/67)和25. 4%(17/67)。PD-L1的表达与肿瘤T分期有关(5%作为临界值:P=0. 036; 10%作为临界值:P=0. 001); PD-1和PD-L1的表达与血中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的水平均无关。PD-1阳性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阴性表达患者短(5%作为临界值时,中位PFS:10. 0个月和13. 2个月,P=0. 002; 10%作为临界值时,中位PFS:9. 6个月和13. 1个月,P=0. 005)。胸下段食管癌患者的PFS长于胸中、上段患者(中位PFS:中、上段10. 1个月,下段14. 0个月,P=0. 004)。结论 PD-1和PD-L1在ESCC肿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 PD-L1表达可能会加深肿瘤浸润深度,促进局部进展; PD-1和肿瘤部位是患者PFS的预后因素,而PD-L1与PFS无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评价加速超分割(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局部控制率、生存期和毒副作用.方法 从2004年6月至2008年1月对53例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应用CAF再程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放疗3D-CRTCAF,1.2 Gy/f,2次/d,2次间隔6 h.同步行卡培他滨850 mg/m~2,2次/d,d_(1~14),d_(22~35).36 Gy/30 f/3 w后CT复查,评价能否手术,不能手术切除者根据肿瘤退缩情况重新勾画靶区,总Dt52.8~57.6 Gy.放疗期间化疗2周期,结束后化疗2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率9.8%,部分缓解率45.1%,有效率54.9%,无变化29.4%,进展15.7%.对部分缓解的23例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价,其中23.5%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R0、R1切除率分别为21.6%和1.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0.5个月,全组1年生存率84.3%,2年生存率61.1%.结论 CAF再程放疗同步卡培他滨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增加手术切除率和R0切除率,延长生存期,生活质量提高,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9.
50.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模式,2018年有研究报道了一个多变量预测模型,用于预测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clinical lymph node-positive,cN+)患者NAC后腋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ypN0)的概率。分析乳腺癌NAC后ypN0的相关因素,验证Olga Kantor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2014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350例临床腋淋巴结阳性NAC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患者,并进行Olga Kantor预测模型的验证;由于该模型采用术后病理学评估乳腺原发肿瘤反应无助于术前预测ypN0,因此采用术前影像评价替代术后病理学评估进行改良,分别分析验证模型和改良模型的独立预测因素,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两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验证模型中年龄、分型分组及病理乳房原发肿瘤反应为ypN0的独立预测指标,改良模型中年龄、分型分组及临床乳房原发肿瘤反应为ypN0的独立预测指标(P均<0.05)。验证模型及改良模型的AUC分别为0.788和0.782(P>0.05)。改良模型分数≤3分、4~7分及≥8分患者NAC后ypN0概率分别为2.5%(1/40)、22.4%(51/228)和68.3%(56/82)。结论:Olga Kantor预测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cN+患者ypN0概率,改良模型具有同等的预测效能且更贴合临床实际,有助于NAC后腋窝处理模式的合理选择:得分≤3分推荐直接行ALND,4~7分可选择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8分推荐行SLN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