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全腹腔镜下"紫砂壶型"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的尿控和肿瘤学预后。 方法以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连续进行的10例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男9例,女1例,年龄(63±11)岁,极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癌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2~37个月。记录手术视频、术后90 d内并发症、随访期间患者的尿控恢复、分肾功能、上尿路影像学结构改变以及肿瘤学预后。 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下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手术时间(584±56)min,出血量(655±275)ml,术后进食时间1~3 d;1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切口疝修复术,其余无Ⅲ级以上并发症。5例(50%)患者术后6~12个月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分别为(6.3±4.5)ml/s、1.80(0.30)ml/s,术后新膀胱充盈尿量及残余尿量分别为(525±273)ml、161(227)ml,患者日间完全控尿9例(90%),夜间完全控尿8例(80%)。随访期间,发现4侧肾盂轻度扩张,监测分肾功能正常。1例患者术后18个月出现肺转移,其余患者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转移。 结论"紫砂壶型"回肠原位新膀胱是在Studer型、VIP型回肠新膀胱基础上的储尿囊成型技术改进,术后新膀胱功能良好,能有效保护上尿路形态,恢复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手术室短期综合干预对腹股沟疝修补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确诊并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144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7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和告知提醒等手术室短期综合干预,干预前后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2组进行评估。 结果在短期综合干预后结果得出,常规组患者SAS得分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常规组患者心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常规组患者收缩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常规组患者VAS得分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 结论手术室短期综合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的满意度,能够调节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水平,增加患者对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应对能力,临床可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2例SHOX基因杂合缺失胎儿的临床表型及产前诊断。方法选择2022年6月24日和2022年7月27日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2名孕妇及其发育迟缓胎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胎儿的羊水样品, 提取基因组DNA, 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检测和/或FGFR3基因变异检测。结果排除FGFR3基因变异影响后, 胎儿1的Xp或Yp末端存在约883 kb的杂合性缺失, 胎儿2的Xp末端存在约5.75 Mb的杂合性缺失, 2个缺失片段均包含SHOX基因。其中胎儿1的缺失片段来源未知, 胎儿2的缺失片段遗传自母亲。胎儿1足月娩出, 外观未见异常;胎儿2尚在妊娠中。结论结合超声提示异常、亲代表型及SNP array结果, 可解释胎儿的宫内发育迟缓的表型及预测出生后的表型, 有助于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规范化早孕期超声筛查单胎胎儿巨膀胱的方法及临床价值。 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妇16 586例,于妊娠11~13+6周行规范化早孕期超声筛查,并测量胎儿膀胱大小,彩色多普勒显示双脐动脉;对超声检出巨膀胱的胎儿均追踪妊娠过程及临床结局。 结果产前超声检出单胎巨膀胱胎儿8例,5例胎儿染色体检查,1例核型为18-三体,4例核型均正常;早孕期超声检查合并的畸形为颈项部透明层增厚、胎儿中肠疝、右上肢腕关节过度屈曲、未见胃泡;超声随访至中孕期检查合并的畸形为先天性心脏病、肾积水、无羊水;3例胎儿早孕期引产终止妊娠,1例孕15周胎儿自然胎死宫内,4例胎儿中孕期引产终止妊娠;引产胎儿病理检查诊断:梅干腹综合征2例,尿道闭锁1例,后尿道瓣膜1例。 结论规范化早孕期超声结构筛查可检出胎儿巨膀胱,早孕期检出的巨膀胱胎儿妊娠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与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以及支气管黏膜活检术(EBB)对结节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疑诊结节病患者78例。57例患者实施常规支气管镜活检术(TBLB或EBB),21例患者实施EBUS-TBNA。病理结果阳性为光镜下见非干酪样上皮细胞性肉芽肿形成。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诊断结节病的阳性率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患者气胸发生率差异。 结果本组行TBLB或EBB的57例患者中,38例患者获得阳性病理结果,总体阳性率为66.6%(38/57);5例患者TBLB后发生气胸,经吸氧后气胸自行吸收。行EBUS-TBNA的21例患者中,最终19例患者诊断为结节病,本组EBUS-TBNA诊断结节病的阳性率为90.4%(19/21),高于常规支气管镜活检术诊断结节病的阳性率66.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2,P<0.05)。EBUS-TBNA组无一例患者行EBUS-TBNA后发生气胸。2组患者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316)。21例患者实施EBUS-TBNA,共穿刺42个淋巴结,平均横径为(1.845±0.418)cm,每例患者对1~3个部位的淋巴结进行穿刺,每个淋巴结穿刺2~3次;20例患者组织病理学光镜下见非干酪样上皮细胞性肉芽肿形成,最终19例患者诊断为结节病;1例患者随访过程中,激素治疗无效,抗结核治疗有效,修正诊断为肺结核。 结论对临床疑诊的1期和2期结节病患者,选择横径1 cm以上的淋巴结进行穿刺,取得可见的组织病理学标本,EBUS-TBNA诊断结节病的阳性率高于常规支气管镜活检术。EBUS-TBNA诊断结节病安全性、准确性、阳性率高,可推荐作为临床1期和2期结节病的首选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86.
<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临床主要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腔积液、肝性脑病等,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病死率最高[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降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的有效方法[2],而维持手术疗效的关键是保持支架通畅。TIPS支架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18%~78%[3-4]。TIPS术后随访中,早期、准确判断支架功  相似文献   
87.
孙博玮  傅荣  褚红  朱帆  崔博 《护理学报》2019,26(10):38-43
目的 调查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医学应对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门诊及住院的14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为(56.24±16.22)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长期居住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屈服应对6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总变异的66.2%。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心理弹性处于较低水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农村合作医疗、长期居住在偏远地区、主观支持或客观支持较少、习惯以屈服的方式应对的患者,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最优的就医方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指导家属,多鼓励和陪伴患者,细心照料,加强社会支持;正确引导其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糖尿病口腔保健知识问卷,对江苏省中医院口腔科门诊的115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为(54.97±4.94)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糖尿病口腔保健知识以及是否接受糖尿病口腔相关健康教育进入回归方程(P<0.01),共解释总变异的64.4%。结论 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糖尿病口腔保健知识以及是否接受糖尿病口腔相关健康教育的影响。针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平均月收入较低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糖尿病口腔健康相关的健康教育,提升糖尿病患者对牙周疾病的认识;并根据个人情况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促进患者的牙周健康,从而提高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SG)与胃旁路术(LRYGB)对重度肥胖患者肺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2个医院收治的重度肥胖(BMI≥35kg/m2)患者90例,患者接受LSG(n=48)或LRYGB(n=42)治疗。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肺功能指标、生理指标、血脂水平的比较采用( ±s),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结果LSG组手术时间与麻醉时间均低于LRYG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肺功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PaO2、FVC、FEV1和MMF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48 h,上述指标均较术后24 h改善(P<0.05),但仍较术前水平低(P<0.05); LSG组术后24 h、48 h的上述指标均较LRYG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体重、BMI、腰围、臀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TG、CH、LDL水平均明显下降,而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 结论LRYGB和LSG减肥疗效相当,对血脂的改善无明显差异,但是LSG对患者短期肺功能和氧合的影响较LRYGB小。  相似文献   
90.
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是胃肠外科手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显著延长此类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经济与社会负担。因此,早期预测SSI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腹部生理学特征(包括皮下脂肪厚度、腹直肌厚度与腹腔深度)与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SSI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募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择期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所有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SSI,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SSI组与非SSI组。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筛选得到基线特征一致的两组患者。所有数据分析均在GraphPad Prism 7.0与SPSS 23.0中完成。比较两组间一般特征、术前与术中临床数据以及腹部生理学特征,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t检验;分类变量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使用检验卡方检验。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并利用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其临床预测价值。 结果共计纳入374例入选患者,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分别得到55例基线特征匹配的两组患者,两组间的性别、年龄、BMI、既往手术史、吸烟史、基础疾病、切口等级、ASA评分、肿瘤部位、肿瘤病理分期均无差异。SSI组术前白蛋白显著低于非SSI组[(36.6±3.9) g/L比(39.2±3.6) g/L,P=0.002)],两组间术前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手术时间、吻合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SI组腹直肌厚度[(9.4±2.7) mm比(8.1±2.1) mm, P=0.014)]、腹腔深度[(82.3±23.6) mm比(71.7±23.8) mm, P=0.029)]均高于非SSI组,而皮下脂肪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直肌厚度与腹腔深度乘积"是SSI的显著危险因素(OR=1.007, P<0.001)。ROC分析显示:"腹直肌厚度与腹腔深度乘积"具备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AUC=0.83,敏感度=55.8%,特异度=95.3%)。 结论腹直肌厚度与腹腔深度与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显著相关,两者乘积能够较好预测此类患者术后SSI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