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正奴卡菌属于革兰染色阳性的有氧放线菌,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土壤、沙地等均有分布[1],奴卡菌分类有80余种,常见种类为星型奴卡菌(Nocardia asteroides)、巴西奴卡菌(Nocardia brasiliensis)、皮疽奴卡菌(Nocardia farcinica)等,国内报道星型奴卡菌较多[2],皮疽奴卡菌较少见,国内共报道6例[2-5],现将我院2019年10月收治一名重症肌无力合并播散性皮疽奴卡菌感染的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调查手外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生及其与手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127例手外伤患者,调查其基本社会资料及受伤时情况,采取临床用PTSD量表(Clinician-Administered PTSD Scale,CAPS)以及上肢功能评分表(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hand,DASH)评估患者术后(平均15个月)的心理状态和手功能恢复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27例手外伤患者PTSD的发生率为41.73%;婚姻状况、受伤指数、受伤程度是手外伤患者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P<0.05),月收入、受伤原因是该类患者PTSD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P<0.01);手外伤患者PTSD的发生与其手功能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42,P<0.01)。结论手外伤患者PTSD发生率高,受婚姻状况、受伤指数、受伤程度、月收入、受伤原因等多种因素影响,且与其手功能恢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关注该类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心理症状,减少不良应激,以便促进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4.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局部治疗方式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1年,里程碑式的INT0116研究结果发表之后,放射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该文就目前胃癌中放射治疗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阴茎折断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检索收集近三十余年来有关国内阴茎折断的文献,回顾性分析阴茎折断的损伤原因、解剖特点、诊断、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本文纳入有效文献62篇,共收集731例病例,其中676例采用手术治疗,55例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患者中,37例(6.39%)有不同程度并发症。保守治疗患者中,20例(36.36%)有不同程度并发症。手术组并发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效果佳,并发症低,应为阴茎折断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儿童视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近视眼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样,对南京市某地区一年级学生(7.92±0.68岁)隔年追踪检查,分别测量裸眼远视力、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等,取右眼数据分析。结果三年级时,裸眼远视力降低、眼轴变长、角膜垂直屈光力增高、角膜水平屈光力降低(P<0.05),一年级组裸眼远视力与各影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三年级组裸眼远视力与眼轴长度、角膜垂直屈光力呈明显负相关(P<0.05)。眼轴长度>24 mm,角膜垂直屈光力>45.00 d时,视力不良率显著增加。结论儿童裸眼远视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眼轴长度、角膜垂直屈光力对视力不良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区(SVZ)放疗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作用,并分析影响GBM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2例GBM患者,根据同侧或对侧SVZ剂量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差异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17.1个月(95%CI为12.4~30.7),中位总生存(OS)期38.3个月(95%CI为20.4~44.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是否累及SVZ、切除程度、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是PFS的影响因素(P=0.039、0.009、0.039)。年龄、卡诺夫斯凯计分(KPS)、肿瘤是否累及SVZ、切除程度以及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是OS的影响因素(P=0.018、0.043、0.038、0.020、0.019)。将SVZ剂量作为连续变量分析显示,SVZ剂量是PFS的影响因素(P<0.05),而不是OS的影响因素(P≥0.05)。无论肿瘤是否累及SVZ,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生存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是否累及SVZ、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样也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而SVZ剂量相关变量在多因素分析中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累及SVZ的患者预后更差。增加同侧或对侧SVZ剂量并不能改善患者生存。SVZ放疗是否影响患者生存仍需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8.
脑胶质瘤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MGMT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MGMT基因变异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的方法检测49例脑胶质瘤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胶质瘤MGMT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49例脑胶质瘤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53.06%(26/49);脑胶质瘤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在脑胶质瘤WHOⅡ、Ⅲ、Ⅳ级中分别为45.45%、50.0%和72.72%,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在不同性别、年龄之间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5.10%(27/49),其中29.62%(8/27)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为阳性;而22例MGMT蛋白表达阴性的组织中,81.81%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18/22).MGMT蛋白表达与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呈负相关(r=-0.520,P<0.05 ),不同性别、年龄及病理学分级之间MGMT蛋白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MGMT蛋白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检测组织中MGMT 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一项指标;MSP是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灵敏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摘 要:调强放疗时代,远处转移是鼻咽癌综合治疗后的主要失败模式。寡转移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转移性鼻咽癌的预后有了新的认识。单器官转移或转移灶少于5个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明显优于多器官转移者。手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手段联合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不仅提高了鼻咽癌寡转移灶的局部控制、延长患者生存期,甚至有望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60.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峥  张宁 《精神医学杂志》2008,21(3):180-182
目的调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状况并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归因方式问卷(ASQ)对559名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不同性别、来自城镇或农村、是否学生干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倾向于将正性事件归因于内部、稳定(持续)和全面(普遍)维度的大学生将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这种倾向还存在性别差异。结论不同群体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