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773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中国不同地区6~17岁儿童主要食物摄入量。方法 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7个区域各随机抽取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个省各抽取1个城市(区)、1个农村(县)调查点,全国共抽取28个调查点,6413名6~1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并结合称重法收集食物摄入信息,参照食物成分表标准版中的食物分类划分为粮谷类、薯类、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畜禽肉、蛋类、奶类和鱼虾类,计算不同地区6~8岁、9~11岁、12~14岁、15~17岁男生和女生的各类食物平均每日摄入量。结果 同性别同年龄段的城市与农村儿童的食物日均摄入量相比较,9~17岁男生粮谷类和薯类、9~17岁女生粮谷类、12~17岁女生薯类以及15~17岁食用鱼虾类男生的日均摄入量均为农村高于城市,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畜禽肉、蛋类和奶类同性别同年段的儿童食物日均摄入量和食用率有统计学差异的均是城市高于农村(P<0.05)。同性别同年龄段的南方与北方...  相似文献   
922.
目的 分析我国6市城乡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睡眠时间及其年代发展趋势,为国内婴幼儿睡眠时间提供新的数据支持.方法 2019年7月至11月在我国6市随机选取1234名0~35月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对受试婴幼儿看护人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婴幼儿白天睡眠时间和24小时总睡眠时间随月龄增加逐渐减少(χ2值分别为479.03、388.84,P<0.01),从出生到3岁前平均分别减少了6.0小时和5.0小时,且在3个月内减少幅度最为明显;3岁前婴幼儿夜间睡眠时间平均为9.0~9.5小时,且不同月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4,P=0.06).夜间睡眠时间占比随月龄增加逐渐增加(χ2=450.63,P<0.01),由0~1月龄的55.6% 增至30~35月龄的81.8%.婴幼儿白天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及24小时总睡眠时间的城乡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004年相比,3岁以下婴幼儿睡眠时间呈减少趋势,且夜间睡眠时间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4).参照我国2017年发布的《0岁~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婴幼儿睡眠时间不足中,0~3月龄、4~11月龄及12~35月龄分别占14.4%、21.7% 和13.8%.结论 婴幼儿期为其睡眠时间的快速发展阶段,其睡眠时间有长期减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3.
目的 描述中国0~5月龄婴儿母乳摄入量及其随月龄变化趋势,分析喂养方式、性别和地区对母乳摄入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数据,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法收集婴儿的基本信息,采用称重法测量婴儿24小时母乳摄入量,描述0~5月龄婴儿母乳摄入情况。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组间母乳摄入量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母乳摄入量随月龄增加的变化趋势,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和地区对母乳摄入量的影响。结果 0~5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乳平均摄入量为800.1 g/d,范围为696.4~937.7 g/d。母乳摄入量随着月龄的升高而增加,5月龄保持平稳(β=29.6,P=0.009)。不同月龄婴儿母乳摄入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7.96,P=0.003)。0~5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24小时喂养次数为8次,平均每次母乳摄入量为103.4~152.5 g,平均每次喂养时长为20.4~24.6 min,每分钟母乳摄入量为4.4~7.0 g。0~4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母乳摄入量均未显现性别差异(P>0....  相似文献   
924.
目的了解我国在校青少年饮食行为和运动状况,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青少年饮食行为和运动状况的差异。方法调查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0月在我国中、西、东部11省份的15个区/县抽取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154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中的饮食行为和运动状况内容作为调查工具,收集青少年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校青少年过去7天每天食用早餐、奶/豆制品、水果、蔬菜的比例分别是62.4%、61.9%、53.1%和83.7%;职高学生的上述报告率均低于初中和普通高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1.978、414.045、1066.090、303.526,P<0.05)。在校青少年过去7天喝软饮料和去过快餐店就餐的比例分别是55.3%和31.7%;职高学生上述行为报告率高于初中和普通高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1.897、124.040,P<0.05)。每周体育课≥3次的青少年仅占27.1%,还有7.5%的青少年每周体育课≤1次;在校外从不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占14.5%。结论青少年饮食行为和运动状况有待提高,职业中学青少年是干预的重点人群,妇幼保健机构开展青少年保健服务应关注饮食行为和运动领域。  相似文献   
925.
目的 分析中国城乡≥40岁居民健康体检服务利用差异及成因,为促进健康体检服务利用和公平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首次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中≥40岁居民的健康体检服务相关数据,共纳入17 152人。采用SAS 9.4软件进行Rao-Scottχ2检验,采用基于复杂抽样的logistic回归系数假设检验进行趋势性检验分析。采用Stata 14.0软件Blinder-Oaxaca法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城乡差异的贡献程度。结果 中国40岁及以上居民从未体检率为45.6%(95%CI:44.4%~46.7%),农村为53.1%(95%CI:51.5%~54.7%),高于城市的31.6%(95%CI:30.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OR=1.608,95%CI:1.442~1.793)、小学及以下(OR=1.956,95%CI:1.605~2.384)、初中(OR=2.125,95%CI:1.783~2.533)、高中或中专或技校(OR=1.655,95%CI:1.424~1.923...  相似文献   
926.
儿童早期发展不但对人一生的学习成绩、工作成就、社会融入及成年期健康等具有重要影响,并已证明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扶贫战略之一,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多个目标的重要措施。我国0~4岁乡村儿童约有2 800万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在健康、营养及早期学习机会等养育照护的多方面与城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当今我国正处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施的关键时间节点,从根本上阻断贫困地区的代际传播,农村地区儿童早期发展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就我国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现状、养育照护状况及支撑环境作一概述,并对促进我国农村儿童早期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27.
目的:探讨看护人焦虑水平与3岁以下儿童睡眠状况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2019年“婴幼儿睡眠状况评估量表的编制与评价研究”横断面调查,共纳入1062例3岁以下儿童及其看护人调查问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看护人焦虑情绪,简明婴儿睡眠问卷评估儿童睡眠状况。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看护人焦虑水平和儿童睡眠状况的关联。结果:看护人SAS评分平均35(31,41)分,其中63例(5.9%)出现焦虑情绪。在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看护人SAS得分与儿童夜醒次数、就寝时间和入睡潜伏期之间正向关联(β=0.19、0.10和0.12,均P<0.01)。结论:看护人焦虑水平与儿童睡眠状况正向关联。  相似文献   
928.
929.
目的 了解城市妇幼保健院孕期营养门诊建设状况及妊娠结局。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抽取全国28个省48个大中城市63家妇幼保健院,对其孕期营养门诊房屋设施、人员、设备等配置情况及胎儿出生体重及剖宫产率进行调查。结果 配备专职人员、同时配备产科及营养科专业人员及门诊人数≥4人的机构分别占61.90%、46.03%和49.21%,各项基本设备的配备率最高为80.95%,有49.21%和41.27%的机构同时配备基本设备和全部设备;东部地区人员专业、数目及基本设备配置符合要求的均高于中、西部地区(P <0.05);配备专职人员、同时配备两类专业人员及门诊人数≥4人、分别配备或同时配备基本设备的机构,其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低于配备不足的机构(均P <0.05)。结论 孕期营养门诊规范化建设对降低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剖宫产率有促进作用,调查机构存在孕期营养门诊的基础建设、人员和基本设备配置不足等情况,亟待规范及完善,进一步促进孕期营养门诊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930.
目的 分析中国不同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辅食来源的能量和营养素水平。方法 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共纳入546名已添加辅食的6~23月龄婴幼儿,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基本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和出生情况。采用膳食称重法收集1天24小时食物摄入信息,结合中国食物成分数据库计算婴幼儿摄入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锌、硒、钾、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结果 6~8月龄、9~11月龄、12~17月龄和18~23月龄婴幼儿辅食来源的能量分别为156.1、258.0、388.7和581.1 kcal,蛋白质分别为5.1、10.1、15.0和21.7 g,脂肪分别为3.3、6.7、9.5和15.9 g,碳水化合物分别为22.0、34.3、55.8和84.0 g,钙分别为38.7、54.8、78.6和106.9 mg,铁分别为1.3、2.2、3.5和5.3 mg,锌分别为0.7、1.4、2.0和2.9 mg,硒分别为3.2、5.6、8.6和12.0 mg,钾分别为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