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近年发病率逐渐上升,多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并存,复发率高,一般通过阴道镜下活检诊断。治疗有药物治疗(氟尿嘧啶或咪喹莫特等)、激光、局部切除术等,CO2激光气化治疗阴道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微创,可反复运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导致感染者精神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现状,研究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182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填写一般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HPV感染者发生焦虑和抑郁障碍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82名HPV感染受试者的平均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837、11.628,P<0.01);182例HPV感染者中有57例(31.32%)焦虑阳性,65例(35.71%)抑郁阳性,其中35例(19.23%)焦虑、抑郁均为阳性;与上海本地患者相比,外地患者有更高的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6,P<0.05);初中及以下学历(OR=5.429,95%CI:1.034~28.514)、其他HPV型别阳性(OR=2.531,95%CI:1.118~5.730)和担心疾病花费(OR=2.943,95%CI:1.525~5.679)是HPV感染者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宫颈HP...  相似文献   
63.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指由绝经后雌激素及相关内分泌改变引起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受损、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骨代谢性疾病,女性在50岁后患病率明显增加。主要临床表现为周身疼痛,相应运动如翻身、起坐等受限,影响生活质量。除此以外,严重时还可导致骨骼变形、身高降低及脆性骨折等。据统计,约10%~20%绝经后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治疗年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或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EE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患者分为2组,早期12例患者(9例EAH,3例EEC)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单纯药物组):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每3个月采用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了解子宫内膜病变转化情况;后期32例患者(21例EAH,11例EEC)采用宫腔镜治疗(宫腔镜治疗组):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每3个月行宫腔镜直视下病灶完全切除+全面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了解子宫内膜病变转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病变均成功转化,单纯药物组EAH成功转化时间为(6.6±3.1)个月;宫腔镜治疗组(4.1±1.3)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单纯药物组早期EEC成功转化时间为(6.3±2.8)个月;宫腔镜治疗组为(4.7±1.7)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单纯药物组2例EAH已足月分娩获活婴,此2例为自然受孕;宫腔镜治疗组9例(5例EEC,4例EAH)已足月分娩均获活婴,另外有8例EEC转化成功者目前仍在妊娠中。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能使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的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EEC完全转化,宫腔镜能准确、彻底切除子宫内膜病灶,能最大可能达到"无瘤"的治疗要求,所以能明显缩短药物的转化时间(P0.05),并能增加子宫内膜病灶对药物保守治疗的反应性,从而保留了此类患者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66.
康茗贻  郜意  胥婧  康玉  徐丛剑 《中国癌症杂志》2022,32(11):1065-1073
背景与目的: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ovary, hypercalcemic type,SCCOHT)是高度恶性的、极为罕见的原发性未分化卵巢癌,本研究旨在分析SCCOHT肿瘤微环境及细胞分子特征,探究潜在药物靶标。方法:收集1例SCCOHT患者盆腔复发病灶,应用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寻找关键细胞亚群及潜在药物靶点,进一步在细胞学层面进行验证。结果:SCCOHT复发病灶中有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神经施万细胞、神经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4种细胞亚群和12个细胞亚簇。iPSCs细胞亚群显著上调的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周期调控,其中PLK1基因上调最为显著。PLK1蛋白在SCCOHT组织切片中呈阳性表达,在SCCOHT细胞系中表达水平升高。结论:揭示了SCCOHT的肿瘤微环境由iPSC、神经施万细胞、神经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组成,鉴定出iPSC关键细胞亚群,寻找到PLK1基因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对人滋养细胞胶质细胞缺失因子-1(glial cell missing 1,Gcm-1)表达及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IGF)分泌的调控。方法  人绒毛膜癌细胞株Bewo经不同剂量HCG处理后,以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分析检测Gcm-1的表达,以ELISA方法测定PIGF分泌。通过干扰小RNA下调人滋养细胞Gcm-1表达,观察其对HCG调控PIGF分泌的影响。结果  HCG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人滋养细胞Gcm-1表达及PIGF分泌,而HCG诱导PIGF分泌则由Gcm-1介导。结论  HCG通过上调Gcm-1表达促进人滋养细胞PIGF分泌,提示HCG可能是一种对妊高征具有保护作用的因子。  相似文献   
68.
复发性流产是不育症的常见类型之一。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多样,包括遗传因素、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内分泌-代谢紊乱、感染、免疫相关因素、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栓前状态等众多因素,其中遗传学因素是复发性流产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发性流产的遗传学因素包括染色体核型异常、基因突变、遗传多态性等,本文旨在对复发性流产的遗传学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筛选具有腹膜后高淋巴结转移能力的浆液性卵巢癌细胞株,并分析其导致淋巴高转移的相关小RNA (microRNA,miRNAs)。方法   接种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于BALB/c裸鼠腹腔,从腹膜后淋巴结中筛选出卵巢癌细胞,再次接种于裸鼠腹腔,重复分选4次后获得了稳定的高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细胞株SKOV-3/LN403。对比SKOV-3和SKOV-3/LN403细胞的形态、增殖和侵袭能力,应用miRCURYTM LNA Array技术对两者的miRNA进行差异分析,通过real-time 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RNAs。结果  稳定筛选的腹膜后高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细胞株SKOV 3/LN403,淋巴转移率高达90% (n=10),并能成功模拟卵巢癌淋巴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SKOV-3/LN403具有比SKOV-3更强的增殖(P<0.05)和侵袭能力(P<0.01)。miRNA的表达谱提示14种miRNA表达差异明显,包括3种miRNA上调(hsa-miR-886 5p,hsa-miR-640,hsa-miR-801),11种miRNA下调(hsa-let-7a,hsa-miR-30a,hsa-miR-491-3p,hsa-let-7i,hsa-miR-125b-1,hsa-miR-27a,hsa-miR-24,hsa-let 7b,hsa-miR-16,hsa-miR-20a,hsa-miR-26b)。Real time PCR结果和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SKOV-3/LN403可用于构建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模型,其高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力与miRNA分子的调控相关,为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机制提供潜在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70.
一、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生物学特性SHBG在激素和一些细胞因子的调控下主要由肝脏合成与分泌。人血中SHBG由两个分子量约为45000大小的多肽序列亚基形成同型二聚体糖蛋白,其在血液中的稳定性受到性激素配体、金属离子特别是钙离子的影响,性激素和钙离子对于维持二聚体形式是必须的。在循环中,SHBG与性激素有着很高的亲和力,SHBG结合了大部分的性激素使之处于无活性状态并在到达靶组织后又释放出来。相比较而言,SHBG和雄激素的结合力更强;在天然的与合成的性激素中,和SHBG结合力最强的是双氢睾酮[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