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检测NDRG1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和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Ⅰ型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RT—PCR技术检测NDRG1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与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DRG1蛋自在正常子宫内膜和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2.5%和83.5%,有显著性差异(P=0.000);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DRG1 mRNA在1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只有2例表达.而在30例Ⅰ型子宫内膜癌中有22例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7);RT-PCR结果显示,NDRG1mRNA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比正常内膜增高3倍(P=0.000)。[结论]NDRG1在子宫内膜癌中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都明显升高。它可能是一种肿瘤相关基因,其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介素24(mda-7/IL-24)基因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的机制.方法 应用携带mda-7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mda-7感染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G2.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mda-7/IL-24基因的表达;应用Hoeehst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mda-7/IL-24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Bcl-2家族和caspase-9基因表达的变化,分离不同感染时点细胞内线粒体和胞浆蛋白,并检测线粒体释放促凋亡蛋白细胞色素C(Cyt-C)和Smac/DIABLO的变化过程.结果 Ad.mda-7能介导mda-7/IL-24在两种细胞株中的高效表达.能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感染24 h后,HepG2细胞凋亡率为24.0%±4.6%,而对正常的肝细胞没有影响.RT-PCR和亚细胞蛋白的分析结果显示,胞浆内Bel-2和Bcl-xL的表达在HepG2细胞中明显下降,而在L02细胞中的表达无变化,Bax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强,Bak的表达无变化;Ad.mda-7能促进细胞线粒体释放cyt-C和Smac/DIABLO蛋白,并促进caspase-9的表达.结论 Ad.mda-7能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HepG2,通过促进线粒体促凋亡蛋白的释放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3.
绵延三百六十余载的上海张氏医学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张氏家族自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张君调公开始.开创了"张氏医学"之先河,历经三百六十余年,传至现代第十四代.其间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基本上可划分为发轫创始、鼎盛以及辉煌三个历史阶段.家学渊源是学术形成和传承的基础,继承与创新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因其发挥独特优势,为民解忧,才获得相应发展.其创始发展,从明崇祯末年到前清,为期一个世纪,形成张氏医学雏形,确立其医风、医德和学术思想.鼎盛于清末民初.世代相传,家族继承程序以长子为命定继承人.形成伤寒热病诊治体系,熔伤寒与温病学于一炉,创制救苦玉雪丹,代表医家为张玉书、张骧云.辉煌时期约为民国后期至建国后.发挥作用的主要是第十一、第十二代传人.他们先后放弃私人诊所,走出家门,到公立医院、市卫生部门、中医学院、部队工作,岗位职务虽有不同,但志向则一,继续为中医事业而发奋努力:全面发展,融医教研于一体;推新出新,历获各类奖项;走出国门,谋取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检测乳腺癌c-erbB-2表达提供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标准免疫组化方法.方法使用两种进口抗体(A0485,多抗,DAKO公司;3B5+e2-4001,鸡尾酒剂型单抗,Antibody Diagnostic公司),参考HerceptTestTM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及评分标准,检测85例浸润性导管癌(IDC)c-erbB-2表达.结果85例中29例(占34.1%)c-erbB-2表达为++以上;同一肿块的不同区域及淋巴结转移灶c-erbB-2表达在++、+++呈明显一致性;两种抗体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在免疫组化的+和++,但+++的一致性很高;c-erbB-2过度表达与高组织学分级、c-erbB-2弱表达与激素受体双阳性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推荐检测c-erbB-2的免疫组化方法为基于单抗的EnVjsion二步法,结果分析可以结合组织学分级和激素受体表达的情况.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目前适合我国卫生经济条件的妊娠期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的筛查界值.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6年4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在全国18个城市25家医院保健并进行首次50 g GCT的16 286例孕妇,对其GCT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以NDDG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50 g GCT的界值选取7.2 mmol/L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和59.0%,选取7.8 mmol/L时分别为96.0%和73.0%,选取8.3 mmol/L时分别为90.2%和81.5%;以ADA标准诊断GDM,选取GCT界值为7.2 mmol/L时敏感度为97.9%,特异度为60.4%;选取7.8 mmol/L时分别为96.2%和74.7%;而选取8.3 mmol/L则分别为87.0%和83.1%.以NDDG标准诊断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选取7.2 mmol/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7%和61.4%,选取7.8 mmol/L时分别为95.4%和75.8%,选取8.3 mmol/L时分别为84.9%和84.1%.结论 据我国目前的卫生经济情况,以7.8 mmol/L作为50 g GCT的界值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6.
前列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虽然远低于西方,但随着生活水平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激素治疗、放化疗等,对于早期患者的效果尚可,但对于中晚期患者的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子靶向治疗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或肿瘤相关细胞,而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现将前列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对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分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观察PTH诱导HK-2细胞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从转录水平探讨PTH对CTGF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TH作用下HK-2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的表达。 结果 HK-2细胞有基础水平的CTGF mRNA和蛋白表达,PTH刺激后其表达量显著增加。PTH最佳刺激浓度是10-10 mol/L,最佳刺激时间是72 h。10-10 mol/L PTH干预HK-2细胞12 h后,荧光素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888±0.078比0.989±0.030,P < 0.01);光镜下可见细胞由立方形铺路石样转变为梭形,随作用时间延长转分化现象更显著。PTH刺激HK-2细胞12 h后,免疫荧光检测可见细胞质中有α-SMA表达;PTH刺激24 h后,α-SMA表达明显增多,与CT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时间效应一致。 结论 PTH可上调HK-2细胞CTGF表达,并具有促进HK-2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进展及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且仍未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多样,从局部到全身均可出现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在贯彻执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过程中,医院会遇到医疗器械维护保养任务的具体落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各级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模式的探讨,提出"医院自助与购买服务相结合的维修模式",这种新的模式适合我国大多数二级以上医院,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维护;在机制上,人员建设以及财政支出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将示踪剂行乳晕下注射与肿瘤周围注射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36例临床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术前18例患者于乳晕下注射1.0mCi的99mTc硫化胶体,另18例患者于肿瘤周围注射1.0mCi的99mTc硫化胶体,两组术中用手握式同位素探测仪确认有放射活性的SLN,行手术解剖出SLN,所取SLN单独送病检,相应腋窝行淋巴结清扫并常规病检。结果18例乳晕下注射发现SLN者17例,每例SLN平均数目为(1.3±0.7)枚,检出率为94.4%,SLN病检结果预测淋巴结的准确率为94.1%,假阴性1例,假阴性率为5.9%,18例肿瘤周围注射法的患者中发现SLN者16例,每例SLN平均为(2.1±0.9)枚,检出率为88.9%,SLN病检结果预测淋巴结的准确率为87.5%,2例假阴性,假阴性率为12.5%。结论核素法导航定位乳腺癌SLN能准确反映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同时乳晕下注射法比肿瘤周围注射法确定SLN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