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79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427篇
内科学   263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511篇
预防医学   264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233篇
  18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21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相关微小RNA-1266-5p(miR-1266-5p)与AF相关钠离子通道蛋白α亚基编码基因SCNA5的靶向调控关系。方法构建含有预测结合位点3'非翻译区(3'UTR)序列的靶基因,将其与阴性对照质粒以及miRNA共转染入人胚肾HEK293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一组(pc DNA3. 1-SCN5A 3'UTR改建质粒+miR-1266)和实验二组(pc DNA3. 1-SCN5A WT质粒,不含3'UTR端+miR-1266),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钠通道蛋白SCN5A mRNA和Nav1. 5蛋白表达变化,免疫荧光实验观察SCN5A Nav1. 5蛋白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一组SCN5A mRNA表达分别下调49. 4%和46.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557±0. 016 vs 1. 101±0. 132和1. 031±0. 020,P 0. 05),而实验二组SCN5A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 0. 05);实验一组SCN5A Nav1. 5蛋白表达下降,而实验二组SCN5A Nav1. 5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的SCN5A Nav1. 5蛋白分布都无显著变化。结论 SCN5A可能是miR-1266的直接靶基因,miR-1266可能通过负性调控SCN5A表达参与AF电重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调脂通脉颗粒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采用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调脂通脉颗粒组,每组20只,制备含药血清。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法,观察调脂通脉颗粒对LPS(1μg/ml)刺激HUVECs中ICAM-1、VCAM-1的影响。结果①上清液: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CAM-1、VCAM-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PDTC组、调脂通脉颗粒低剂量组、调脂通脉颗粒中剂量组、调脂通脉颗粒高剂量组中ICAM-1、VCAM-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细胞: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UVECs中ICAM-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PDTC组、调脂通脉颗粒低剂量组、调脂通脉颗粒中剂量组、调脂通脉颗粒高剂量组ICAM-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通脉颗粒能有效抑制LPS损伤所致的HUVECs黏附分子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析加拿大Chochinov疾病终末期患者尊严模型在中华文化情境下的适用性,并基于此对模型进行调适。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按照选定分析范围、抽取样本、确定分析单位和分析框架、资料分析四步完成。首先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以中华文化背景下临终尊严为主题的文献,然后以尊严模型为框架对文献内容进行编码、归纳和分析。结果:尊严模型包含的多数主题符合我国临终患者的认知,如身体功能、医疗不确定性、死亡焦虑、隐私界限、照护要旨、他人负担、后事担忧等。但也出现了矛盾的主题,如忍受痛苦、自主性等,以及新的主题,包括家庭支持、病耻感和财务担忧。结论:加拿大版疾病终末期患者尊严模型并不完全符合中国文化,调适后的尊严模型更具我国文化特色,但仍需实证研究对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孙明利  赵磊  甄洁  刘平  陈炜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29):110-11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重症医学涉及专业领域较宽,具有临床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特点。传统带教方式不能适应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求。本文综述过去10年内重症医学科探索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供同行学习和交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的危险因素,构建个体化风险筛查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筛查效果。方法 将2007年4月至2017年10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34例患者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术后3年结肠镜随访。建模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筛查模型。利用验证组验证模型的筛查效果。结果 734例患者包括建模组485例,验证组249例。平均年龄为(64.6±11.5)岁,男性440例,女性294例。总的异时性进展期腺瘤发生率为11.9%(建模组12.0%,验证组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糖尿病病史、右半结肠癌、中低分化腺癌、腺癌合并腺瘤,腺癌合并进展期腺瘤为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筛查结直肠癌术后出现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的模型,并建立风险筛查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0.957(95%CI:0.935~0.9...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thyroxine, T3)和维甲酸(retinoic acid, R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软骨形成的影响。方法 在3种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和诱导猪BMSCs成软骨分化:对照组使用软骨生成培养基(含10-7 mol/L地塞米松和10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RA组采用软骨生成培养基加1μmol/L RA,T3组采用软骨生成培养基加100 nmol/L T3。采用MTT法单层检测BMSCs的增殖情况。收获第3代BMSCs,离心形成细胞颗粒,分为3组分别进行软骨细胞诱导。4周后采集3组的细胞颗粒,通过组织学染色和半定量基因表达分析进行软骨形成评估。结果 T3组BMSCs增殖高于对照组(P<0.05);RA组BMSCs增殖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BMSCs颗粒中观察到软骨特征的类腔隙结构和甲苯胺蓝阳性染色,RA组未见;RA组软骨发生标志基因ColⅡ、蛋白聚糖(aggrecan)和Sox9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而肥大标志基因ColX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20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363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人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Geriatric Oral Health Assessment Index,GOHAI)评估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的363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GOHAI总分为(34.93±2.11)分,牙周病检出率为74.66%。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影响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居住地、抽烟、糖尿病患病时间、最近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值、牙周疾病、缺牙数目、刷牙次数和刷牙时间。 结论 本研究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患者自身情况、糖尿病相关情况、口腔疾病以及口腔健康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足月经产妇使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的置药特点、引产特征和安全性,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产科2019年1~10月收治的237例Bishop评分≤6分、阴道放置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的足月妊娠孕妇资料,其中经产妇34例,初产妇203例,比较两组产妇的置药时长、取药原因、用药至临产时长、产程时间、临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产妇组置药时长较初产妇组缩短[(5.78±3.85)h vs(8.54±5.8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因宫颈条件改善取药的占比大于初产妇,经产妇用药至临产时长[(4.75±7.78)h vs(11.38±13.80)h]、产程时间[(4.24±1.06)h vs(8.19±5.41)h]均小于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24 h内临产率为94.12%,初产妇为7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经产妇使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临床操作中应严密观察宫颈变化及宫缩情况并及时取药,密切关注产程进展,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