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肝功能异常(LA)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1013例患者临床资料,男699例,女314例,年龄24~92岁,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第1天是否发生LA将患者分为两组:肝功能正常组(NLA组)和肝功能异常组(LA组).LA定义为血清中以下任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联合60%吸入氧浓度(inspired oxygen fraction,FiO2)对OLV患者氧合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OLV时各组均使用60%的FiO2,通气侧分别采用0、5、8、10 cmH2O PEEP。于OLV前即刻(T1)、OLV 10 min(T2)、OLV 15 min(T3)、OLV 30 min(T4)、OLV 60 min(T5)、OLV 120 min(T6)时分别经桡动脉与右颈内静脉中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记录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呼吸力学等指标;记录术后第2天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和PPC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2例患者OLV中发生低氧血症而退出本研究,共118例患者完成试验。T2~T6时D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T3~T4时C组PaO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T4时B组PaO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T2~T5时D组PaO2明显高于B组(P < 0.05);T2~T4时D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B组(P < 0.05)。T5时D组PaO2明显高于C组(P < 0.05)。T2~T6时B、C、D组驱动压明显低于A组(P < 0.05),T2~T5时C、D组驱动压明显低于B组(P < 0.05)。T4~T6时C、D组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明显高于A、B组(P < 0.05)。术后第2天B、C、D组CPIS明显低于A组。结论:OLV时FiO2为60%条件下,联合5、8和10 cmH2O PEEP均可改善氧合、降低肺内分流、增加肺动态顺应性,降低驱动压及CPIS,从而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其中10 cmH2O PEEP改善氧合的效应出现得更早,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细胞膜修饰纳米粒子(NPs)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脑部恶性肿瘤的手段, 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该方法通过保留源细胞膜的特性, 提高了NPs的靶向性、生物相容性和体内循环时间, 可确保药物高效作用于颅内病灶。本文围绕近年该领域研究进展, 尤其是细胞膜修饰NPs穿透血脑屏障、免疫逃逸、药物输送的优势, 以及不同细胞膜修饰NPs的效果进行综述, 以期为脑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术中全麻效果、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Ⅰ或Ⅱ级,年龄26~61岁,体重指数19~28 kg/m2 ,择期行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羟考酮组,每组4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 (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手术开始时(T2)、切除乳腺标本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术后2 h 、6 h、24 h、48 h 静息状态及运动时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观察两组患者诱导期咳嗽反射、术中知晓、术中低血压、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T2、T3时羟考酮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高于芬太尼组(P < 0.05)。羟考酮组患者术后2 h静息及运动时疼痛NRS评分均低于芬太尼组(P < 0.05)。羟考酮组诱导期咳嗽反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 < 0.05)。结论: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全麻诱导以及维持期间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对循环影响小,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区域组织氧饱和度(rSO2)与术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16例,男93例,女23例,年龄18~64岁,BMI<24 kg/m2,ASA Ⅱ或Ⅲ级。术中连续监测左侧肾脏rSO2。设定麻醉诱导后肾脏rSO2为基础值,当术中肾脏rSO2绝对值≤50%或低于基础值的75%时,定义为肾脏rSO2异常下降。记录术前及术后24 h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术后肾功能异常定义为术后24 h血浆SCr>130 μmol/L或BUN>7.5 mmol/L。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肾功能异常将患者分为两组: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采用列联系数分析术中肾脏rSO2异常下降与术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结果 有40例(34.5%)患者术中出现肾脏rSO2异常下降,有45例(38.8%)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术后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OR=5.490,95%CI 1.526~19.754,P=0.009)。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rSO2的异常下降与术后肾脏功能异常呈正相关(rs=0.587,P=0.009)。
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rSO2异常下降与术后肾功能异常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环状RNA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检索并下载胃癌组织的芯片数据,利用GEO2R在线分析并筛选差异表达的环状RNA。通过数据对比,提取差异表达一致的环状RNA,然后利用miRanda 软件和 RNAhybrid 软件预测其与miRNAs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其亲本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通过对3个数据库进行合并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环状RNA共有498个,上调的环状RNA共有125个,373个环状RNA下调,其中至少两个数据库都存在的环状RNA有31个,且2个环状RNA为三个数据库共同包含。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RPL13、LPHN2和PGPEP1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无明显意义。而PRKCI、LAPTM4A、PTK2和PDSS1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却增高。结论 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环状RNA将可能成为胃癌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化疗药物耐药性仍然是目前肿瘤有效化疗的主要障碍。尽管肿瘤耐药机制受到了广泛的探索,但至今尚未被完全阐明。长链非编码RN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参与了基因组功能的许多方面包括基因转录、剪接、表观遗传学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分化、发育和多能性等过程。在肿瘤耐药中lncRNA可能通过促进DNA修复、改变药物代谢和细胞膜流出、调节细胞凋亡率和影响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等过程,调节化疗敏感性。同时,lncRNA表达谱与肿瘤耐药的演变有密切关系。因此,发现新的lncRNA在肿瘤耐药中的机制对于制定新的治疗策略以克服耐药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输注乌司他丁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CD14+肺泡巨噬细胞、局部及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各40例。乌司他丁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20 KU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 h外周静脉中血白介素-2(IL-2)和免疫细胞,并检测术中单肺通气1 h后非通气侧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CD14+巨噬细胞、IL-2、免疫细胞。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术后2 h乌司他丁组患者外周血中IL-2、CD14+单核细胞增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活化的T细胞亚群增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外周血IL-2、CD14+单核细胞及主要免疫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乌司他丁组患者单肺通气1 h后非通气侧肺BALF中IL-2和CD14+巨噬细胞增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T细胞、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的T细胞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醉前给予乌司他丁能减少食管癌术中单肺通气时全身及肺部的炎性反应,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5(glypican-5, GPC5)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然而GPC5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目前研究甚少。本研究拟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过表达GPC5以研究细胞增殖能力和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过表达GPC5的A549细胞株,通过Cell Counter Kit 8(CCK8)、平板克隆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研究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相对于空白载体组, CCK8实验发现过表达GPC5可以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速率;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GPC5之后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下降(181±17vs 278±23);EdU染色结果显示过表达GPC5后阳性染色细胞比例下降。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过表达GPC5之后,2,108个基因表达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具有正性调节细胞增殖作用的基因明显下调。结论过表达GPC5可以明显抑制肺腺癌细A549的增殖能力,而且过表达GPC5后具有正性调节细胞增殖作用的基因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阻滞用于减阿片类药物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PECS阻滞联合减阿片药物全麻组(TO组)和常规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 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切皮时(T2)、切除乳腺标本时(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安静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24 h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40,QoR-40)评分;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4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降低(P < 0.05),但两组之间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O 组术后 2 h、6 h、12 h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 GA 组(P < 0.05);TO组术后24 h QoR-40量表总评分及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疼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GA组(P < 0.05);TO 组患者诱导期咳嗽反射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A组(P < 0.05)。结论:TTP-PECS阻滞联合羟考酮-丙泊酚减阿片药物全身麻醉可安全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