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睡眠护理。采用PSQI评分和WHOQOL-100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护理可有效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方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 30例初诊红斑狼疮患者通过投掷硬币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行血浆置换联合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15例单用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实验室资料及药物不良反应数据。结果治疗后2组间血小板、血沉、补体C4、白蛋白、IgA、IgM、γ-球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发热、红斑、关节痛好转率(100%、93.3%和9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3.3%、53.3%和60.0%),P均<0.05。治疗组出现低钙手足抽搐3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化验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中腹腔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近2年来的12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标准根治手术,观察组术毕关腹前腹腔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900 mg于肿瘤病灶及淋巴血管回流区域;对照组仅给予根治手术而不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1~2年局部复发率、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指标、白细胞计数、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水平、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观察组(15.2±2.4)d、对照组(14.7±2.2)d,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3/60)、11.7%(7/60),对照组术后1、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0%(12/60)、33.3%(20/60),两组患者1~2年局部复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肾功能、白细胞计数、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水平、术后并发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术中腹腔内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可降低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且不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不增加对肝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iR-144-3p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进行转染,将前列腺癌PC3细胞分为空白组(未进行转染)、miR-144-3p阴性对照组(转染无义序列)和miR-144-3p模拟物组(转染miR-144-3p模拟物),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C3细胞RUNX1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PC3细胞增殖能力变化,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变化,应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分析RUNX1是否为miR-144-3p潜在的靶基因,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结果 miR-144-3p过表达能抑制PC3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PC3细胞中RUNX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UNX1基因3'UTR区存在miR-144-3p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RUNX1为miR-144-3p的靶基因.结论 miR-144-3p通过靶向RUNX1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新生儿科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62例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及氧气治疗,观察其疗效。按照呼吸窘迫对氧气的需求,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吸氧,如鼻导管、面罩、氧气涵等,定时清理呼吸道,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7.5mg·kg-1·次-1,每6小时1次,大约48~72h左右,观察患儿呼吸窘迫改善、血气分析恢复、肺部呼吸音增强、肺CT显示透过改善情况。结果 54例(87.1%)患儿经过72h治疗,呼吸窘迫逐渐减轻,临床治愈;8例治疗过程棘手,难度较大,给予机械通气及气管内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后好转。结论盐酸氨溴索作为促进肺成熟的药物,值得普遍推广,可减少机械通气的应用,从而减轻呼吸窘迫综合征给新生儿及家长造成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7.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肝、肺、骨和脑,肾上腺转移极为罕见,且因缺乏相应的临床表现通常不易被察觉,预后较差。我科完整记录了1例乳腺癌患者肾上腺转移的全部过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65岁。2017年11月27日因发现左乳肿物30年就诊于我院。乳腺超声提示左乳低回声肿物,BI-RADS分级4C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63.2±19.8)岁,在常规治疗(洋地黄类、血管扩张剂等)效果不佳的基础上使用rhBNP。回顾性分析、比较rhBNP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临床体征、尿量、血压、心率、血生化改变情况。结果 rhBNP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及水肿(P<0.05),但对肺部啰音改善不明显。用药后72 h内,开始心率有上升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心率波动性下降,最低(72.1±18.0)次/min,较开始用药时显著下降(P<0.05)。用药初血压有轻度下降,但很快恢复,用药前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明显,能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及水肿,相应降低心率,增加其尿量,且对血压、血离子、肝功、肌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的临床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是动脉硬化和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Ⅲ,而叶酸(FA)和VitB12是Hcy代谢的维生素类辅助因子,血浆中FA和VitB12水平可影响血浆Hcy含量。2007~2008年我们对脑梗死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浆Hcy、FA和VitB12含量进行了检测,以分析Hcy含量与脑梗死的关系及FA和VitB12与Hcy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老年人胆源性脓毒症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治疗胆石症经术后证实年龄在60岁以上180例,其中合并胆源性脓毒症30例。合并疾病:伴糖尿病6例,冠心病10例,脑血栓后遗症3例,慢支合并肺气肿4例。发病24h内手术18例(60.0%),24~48h内手术6例(20.0%),72h以上手术6例(20.0%)。手术方式: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5例,其中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9例,同时行胆囊切除10例,胆囊造瘘6例;经内镜行鼻胆管引流(ENBD)5例。术后在保证外科疾病术后液体、能量的情况下,兼顾内科疾病的处理,输液速度控制在心、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3mL/min。术后并发ARDS 2例,心肺功能衰竭6例,肾功衰竭6例,糖尿病昏迷4例,发病时间在术后24~48h。死亡6例,死亡原因为心肺功能衰竭。24例痊愈出院。结论提示年龄、发病时间、合并内科疾病,尤其是冠心病、肺部疾病危险大。对老年胆源性脓毒症患者诊断及治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有效的抗菌素治疗,预防内科疾病加重,保持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