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5篇
  免费   1119篇
  国内免费   1949篇
耳鼻咽喉   487篇
儿科学   175篇
妇产科学   145篇
基础医学   593篇
口腔科学   338篇
临床医学   3296篇
内科学   1138篇
皮肤病学   181篇
神经病学   1438篇
特种医学   210篇
外科学   1852篇
综合类   5448篇
预防医学   1951篇
眼科学   306篇
药学   831篇
  23篇
中国医学   534篇
肿瘤学   417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501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820篇
  2011年   953篇
  2010年   1189篇
  2009年   1269篇
  2008年   1276篇
  2007年   1492篇
  2006年   1484篇
  2005年   1563篇
  2004年   1475篇
  2003年   1302篇
  2002年   1096篇
  2001年   565篇
  2000年   37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FTS)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已行手术治疗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取单纯全胸腔镜手术、观察组55例采取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和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7%,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术后26.67%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负担,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提高患者疗效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骨折联合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8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3~62岁,平均34.3岁。术前均行跟骨轴位、侧位X线检查,并进行CT平扫加重建。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8例,Ⅲ型8例,Ⅳ型2例。采用微创经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复位后距关节面,结合撬拨复位和手法复位中距和前距关节面,应用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功能。结果术后伤口延期愈合1例,经伤口换药后愈合。术后28例均获得6~18个月随访,平均13.5个月。无感染和骨折不愈合。随访期间后关节面均无塌陷发生,X线片示Bohler角和Gissane角、跟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按照美国踝足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19例(67.9%),良7例(25%),可2例(7.1%),平均90.1分,优良率92.9%。结论经跗骨窦切口联合无头加压螺钉治疗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Sanders分型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第一代头孢菌素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既往方案在目前微生物药敏下的预防效果。方法:基于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探讨。以头孢唑林和头孢噻吩为考察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为目标菌群,给药间期内游离药物浓度位于最低抑菌浓度(MIC)之上的时间占一个给药间期的百分比(fT>MIC)为PK/PD靶指数,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头孢唑林和头孢噻吩既往方案对抗目标菌群达到PK/PD靶指数的累积反应分数(CFR)≥90%为标准探讨给药策略及预防效果。结果:对于成人(体质量以60 kg计),头孢唑林仅“1 g,q 2 h”“2 g,q 4 h”“3 g,q 4 h”和“术前1 g;术中0.5 g,q 2 h”的方案,头孢噻吩仅“2 g,q 3 h”和“术前2 g;术中1 g,q 3 h”的方案对各目标菌群的CFR≥90%,两者其他的既往方案均无法达到CFR≥90%标准。结论: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案(CFR≥90%),以确保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4.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以快速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为特点的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多神经根神经病。随着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该药引起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外源性神经节苷脂相关性GBS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轴索型GBS,以四肢弛缓性瘫痪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急性、严重且快速进展的周围神经受累,较其他轴索型GBS病情重,恢复时间长,预后差。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是其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取代血浆置换成为GBS首选治疗方法,推荐剂量为0.4 g/(kg·d),连续静滴5 d,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早发现、早诊断、尽早停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及时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和康复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颞骨切片技术是观察和评估实验性内耳病理学改变的重要手段。由于内耳复杂的迷宫式立体结构,从不同方向和角度获取的颞骨切片很难进行相互间的组织病理学比较。因此,统一颞骨标准切片技术规范,对于评判内耳听觉感受器和前庭各个平衡感受器以及耳蜗和前庭周边神经元的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十分重要,因为只有统一了规范的颞骨样品制备和切片角度,才有可能对实验性内耳病变做出正确的比较和评判。颞骨切片的标准方向是将切片平面平行于外耳道和内听道的水平面,从上鼓室向下鼓室方向依次收集到的需要进行重点评估的切片层次分别为上半规管壶腹嵴和外半规管壶腹嵴、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及前庭上神经元、球囊斑和前庭下神经元、耳蜗中轴、内淋巴管及内淋巴囊、以及后半规管壶腹嵴。本文还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讨论了颞骨切片样品制备过程中有关样品固定、脱钙、颞骨整体染色、渗透和定向包埋等技术细节,期望能对从事内耳病理学研究的同道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7.
正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中属于冠状病毒科,已多次被证实冠状病毒可以感染人类[1]。2003年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以及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都证明了冠状病毒可以跨越物种屏障,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2-3]。目前,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4]还没有特异性的药物以及疫苗出现,在缺乏有效治疗与防控方法前,对于接触感染人员最多的医护人员应做好防护。我院神经外科结合临床实践以及查阅国内外相关防护文献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