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5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6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运用系统复杂性研究方法论,对温病的膜原学说进行多层次、多视域研究,旨在揭示膜原证候学发生原理,膜原的形态定位,膜原的生理功能与病理机制,膜原的证候状态。邪伏膜原证的类证分型,探索狭义膜原与广义膜原的内涵,廓清膜原与少阳、三焦的半表半里证关系结构,功能层次,为现代临床的感染性疾病,烈性传染病,甲型H1N1尤其是江南、岭南、两广区域的湿热类温病、湿热疫疠之一"邪伏膜原证"的辨证论治模式提供可借鉴的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蒲黄小复方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中肌钙蛋白、心肌型肌酸激酶(myocardial creatinekinas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的影响,评价该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1月—2011年9月期间本科住院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5例(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西药对照治疗、蒲黄小复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及血中肌钙蛋白、心肌型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测定。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对心肌型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的含量影响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P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对照组P值为0.18,治疗组P值为0.074)。结论蒲黄小复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较单纯西药疗法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对心肌型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的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3.
论中医的核心内容——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医在辨证用药运用发散的思维方式,同时大道至简地可用"和"这一字概况,认为以"和"的理念灵活运用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中,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学术见地。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脾气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胃窦黏膜胃泌素分泌细胞(G)的变化及黄芪建中汤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三因素复合的方法复制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随后分别以黄芪建中汤低、中、高剂量对脾气虚大鼠进行复健,在干预后不同时间段,分别检测血清木糖浓度、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血清GAS水平及胃窦G细胞等指标。[结果]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各用药组上述指标逐步恢复;中、高剂量组用药21天时,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对G细胞数的改善作用,优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脾气虚证胃窦G细胞数量减少,释放GAS减少,血清GAS水平降低;黄芪建中汤对脾气虚大鼠有可靠的治疗作用,中、高剂量均为有效用药浓度,尤以高剂量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5.
先生葛琳仪,学验俱丰,善治呼吸、消化系疾病及疑难病、老年病。临证时,强调辨体、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倡导标本同治、攻补兼施的治则大法及哀中参西的遣方选药。在以冬令膏方调治“未病”、以及咳喘顽证等治疗上积有独特经验。  相似文献   
76.
形成性评价在七年制中医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月光 《中医教育》2011,30(6):39-41
形成性评价是目标教学的重要环节。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应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根据教学目标,针对中医七年制专业,采用不同的方式将形成性评价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优化调节教学活动。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7.
《外科证治全生集》作为中医外科"全生派"的代表著作,对医理药性分析简明扼要,精辟入里,见解独到。从王氏对外科病的辨证、治法、用药等角度,对《外科证治全生集》蕴含的学术特点剖析挖掘,提炼出其善别阴阳、贵消畏托、分部而治等外科病证的辨治思想,对研究"全生派"的理论观点以及指导外科病的临床诊治均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药物,其药效明确可靠;然而,中医药理论体系对其理论分析却很少涉及。文章对糖皮质激素进行中药特征的分析,使之具备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药性理论,为"西药中药化"奠定理论及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79.
连建伟教授擅于挖掘《神农本草经》药物所载功效,并运用于临证,疗效甚佳。文章通过对连建伟教授根据《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效指导临证的验案分析,展现连教授对《神农本草经》几味药物效用的解难,体悟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四大经典是根,各家学说是本,临床实践是生命线"及连教授"学好中医经典之目的是为了指导当今之临证"之教导,值得青年中医师深刻体会与学习。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冯氏锦囊秘录》《临证指南医案》及《洄溪医案》中所载呃逆验案进行整理分析,揭示了冯兆张、叶天士及徐灵胎三位清代医家对呃逆的临床辨治特色:冯氏崇尚温补,善用温补之法治疗呃逆;叶氏独创新说,提出"肺气郁痹及阳虚浊阴上逆,亦能为呃"的观点,在选药上融入清代温病用药特色;徐氏善于审证求因,择"药性之最轻淡"者治呃逆。这些观点和方法为现今呃逆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