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4篇
  2篇
中国医学   9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目的 对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柴教授2016年1月~2017年5月门诊治疗的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50例。西药对照组以氯雷他定片治疗,中药治疗组以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率98.00%优于西药组78.00%,中药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2.458±1.037)分低于西药对照组(4.629±1.7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过程中,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辣木叶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具有“Virechana”(purgative,泻下)功效,该研究以泻下中药大黄为参照,通过比较辣木叶与其在通便药效与机制方面的差异,为辣木叶在中医药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寻找大黄、辣木叶发挥通便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共有靶点和信号通路;建立低纤维饲料诱导的小鼠便秘模型,检测粪便参数、小肠推进率,使用HE染色观察结肠形态变化;RT-q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相关基因和靶点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将大黄和辣木叶靶点映射到便秘疾病的生物过程网络中,两者的靶点距离相近,表明其可能通过相似的生物过程发挥治疗便秘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番泻苷元C、异槲皮苷等可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等靶点进而影响MAPK信号传导、钙信号传导等通路发挥促排便作用。动物实验表明辣木叶、大黄均可增加便秘小鼠粪便的粒数、含水率等,改善小肠运动功能及结肠黏膜层厚度和肌层厚度,上调便秘小鼠结肠AKT1、MAPK3基因表达量,降低AQP3蛋白表达量。表明辣木叶与大黄在治疗便秘的药效和作用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以大黄作为参照药,可更好地理解辣木叶“Virechana”(purgative,泻下)功效在中医药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β样淀粉蛋白(amyloid-beta peptides,Aβ)在衰老大鼠发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时的相互作用及病理变化。方法 7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除sham组及Aβ_(25-35)、HLD组外,其余大鼠均给予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6周,制备衰老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高脂饲料,制备高脂血症模型,以及双侧海马CA1区定位注射凝聚态Aβ_(25-35)构建衰老期高脂血症伴发AD的复合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尼氏染色、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观察高脂血症对老年AD大鼠学习记忆、海马神经元凋亡以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特异性位点改变的影响。结果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sham组相比,Aβ_(25-35)组、D-gal+Aβ_(25-35)组以及D-gal+Aβ_(25-35)+HLD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减少(P<0.01)、穿越平台的次数也减少(P<0.01),而D-gal组、HLD组、D-gal+HLD组与sham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尼氏染色中,与sham组相比,Aβ_(25-35)组、D-gal+Aβ_(25-35)组以及D-gal+Aβ_(25-35)+HLD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多(P<0.01);与Aβ_(25-35)组相比,D-gal+Aβ_(25-35)组神经元凋亡率无明显变化,但D-gal+Aβ_(25-35)+HLD组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与Dgal+Aβ_(25-35)组相比,D-gal+Aβ_(25-35)+HLD组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多(P<0.01)。Western blot中,与sham组、Aβ_(25-35)组、Dgal组、HLD组、D-gal+Aβ_(25-35)组以及D-gal+HLD组相比,Dgal+Aβ_(25-35)+HLD组大鼠tau蛋白Thr181位点的磷酸化明显增加(P<0.01)。结论高脂血症对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无明显影响;高脂血症可与Aβ协同作用,加重Aβ对神经元的损伤,并促进tau蛋白Thr181位点的过度磷酸化,是引发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电针手厥阴经“内关”“郄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CaMKⅡmRNA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内关组、针刺郄门组、针刺对照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在结扎冠脉前分别电针大鼠双侧“内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天麻素(Gas)、薯蓣皂苷元(Dio)及其组合物(GDC)对大鼠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保护作用和对脑微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BMECs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Gas组(1、2、4、8、16、32μmol·L-1),Dio组(0.25、0.5、1、2、4、8μmol·L-1),GDC组(Gas和Dio浓度分别为1和0.25、2和0.5、4和1、8和2、16和4、32和8μmol·L-1)。分组给药12 h后,对模型对照组、Gas组、Dio组和GDC组通过氧糖剥夺法建立BMECs缺氧模型。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浓度;观察Hoechst 33258、FITC-Annexin V/PI染色,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考察Gas、Dio及GDC对缺氧损伤BMECs的保护作用及促进血管新生作用。进一步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GDC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结...  相似文献   
86.
中医理论是中医学的指导与核心,与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分析探讨了其对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并结合时政,指出近代中医科研创新的不足之处,真正的中医现代化应该是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以期为今后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医理论体系、切实践行中医药创新,最终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这一伟大目标提供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87.
纳西医药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纳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纳西医药的发展演变、基础理论、诊断及治疗方法、药物知识、养生方式等介绍纳西医药,以期为了解和认识纳西医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急性家兔肺水肿实验是高等本科院校病理生理学课程中一节基础实践课。该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验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加强学生对急性家兔肺水肿实验过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验素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文章将多元评价体系应用于急性家兔肺水肿实验课堂教学前、中、后各个环节中,通过诊断性评价进行课前理论知识与实验认知的学情调查;使用形成性评价,实时评估课中学生对实验模型复制各操作步骤的掌握与理解;运用总结性评价巩固学生对于急性家兔肺水肿实验的目的、流程、结果、意义的认知程度;以评促教,以教促学,提升学生实验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后续将要开展的机能类实验实训课积累经验与技巧。  相似文献   
89.
一直以来,中医药院校的生物化学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各自为营的问题,不能有效达到大学生德术兼修的培养目标.文章从生物化学知识传授和价值导向的相结合、生物化学知识内化和自觉外化的相结合以及生物化学知识评价和价值评价的相结合等方面阐述构建生物化学课程"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德术兼修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