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0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38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98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抗血小板、抗凝、降脂、扩张冠状动脉、降压、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复方苏欣康颗粒;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并判定疗效。结果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O%,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其中以对心悸、自汗及心肾阳虚的改善最显著(P均〈0.05)。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36.7%)低于对照组(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药复方苏欣康结合常规手段治疗ACS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ACS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证治疗亚健康状态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亚健康状态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明显威胁人们的健康生活。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体质学、辨证论治等观点,为诊断、治疗、预防亚健康状态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加强临床药学工作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医学、药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药物治疗在防病、治病和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有6万多所医院,400多万医疗工作人员,平均年门诊量25亿多人次,住院量5000多万人次,大量的治疗过程,90%离不开药品的使用。因此加强临床药学工作在保证医疗质量方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药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4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中药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确诊患儿45例,服用院内制剂厌食散辨证加减,同时以常规手法及对证手法治疗,疗程7d。结果:总有效率达96.79%。结论:中药加手法治疗小儿厌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眼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理.方法选取自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起病3天内的9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眼针加基础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应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眼针组总有效率82.22%,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提示眼针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眼针组由28.24±6.02mg/L降至12.79±3.87mg/L,对照组27.98±5.74mg/L降至18.65±4.26mg/L,治疗后两组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结论眼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杨积武中医治疗心肌病心衰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积武教授,对扩张型心肌病所致的心力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之上,运用中药治疗,以改善心肌微循环为主,潜心研制了强心宁煎剂,配以静点血栓通注射液,在临床治疗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龚伟  任聪  马姗姗  李峰 《中国现代中药》2023,25(8):1707-1711
目的:基于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品质鹿茸饮片气味特征进行分析与表征。方法:采用PEN3型电子鼻系统,分析22批鹿茸样品的气味特征,以对传感器响应值为指标,进行传感器区别贡献率分析(Loadings)、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结果:Loadings分析表明,5个传感器对鹿茸饮片气味特征具有较好的响应,不同规格鹿茸饮片气味差异贡献率主要体现为氮氧化物类、甲烷等短链烷烃、有机硫化物、醇醚醛酮类、芳香成分、无机硫化物等成分;PCA表明不同品种与规格鹿茸饮片,其气味的差异性比较明显;LDA发现不同品种及规格鹿茸饮片(除梅花鹿白片与粉片外)样品的气味差异均较明显,表明构成气味的物质存在差异性。结论:电子鼻技术可阐明不同品质鹿茸饮片气味的物质基础;不同品质鹿茸饮片气味存在差异性可揭示鹿茸饮片气味的科学内涵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急性胃肠炎指胃肠黏膜急性炎症,多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等,甚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认为可能与感染、炎症、肠道菌群、黏膜屏障、免疫功能等有关。现代医学治疗胃肠炎虽能控制病情,但易致胃肠损伤,存在不良反应。中医在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急性胃肠炎属中医“泄泻”“霍乱”范畴,其中湿热内蕴型为其典型病机之一。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是张机治疗湿热下利的经典方剂,具有清热化湿、厚肠止利之效。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该方治疗胃肠炎的机制主要与防止病原体侵害、减少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黏膜屏障、抑制胃肠运动、增强免疫功能等有关。结合胃肠炎的发病机制,对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治疗胃肠炎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肌少-骨质疏松症"(sarco-osteopenia)这类肌肉及骨协同退变的疾病日益增多,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中医很早就对肌骨协同退变疾病进行了记录,其中"骨肉不相亲"理论是中医学对肌骨协同退变病理机制的高度概括。近年研究发现,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由骨骼肌分泌,通过多条途径参与了骨骼肌和骨组织生长代谢的调节过程,可能成为肌骨之间调节的重要因子。笔者在"骨肉不相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探究肌肉生长抑制素调控骨骼肌与骨代谢的机制,以期揭示肌少-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探索中医理论的现代医学实质,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心可舒合剂的定量方法.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采用TLC-UV法,对方中丹参中的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本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均良好.可用于含有丹参类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