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6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中国近视患者的角膜厚度与屈光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我国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 ,及其与屈光度的相互关系 ,并给出由屈光度预测角膜厚度的回归方程 ,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手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系统对 45 9例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进行检测 ,包括角膜中央直径为 2mm及角膜中周部上方、颞上、颞侧、颞下、下方、鼻下、鼻侧、鼻上、上方 9个直径为 2mm的测量区 (距视轴3mm)的平均角膜厚度 ;屈光度由 -0 5D至 -2 3 5D不等 ;并对各方位角膜厚度与屈光度作直线相关 ,如有相关性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中国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以中央区最薄 ,鼻上方最厚 ,近视眼患者角膜最薄点多位于颞下方 ( 5 2 72 % ) ;颞下及颞侧角膜厚度与屈光度呈线性负相关 (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117、 -0 10 7,P <0 0 5 0 ) ;其它部位与屈光度无相关关系 ;角膜厚度彩色地形图中均为圆形最多 ,依次为椭圆形、偏心圆形、偏心椭圆形。结论 中国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的改变多位于颞下及颞侧 ,且角膜厚度随近视度数增加有变薄倾向 ;而最薄点、中央区、颞上、鼻下、鼻侧、鼻上、上方、下方角膜厚度与近视度数增加无关 ;OrbscanⅡ眼前节系统能了解角膜厚度分布情况 ,在角膜屈光手术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LASIK术后糖皮质激素应用方案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价LASIK术后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时间。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 (双盲 ) ,观察行LASIK治疗的 10 0例 (2 0 0眼 )患者 ,根据术后用药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 ,各10 0眼。其中试验组LASIK术后使用典必殊滴眼液一周 ,对照组使用 0 1%氟美童滴眼液一月及托百士滴眼液一周 ,两组患者除术后糖皮质激素应用不同外 ,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及术后其他用药均相同 ;为不掩盖症状 ,术后均不使用人工泪液。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一日、术后三日、术后一周、术后二周、术后一月、术后三月的眼部症状 (包括疼痛、眼干、异物感 )及体症 ,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有效球镜、弥漫性角膜基质炎 (DLK)、荧光素染色 (FL)、眼压。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独立样本U检验 (Mann -WhitneyTest) ,计量资料采用计量资料统计学方法。结果 术后二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DLK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角膜荧光素染色 ,试验组二周时恢复术前水平 ,对照组三月时尚未恢复术前水平 ;其他观察指标各时间段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LASIK术后短期应用强效激素 (一周 )即可获得预期临床效果 ,更有效预防DLK ,以避免长时间使用激素的副作用 ,同时方便患者使用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配合通调督脉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予醒脑开窍配合通调督脉法治疗作为治疗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醒脑开窍配合通调督脉法组同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脑电图正常者增多,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结论:醒脑开窍配合通调督脉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脑电图情况,并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扎鲁司特片治疗113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观察113例支气管哮喘患用药前、后哮喘自觉症状、肺功能指标、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患治疗后第1、2、3、4周的平均晨间PEF值、平均夜间PEF值较前均有显性改变(P<0.001)。患治疗后第2、4周FEV1值均较治疗前有显性改善(P<0.0001)。治疗4周后,平均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减少明显,均 数的百分数增加明显。使用喘乐宁气雾剂喷数减少;5例患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白三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片能改善支气管哮喘患的肺功能、减轻哮喘症状,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
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问题。实施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宣传指导,健康促进,优生咨询,风险评估,孕前优生检查,营养素补充等措施。通过一级预防措施的实施,个别出生缺陷高发形势逐步得到控制,干预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应抓紧预防措施的巩固提高。加强政府及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力度和多部门参与,提高技术人员的干预技术水平,统一实施筛查方法和标准,提高准确性,加强经济滞后地区的发展,落实干预措施,不断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玉溪市人群EV71病毒感染状况,为防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对玉溪市峨山、新平县6个乡镇18个行政村人群按年龄分配随机调查。并对调查人群采集静脉血液标本进行EV71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788人,EV71病毒抗体(EV71-IgG)阳性率为41.37%,不同年龄组EV71-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4,P0.05),其中5~6岁人群阳性率最高为64.00%,1岁婴儿阳性率最低为20.65%;不同民族EV71-IgG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χ2=13.89,P0.05),彝族相对较高为46.67%,哈尼族最低为21.11%;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P0.05),女性高于男性。结论玉溪市人群对手足口(EV71)病原普遍易感,做好人群手足口病防制仍然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7.
正中神经损伤后手部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正中神经损伤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正中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于术后2周开始康复治疗,并在康复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参照国际标准分别评定手的感觉等级及两点辨别觉,对照组仅行一般处理。经过1个疗程(6—8周)治疗后,进行第2次评定,以后每1个疗程评定1次,共4-5次。结果 康复组患者手的感觉功能优良率达88%,有效率达97%。结论 感觉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正中神经损伤患者手的感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8.
缬沙坦减轻肺高压大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缬沙坦降压和对肺高压大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对分流组及治疗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治疗组以缬沙坦40mg/(kg·d)灌胃。术后6周和11周分别测定肺动脉平均压(PAMP)、右心室(RV)/左心室+室间隔(LV+S)比值,观察肺血管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术后6周和11周PAMP、RV/LV+S及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程度均比分流组为轻。结论:缬沙坦有降低肺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减轻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识别、分析某啤酒企业啤酒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环节,预测其可能造成的职业危害程度,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方法采用类比法、经验法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预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谷物粉尘、硅藻土粉尘、煤尘、甲醛、二氧化碳、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酸、氢氧化钠。类比项目检测结果显示,粉尘浓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合格率100%;噪声合格率73%;高温作业区WBGT指数合格率100%;工频电场强度合格率100%。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参考类比检测结果,项目按设计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措施,可降低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农田边饮用水源水是否为农村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发的危险因素,为肿瘤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以青田、龙泉和缙云3个县(市)2009—2011年报告确诊的18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为病例组,按居住乡镇、年龄与性别1∶2配比36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析饮用农田边水源水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致病的影响。结果 3个县(市)调查点的全部病例组饮用农田边水源的暴露比高于对照组(OR=4.005,95%CI为2.228~7.199),青田县病例组饮用农田边水源水人群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危险性是饮用非农田边水源水人群的5.375倍(95%CI为2.287~12.635),而龙泉市和缙云县则未见统计学关联(P〉0.05)。胃癌组暴露农田边水源水比例高于对照组(OR=4.875,95%CI为2.007~11.839),但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病例组农田边水源水暴露比例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田县胃癌组病例暴露农田边水源水的比例是对照组的5.750倍(95%CI为1.683~19.649),其他病种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田边饮用水源水可能是农村部分地区胃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