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2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71.
目的 比较二线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及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37例二线埃克替尼口服治疗以及41例同期收治的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多西他赛组疾病控制率为61.0%,埃克替尼组为8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5).多西他赛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4月,埃克替尼组为2.6月(P=0.419).两组出现重度不良反应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结论 在EGFR基因突变状态未明前提下,两药短期疗效相当,临床用药需参考优势人群临床特征、体质状况及各自不良反应情况等.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pemetrexed,PEM)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蒽环及紫杉烷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培美曲塞为主化疗方案治疗的蒽环及紫杉烷类等多线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39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中位化疗3(2-14)周期,总有效率(ORR)为15.4%,疾病控制率(DCR)为46.2%;中位随访时间9.0(2.0-30.0)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4.4(1.0-18.0)月,中位总生存时间(0S)8.5(2.0-30.0)月.亚组分析显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均优于绝经后患者(P<0.05);不同激素受体及HER2状态、不同肿瘤转移部位数目与PEM疗效无相关性(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未出现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中止治疗的患者.结论 培美曲塞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蒽环及紫杉烷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可,疗效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田振  唐磊  庞娟 《中国肿瘤》2014,23(6):450-455
[目的]分析北京某肿瘤医院门诊患者就诊情况,为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该肿瘤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2009~2013年到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乳腺肿瘤、胃肠肿瘤和肺肿瘤是该医院门诊就诊人次前3位的病种,患者以女性为主(62.6%~64.0%),年龄41-60岁居多;复诊患者比例为80.0%-82.7%。门诊量逐年增长,且5月和10月为季节高峰。[结论]该肿瘤医院应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更好地为门诊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74.
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对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A组(手术组)68例确诊后1周进行手术治疗。术后1周行腰背肌功能锻炼,B组(非手术组)50例采用臣硬板床休息,骨盆牵引,理疗,β-七叶皂甙钠静滴,疼痛缓解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平均随访2.1年,结果:手术组治愈率为94.1%,非手术组治愈率为90.0%,再组比较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并非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都需要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重组疱疹病毒Ⅱ型糖蛋白D的快速纯化方法。方法:将已构建PWR450-gD2融合蛋白应用单一的APTG-琼脂糖亲合层析技术进行纯化,结果:纯化后的D2融合蛋白,回收率达40%,纯度为98%,结论:纯化的gD2蛋白将为临床检测HSV-Ⅱ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脏器转移数目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非小细胞肺癌238例,转移出现时间、部位、数目对生存期影响。[结果]生存分析显示,患病期间脏器转移总数目,初诊时脏器转移的数目,首发转移时转移脏器数目对生存影响显著(P分别为0.0095,0.0001和0.0001)。COX分析提示初诊和首发脏器转移数目是独立预后因素(P分别为0.001,0.02)。[结论]脏器转移的数目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GP(吉西他滨/顺铂)和NP(长春瑞滨/顺铂)方案治疗对蒽环类及紫杉类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MB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GP和NP方案治疗对蒽环类及紫杉类均耐药MBC58例,比较患者的总有效率(ORR)、总生存时间(OS)、肿瘤进展时间(TTP)及1年生存率。结果GP组ORR为33.3%(10/30),CR6.7%(2/30),PR26.7%(8/30);NP组ORR为32.1%(9/28),CR7.1%(2/28),PR25.0%(7/28)。两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GP组中位OS为19.9(95%CI11.8~28.0)个月,中位TTP为9.2(95%CI7.0~11.4)个月,1年生存率为69.0%;NP组中位OS为19.1(95%CI14.4~23.8)个月,中位TTP为(95%CI2.5~6.7)4.6个月,1年生存率为67.9%,两组中位OS(P=0.888)和1年生存率(P=0.9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P方案中位TTP优于NP方案(P=0.024)。两组均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NP与GP方案对蒽环类及紫杉类均耐药MBC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同为有效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78.
[目的]调查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现状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家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和乳腺癌生活质量专用量表(EuroQLQ-BR53)对205例确诊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国内常模比较,亲密度提高(t=10.108,P<0.01),适应性没有下降(t=0.838,P>0.05);亲密度各型之间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缠结型家庭整体生活质量好于亲密型和自由型(F=3.638,P<0.05),系统疗法副作用轻于其他三型(F=4.634,P<0.01);适应性各型之间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无规律型家庭整体生活质量好于其他三型(F=3.728,P<0.05),系统疗法副作用轻于其他三型(F=4.531,P<0.01)。[结论]临床中应加强对乳腺癌患者家庭干预,有意识引导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提高,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在检测NSCLC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扫描的NSCLC患者362例,按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骨盆、肩胛骨和锁骨、长骨、胸骨、肋骨及颅骨将机体骨骼分为10个区域,比较同机CT、PET及PET—CT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共有82例患者的331个区域被确诊为骨转移。PET—CT诊断NSCLC患者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3.9%,98.9%和97.8%,高于同机CT和PET的74.4%,90.7%,87.0%和84.1%,93.2%,91.2%(P均〈0.05)。PET—CT诊断病灶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8%、98.6%和98.7%,显著高于同机CT的79.5%、87.9%、84.5%和PET的94.3%、89.2%、91.2%,P均〈0.05。结论18F-FDGPET—CT在诊断NSCLC骨转移中优于同机CT和18F—FDGPET,对NSCLC的临床分期及治疗计划确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0.
74例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方法74例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T分期中T18例(10.8%),T219例(25.7%),T323例(31.1%),T424例(32.4%)。纵隔淋巴结阳性8例(10.8%)。远处转移2例(2.7%)。62例(83.8%)接受手术治疗,27例手术完全切除,R1或R2切除35例。单纯手术24例,单纯放疗12例,综合治疗38例。结果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共43例(58.1%),局部复发20例,远处转移17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6例。除2例外,所有远处转移患者均有肺转移。第一次复发或转移的中位时间为32月,第二次、第三次复发或转移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月和6月。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5月,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7%和35.9%。结论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治疗效果较好。病变长度、T分期以及包含手术的治疗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患者治疗后出现多次复发或转移,积极治疗仍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远处转移中肺转移最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