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71.
Huang X  Lü B  Meng LN 《中华内科杂志》2008,47(3):217-220
目的 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评价射频消融(RFA)治疗早期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OVID等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将Jadad评分≥3分的高质量论文纳入研究,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采用STATA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首先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然后进行敏感性分析,并以漏斗图和Egger回归方程评定有无发表偏倚.结果 共6篇RCT文献纳入本研究,共包含862例早期肝癌患者.研究表明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RFA治疗可明显增加早期肝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并减少了肝内局部复发率,OR值分别为2.06(95%CI为1.54~2.77,P=0.000)和0.40(95%CI为0.28~0.57,P=0.000);而在肝内转移、远处转移、严重副作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漏斗图基本呈现下宽上窄左右对称的图形,Egger线性回归显示3年生存率、肝内局部复发率、肝内转移、远处转移、严重副作用等方面的P值分别为0.670、0.160、0.884、0.087、0.317,提示无发表偏倚.结论 早期肝癌经RFA治疗可获得优于其他疗法的局部疗效和3年生存率.RFA具有微创、简便和经济的优点,有可能作为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2.

Aim:

β, β-Dimethylacrylshikonin (DMAS) is an anticancer compound extracted from the roots of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MAS on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in vitro and explored the mechanisms of its anti-cancer action.

Methods: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A549 cells were tested. Cell viability was assessed using an MTT assay, and cell apoptosis was evaluated with flow cytometry and DAPI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related proteins was detected using Western blotting.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was measured using a JC-1 kit, and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cytochrome c was analyzed using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Results:

Treatment of A549 cells with DMAS suppressed the cell viability in dose-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s (the IC50 value was 14.22 and 10.61 μmol/L, respectively, at 24 and 48 h). DMAS (7.5, 10, and 15 μmol/L) dose-dependently induced apoptosis, down-regulated cIAP-2 and XIAP expression, and up-regulated Bax and Bak expression in the cells. Furthermore, DMAS resulted in loss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nd release of cytochrome c in the cells, and activated caspase-9, caspase-8, and caspase-3, and subsequently cleaved PARP, which was abolished by pretreatment with Z-VAD-FMK, a pan-caspase inhibitor. DMAS induced sustained p38 phosphorylation in the cells, while pretreatment with SB203580, a specific p38 inhibitor, blocked DMAS-induced p38 activation and apoptosis.

Conclusion:

DMAS inhibits the growth of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A549 cells in vitro via activation of p38 signaling pathway.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探讨凋亡白血病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能否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用青蒿琥酯诱导U937细胞凋亡,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DC,将凋亡U937细胞负载DC,并添加TNF-α诱导DC成熟,然后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育,并联合IL-2以诱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C和T细胞免疫表型,采用Dextran-FITC内吞试验检测DC的抗原摄取能力;用ELISA法检测IL-12p70的产生;采用MTT法检测凋亡U937细胞负载及未负载DC诱导的自体T淋巴细胞对不同的靶细胞(U937细胞和NB4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表明:青蒿琥酯1μg/ml作用于U937细胞48小时后,U937细胞的凋亡率达51.52%,DC在未成熟阶段时吞噬Dextran-FITC的能力最强,负载凋亡U937细胞之后并不能促使未成熟DC(iDC)分化为成熟DC(mDC)。凋亡U937细胞负载后的iDC在TNF-α的作用下能够成为mDC。与未负载的mDC相比,凋亡U937细胞负载后的mDC(mDC-^ApoU937)分泌IL-12p70水平明显增高,而且由其所激发和扩增的T细胞以CD8^+的T细胞为主。细胞毒性实验显示:mDC-^ApoU937诱导的T细胞的对U937细胞的杀伤显著超过对NB4细胞的杀伤。结论:mDC-^ApoU937能有效地诱导特异性抗白血病效应。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研究穿山龙总皂苷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和MMP-9、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中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n=10):A组(空白组),B组(哮喘模型组),C组[阳性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组)],D组(低剂量组),E组(中剂量组),F组(高剂量组)。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小鼠制作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在实验第18-55天,空白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醋酸泼尼松混悬液10 mg/kg,药物组分别给予穿山龙总皂苷20 mg/kg、40 mg/kg、80 mg/kg治疗。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MMP-9、TIMP-1蛋白表达。结果穿山龙总皂苷能够改善哮喘小鼠气道壁及上皮结构,减少黏膜下及管壁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哮喘模型组MMP-9表达明显升高(P〈0.05),TIMP-1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MMP-9表达明显降低(P〈0.05),TIMP-1表达明显升高(P〈0.05);MMP-9在各穿山龙总皂苷组表达强于阳性对照组,TIMP-1在各穿山龙总皂苷组表达弱于阳性对照组。结论穿山龙总皂苷能够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结构,并可通过抑制MMP-9、增加TIMP-1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小鼠哮喘气道重塑状态。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黄莪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气虚血瘀、湿热阻滞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气虚血瘀、湿热阻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口服黄莪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每日3次,每次4粒。疗程均为42 d。对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积分(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中医证侯等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终点疾病综合疗效:试验组临床显效占33.78%,有效占51.36%,总有效率为85.14%;对照组临床显效占1.35%,有效占33.78%,总有效率为35.13%,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的优效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终点中医证候积分改善、I-PSS改善及最大尿流率改善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的优效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试验中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黄莪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气虚血瘀、湿热阻滞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酒精性肝病形成中大鼠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TGF-β1基因的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三七干预的影响,探讨瘦素在酒精性肝病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三七抗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建立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同时以高、低剂量的三七及硫普罗宁进行干预,分别在4、8、14周末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学变化情况,RT-PCR检测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TGF-β1基因的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脂肪变及炎症程度的加重,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TGF-β1基因的mRNA逐渐增强,肝组织中瘦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与肝脏脂肪变、炎症程度以及TGF-β1 mRNA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应用三七及硫普罗宁干预14周后,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明显减轻,同时肝组织瘦素及其受体、TGF-β1基因的mRNA表达的明显下降。结论:瘦素及其受体参与大鼠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三七通过抑制肝组织局部Lep-tin、OB-R以及TGF-β1的基因表达水平促进肝组织病理的改善,阻止酒精性肝病的慢性化进程,这可能是其防治酒精性肝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8.
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用现代医疗手段处理十分棘手的症状。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使用经方处理这些症状,却常常能收到十分满意的疗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为了进一步发挥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对经方处理肿瘤常见症状的应用及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熄风止动片治疗小儿抽动障碍肝风内动挟痰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优效性检验的方法。1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试验组应用熄风止动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疗程4周。有效性指标为:主要指标: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抽动积分;次要指标:社会功能受损改善情况、疾病疗效、中医证候单项指标及中医证候疗效;安全性指标包括生命体征,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临床不良事件。结果主要指标:YGTSS抽动积分:试验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2.10±6.38)分和(11.34±6.58)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2.65±6.70)分和(16.82±6.53)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YGTSS抽动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次要指标:疾病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54%、34.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受损改善情况:治疗后试验组无损害、极轻度、轻度、中度、明显的等级分别有20、38、16、3、1例,对照组为1、24、45、7、0例,试验组对社会功能受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34%、64.56%,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单项证候改善情况:运动性抽动、烦躁易怒、多梦、异常舌质、舌苔及脉象的消失率,试验组分别为78.67%、34.72%、62.26%、34.62%、58.97%、39.74%,对照组分别为34.67%、13.11%、21.82%、15.58%、25.97%、19.48,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共发现5例不良事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75%和2.53%。结论熄风止动片治疗4周,能够明显减少YGTSS抽动积分,改善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和中医证候,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0.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一个基本特征,基于证型变化随机对照试验的干预措施具有复杂性,给盲法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双盲实现技术,在证型变化、改变用药情况下的随机对照试验中,通过两级药物编号、分阶段药物编号的方法,实现双盲。该方法既保证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处于盲态,又可实现患者不同证型条件下的用药变化,且不造成药物的浪费,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