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目的:研究中医骨折3期治则对骨痂VEGF及VEG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骨折的分期治疗的合理性。方法:动物实验采用双因素一元析因设计方案。14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无菌状态下手术在家兔双侧桡骨下1/3段处,造成3 mm完全骨质缺损,作为骨折愈合模型。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家兔随机平均分为4组:中药3期治疗组、中药1期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以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3期治疗、1期治疗、阳性药物治疗以及等量蒸馏水。分别于术后3,6,9,14,28,42,56 d每组随机处死5只家兔,取左侧桡骨标本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查骨折端血肿、纤维骨痂和软骨骨痂中VEGF及VEGF mRNA表达。结果:各中药治疗组对于术后骨折端血肿、纤维骨痂和软骨骨痂VEGF和VEGF mRNA表达均有促进作用,大部分时间点3期治疗组在3种骨痂组织中VEGF及VEGF mRNA表达均有高于其他3组的趋势。结论:中药可以促进骨折端各种骨痂组织VEGF及VEGF mRNA的表达。中药对骨折愈合不同阶段各种组织有不同的作用,针对骨折愈合阶段施以不同方剂的3期组较单一方剂的1期组和阳性药组对骨痂VEGF及VEGF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骨折分期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2.
赵勇  李永耀 《中国骨伤》2020,33(4):293-297
正据数据统计,髋部骨折占成人全身骨折的7.01%,65岁以上的髋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3.79%~([1])。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约占髋部骨折的一半,多由老年人的低能量跌倒损伤所致,其骨折粉碎程度往往与骨质疏松情况密切相关~([2-3])。随着交通的现代化发展,高能量损伤所致中青年转子间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益肾解毒方对小鼠溶骨性骨转移瘤细胞核糖核酸酶L(ribonuclease L,RNase L)蛋白及凋亡终末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已经获得国家专利的肺腺癌溶骨性骨转移细胞株,给予裸鼠左心室注射,制备溶骨性骨转移模型,随机分为5组,益肾解毒方高、中、低剂量(24,12,3 g ·kg-1)组,帕米磷酸二钠组及模型组,以MicroSPECT/CT显像及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骨转移发生情况,定时定量给药并于5周后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以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研究RNase L,Caspase-3及益肾解毒方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帕米磷酸二钠组、益肾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骨转移瘤细胞RNase L蛋白,mRNA表达降低(P<0.01),益肾解毒方中、低剂量组及帕米磷酸二钠组骨转移灶中Caspase-3蛋白,mRNA表达升高(P<0.01)。讨论: 肺腺癌骨转移灶中RNase L高表达,而细胞凋亡过程中最主要的终末剪切酶Caspase-3表达降低,其内在机制可能与肺腺癌骨转移细胞的凋亡逃避机制相关,益肾解毒方能够降低RNase L表达,增强Caspase-3表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凋亡逃避,这可能是益肾解毒方抗肿瘤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34.
张世民 《中国骨伤》2023,36(5):399-402
<正>腰椎融合术目前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治疗策略,适用于多种脊柱疾病,包括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骨折脱位、腰椎肿瘤、腰椎感染和需要矫形的腰椎畸形等。腰椎传统开放融合手术常常由于大范围的肌肉剥离导致腰椎后方肌肉萎缩,出现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术后患者腰痛明显。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器械的发展,腰椎融合技术逐渐由开放手术向微创手术方向转变。通过最小组织损伤途径,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丹酚酸A (salvianolic acid A,SAA)对退变终板软骨细胞(cartilaginous endplates cells,CEPCs)的干预作用,及其调控的潜在非编码RNA(micro-RNA,miRNA)作用靶点。方法:从腰椎间盘手术标本中分离CEPCs,用不同浓度SAA(2、5、10μM处理24、48、72 h,利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确定SAA的最适剂量和干预时间。通过阿利新蓝染色和对血小板反应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肽酶-5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5,ADAMTS-5)、基质金属肽酶3(matrix metallopepridase 3,MMP-3)、Ⅱ型胶原a1 (clollagen typeⅡa1,Col2a1)的蛋白表达检测,分析SAA对IL-1β诱导的退变CEPCs的干预作用。进一步结合生信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并应用miRNA模拟物(miR-mimics)与...  相似文献   
36.
Objective: To evaluate Chinese medicine(CM) formula Bazheng Powder(八正散) as an alternative therapeutic option for female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RUTI). Method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trial was performed. Eligible female patients with RUTI were recruited from one hospital and two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By using a blocked randomization scheme,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a CM formula(10 herbs) and antibiotics placebo for 4 weeks, or antibiotics for 1 week followed by 3 weeks of placebo and CM formula placebo. Clinical cure rate and microbiological cure and recurrence after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 total 122 eligibl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with 6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linical cure rate by the intent-to-treatment approach was 90.2% for the CM group and 82.0% for the antibiotics group(P0.05). Bacteria were cleared from 88.5%(54/61) of patients in the CM group and 82.0%(50/61) in the antibiotics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in recovered patients at the 6-month follow-up was 9.1%(5/61) and 14.0(7/61) in the CM and antibiotics groups, respectively(P0.05). Conclusion: CM formula Bazheng Powder is a good alternative option for RUTI treatment.(Registration No. NCT01745328)  相似文献   
37.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张兴平 《中国骨伤》2011,24(11):887-889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以上3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病率约为144/10000,占全身骨折的6.7%~11%,好发于中老年,老年患者中女性居多,常由低能量损伤导致^[1]。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也在逐年增多。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对其选择主要取决于骨折类型、移位程度、患者年龄、对功能要求的程度及医疗条件等因素。  相似文献   
38.
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经临床与MRI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Ⅰ、Ⅱ期的患者91例.其中男32例,女59例;年龄21~60岁,平均(34.83±9.57)岁;单侧17例,双侧74例;激素性48例,酒精性35例,原因不明8例;病程2~12个月.分析其X 线、CT、MRI影像学表现,总结、归纳其变化特点并与髋关节类骨坏死疾病影像表现相鉴别.结果:91例股骨头坏死形态中均可见T1WI像上股骨头负重区线样低信号,T2WI像上为高信号的"双线征",但形态各有特点,线条样为36例(39.56%),椭圆形28例(30.77%),地图形14例(15.38%),楔形13例(14.29%).类骨坏死疾病包括原发性髋骨性关节炎、发育性髋关节炎、股骨头骨骺炎(扁平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强脊性髋关节炎、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股骨头骨髓水肿等,其X线也具有囊变、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变形等与股骨头坏死类似的表现,但MRI的表现则有各自的特点.结论:掌握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表现特点,有利于与髋关节类骨坏死疾病相鉴别,早期明确诊断,制定不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9.
目的发现基于SRS数据的仙灵骨葆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预警信号,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基于仙灵骨葆口服制剂2004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21日的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对自发呈报系统数据以及背景数据中出现频次最多的10种不良反应表现(皮疹、瘙痒、恶心、呕吐、寒战、胃功能紊乱、头晕、发热、过敏反应、气胸)采用报告率比例法(PRR)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进行分析,并应用倾向评分法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结果2种计算方法均出现预警信号的ADR表现是恶心、呕吐、胃功能紊乱和头晕;而头晕在倾向评分控制了混杂因素之后,预警信号消失。结论恶心、呕吐、胃功能紊乱是仙灵骨葆口服制剂的预警信号。该结果是否与仙灵骨葆口服制剂有直接关系,由于SRS数据的局限性,还需结合多方面研究以形成综合性证据,为临床合理使用及降低风险提供更可靠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骶尾间隙注射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7月至2012年10月收治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47例,男39例,女8例;年龄35~89岁,平均61.5岁。其中经历1次手术患者41例,2次手术患者6例。41例行单、双侧开窗或中央椎板开窗减压,间盘切除;6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间盘切除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前均行X线、CT或MRI检查。治疗前停用抗凝药物,俯卧位骶尾间隙进针,遇落空感,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注入脉络宁复合液。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分系统进行疼痛度评定,同时行Oswestry腰痛失能指数和生存质量受干扰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由治疗前的59.24±17.35,降低至19.19±11.19;Oswestry腰痛失能指数由治疗前的(41.35±9.87)%,降低至(23.17±17.56)%;生存质量受干扰程度由治疗前的(6.5±2.2)分,降低至(2.6±1.4)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尾间隙注射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