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32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81.
实施手术分级管理 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术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健康。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管理制度,制订手术分级目录,明确手术医师准入权限,以便在优势学科中分阶段实施手术分级管理,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二氧化氯(ClO2)对坑道空气的消毒效果,为进驻人员健康及储存物资安全提供保障依据。方法分别进行10、5和1 mg/m3不同浓度ClO2坑道房间空气消毒试验、无人坑道房间空气消毒试验、有人坑道房间空气消毒试验和ClO2消毒现场应用;采用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对坑道空气进行ClO2喷雾消毒;用撞击法和沉降法同时检测消毒前后细菌总数及真菌数。结果①不同浓度ClO2坑道房间空气消毒,以10 mg/m3浓度ClO2细菌总数和真菌数消亡率最高。②10 mg/m3ClO2对无人坑道房间空气消毒,撞击法和沉降法检测,细菌总数消亡率平均为93.95%,真菌数消亡率平均为91.62%。③10 mg/m3ClO2对有人坑道房间空气消毒,撞击法和沉降法检测,细菌总数消亡率平均为94.08%,真菌数消亡率平均为92.25%。结论以10 mg/m3ClO2对坑道房间空气消毒,杀菌效果满意,人员进入消毒后现场,无不良反应及刺激性症状。  相似文献   
83.
[目的]应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剂对坑道实施空气消毒,监测空气ClO2浓度,为坑道空气消毒安全、有效及人员进驻提供保障。[方法]用气溶胶喷雾器按ClO210mg/m^2使用量喷雾消毒,用撞击法和沉降法同时监测空气细菌总数及真菌数,并计算其杀菌率。同时用ClO2监测仪监测其浓度,待降为0mg/m^3时,部队进入,观察机体反应。[结果]ClO2消毒后30min,2种方法监测细菌杀菌率分别为93.78%及94.38%,真菌杀菌率分别为92.61%及91.88%。消毒后100min空气ClO2浓度降为0.3mg/m^3,符合国家标准;2h后浓度降为0mg/m^3。消毒后ClO2浓度为0mg/m^3的房间,32人经24h居住,除2人刚进入时有极轻微异味感觉外,其他人员均无刺激症状及异常感觉,随访3d也无不良反应。[结论]ClO2对坑道空气消毒效果好。消毒后2hClO2浓度降为0mg/m^3,部队可安全进驻消毒后房间,对健康无影响。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PTC)组织中唾液酸化的路易斯 X(SialylLewis X ,SLeX)和 p16基因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6例PTC组织中SLeX和 p16基因的表达。  结果 在PTC中 ,SLeX和 p1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9 6%和 5 8 7% ,SLeX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p16基因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 )。 结论 SLeX和 p16基因的表达与PT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检测SLeX和p16基因的表达可作为判断PT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利用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枢椎椎弓根的各种数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提高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置钉的1次成功率。方法:2001.10~2007.9月.对200份寰枢椎CR、DRX线片、MRI及64排CT片,通过图像储存传输系统(简称Pacs)分析,测量寰枢椎椎弓根安全进钉点及安全进钉角度。利用自制的寰枢椎定位导向器,依据所测的安全进钉点及安全进钉角度对48例患者应用192枚寰枢椎椎弓根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果:通过对这200份影像学资料分析测量后认为寰椎椎弓根安全进钉点:左侧(19.93±1.32)mm.右侧(19.16±1.30)mm;寰椎椎弓根向内侧安全进钉角度:左侧(23.72±2.09)°,右侧(23.35±1.91)°;寰椎向头侧安全进钉角度(9.00±1.20)°。枢椎椎弓根安全进钉点:左侧(13.14±0.82)mm,右侧(13.85±0.79)mm;枢椎椎弓根向内侧安全进钉角度:左(24.52±1.26)°,右侧(20.42±1.42)°;枢椎向头侧安全进钉角度(25.00±3.00)°。48例病人平均随访10.6个月,按JOA评分标准,优31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75%。结论:利用对CR、DRX线片、MRI及64排CT片等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枢椎椎弓根各种数据,设计简便、程序简化、个性化强,对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实际操作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94例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194例各类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对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手术时间、术后患者自主能力恢复、伤口疼痛、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操作简便,手术指征宽,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结论: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项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87.
淫羊藿总黄酮速释滴丸的制备工艺及速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梅  尹晓飞 《中国药师》2008,11(5):511-512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速释滴丸的制备工艺并初步探讨其速释机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制备工艺条件,通过热分析研究滴丸的速释机制.结果:滴丸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聚乙二醇4000:淫羊藿总黄酮3:1,80℃充分搅拌混匀使熔化,药料通:啦.2 mm~2.4 mm(内径/外径)管径的滴头以30滴/min恒速滴入10℃的液体石蜡中;热分析结果显示在淫羊藿总黄酮-PEG4000中形成了某种形式的固体分散体,使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度增加而达到速释;溶出度试验显示淫羊藿总黄酮滴丸释放速度优于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总黄酮与聚乙二醇4000物理混合物.结论:上述试验结果可为淫羊藿总黄酮滴丸成型工艺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CT引导下颅内血肿穿刺三维精确定位仪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血肿的微创治疗已在国内大中型医院甚至基层县级医院推广应用多年,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相比其优越性是明显的.而颅内血肿微创治疗的精确定位一直没有一个比较规范的方法.我们总结多年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实验,研制出一种利用废旧心脏介入导丝为主要材料的颅脑穿刺三维精确定位仪.该装置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制作方便,可对颅内血肿(包括脑内出血、硬膜下、硬膜外出血)、脑脓肿、硬膜下积液甚至颅内肿瘤的范围以及血肿穿刺靶点作出精确的定位.本文简要介绍了该装置的原理和结构及使用情况供同行参考,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提高脑出血、脑肿瘤等患者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唾液酸化LewisX(CD15s)抗原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D105,MMP-9.CD15s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对47例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标本病理组织切片进行标记,检测CD105的微血管密度(MVD),并对MVD与MMP-9、CD15s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MP-9、CD15S表达都呈阳性的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高于MMP-9和CD15s单阳性及二者均阴性的胃癌组织。结论:MMP-9高表达有利于癌组织局部浸润,CD15s高表达有利于癌细胞血行转移,MMP-9及CD15s检测对临床诊治胃癌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与其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垂体腺瘤标本和3例正常脑组织中OPN、MMP-9的表达。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17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3例。结果:垂体腺瘤侵袭组OPN、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组(P<0.01);OPN、MMP-9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具有相关性。结论:OPN、MMP-9可以作为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