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32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究肝热缺血再灌注(I/R)期微循环变化及前列腺素E1(PGE1)对肝微循环的保护作用,并探讨门静脉途径给药改善肝微循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Misra法建立肝原位热I/R模型,通过倒置显微镜活体观察模型复制前、后,再灌注前、后以及经门静脉给药后肝中央静脉的管径、血流变化、肝窦开放数,并进行血清生化检测及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①肝热缺血恢复再灌注后肝中央静脉直径较复制模型前明显变窄(P<0.05),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5),肝窦开放数明显变少(P<0.01),肝窦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1);②热I/R期用药后肝中央静脉管径较用药前明显增宽(P<0.05),肝中央静脉血流速度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肝窦开放数、血流速度、扩张程度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③血清生化指标实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④病理检查:实验组肝窦扩张、肝窦开放数好于对照组,肝细胞浊肿变性或坏死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肝脏热I/R期存在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和再灌注损伤;②PGE1能有效地改善肝热I/R期的微循环障碍,保护肝微循环,减轻肝组织再灌注损伤;③活体再灌注期经门静脉途经给药对改善肝微循环效果确切、可行。  相似文献   
22.
粘附分子P选择素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P选择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催化信号放大法 (catalyzedsignalamplification ,CSA)观察了 90例大肠癌和 3 0例远离癌组织的正常大肠粘膜P选择素的表达 ,并对 5 3例大肠癌患者进行了随访。 结果  90例大肠癌中 5 8例阳性 ,阳性染色率为 64 4%。DukesA期、B期和C期的P选择素阳性染色率分别为 2 7 3 %、46 4%和 82 4%。 5 3例随访结果表明 ,P选择素阳性表达者平均生存期为 (2 8 1± 2 0 3 )个月 ,其 5年生存率为 40 0 % ;而阴性者平均生存率为 94 4% (P <0 0 5 )。 结论 P选择素表达状况与大肠癌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以射频消融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心肌病的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射频消融术(RFCA)根治10例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心肌病,其中6例预激伴房颤,4例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对术前及术后6~12个月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心胸比率、心脏的实测与预测面积比值、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心脏形态和功能进行对比研究,并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临床表现显示RFCA术后6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者占40%,部分消失者占50%;心功能完全恢复者占50%。术后12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者占80%,心功能恢复正常者占70%。②心胸比率及心脏实测与预测面积的比值显示,RFCA术后6个月扩大的心脏部分回缩,12个月时扩大的心脏完全恢复正常(P<0.01)。③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结果显示,RFCA术后6个月时心脏各值变化不明显,心脏收缩功能指标(LVEF、CO、CI)变化明显,而舒张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术后12个月心腔测量各数值明显缩小,心脏舒缩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心肌病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功能不全具有可逆性,认识和根治这一类型心脏病的诱因-心律失常,对该类心肌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Modbus及基于TCP/IP的工业以太网在医疗设备通信以及设备控制中的应用,研究通信的实时性和指令响应时间。方法:为了分析设备的运行情况,采用对设备的运行日志进行分析及对数据总线上的通信数据包传送进行监控2种方法来获取指令响应周期的实际数据。结果:高工作负荷的情况下,平均指令响应周期为34ms,最大响应周期为71ms。结论:对于实时响应周期要求小于100ms的医疗设备,使用Modbus和工业以太网络组合,完全可以满足设备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08-01—06经消化道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阳性并经临床随访或手术证实的消化道疾病患者197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7例患者中,源于黏膜的病变83例(包括炎症、肿瘤、溃疡),源于黏膜下的病变24例(包括间质瘤、淋巴瘤、硬皮病),以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改变为主的病变38例(包括食管裂孔疝、腹股沟斜疝、憩室、肠旋转不良、巨结肠),以器官动力、功能改变为主的病变29例(包括食管功能紊乱、肠系膜压迫综合征、小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因管腔外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改变17例(包括食管移位、胃移位、小肠移位),其他病变6例(包括食管纵隔瘘、直肠阴道瘘、食管异物、小肠蛔虫症)。结论: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准备简单,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检查范围全面,诊断结论可靠,是消化道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6.
肺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肺转移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CT模拟定位,拓能WiMRT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肺转移瘤50例,病灶大小为1.0~5.0 cm。采用6 MV直线加速器,单次照射剂量5~12Gy,总剂量30~52 Gy。结果:肿瘤消失21灶(18.3%),缩小70灶(60.9%),总有效率79.1%;病灶〈3 cm者,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病灶≥3 cm者(59.4%,P〈0.05);总剂量≥40 Gy组的病灶消失率为26.4%,明显高于总剂量〈40 Gy组(4.7%,P〈0.01)。结论:体部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治疗肺转移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数字化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述了医院多维改革与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成因,介绍了数字化条件下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方法与途径,创造性地提出经济数据系统化采集、成本核算精确化测评、全员绩效数字化考评、经营决策自动化分析、经济信息人性化服务模式,实行经管、物资、财务“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与药品物资“统供统采统管”运作及财经业务协同运行方式。实践证明:新型经济管理模式融管理理念、管理流程、信息系统于一体。不仅显著提高了经济工作质量和管理效能,而且提升了医院整体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8.
阐述了医院病房楼弱电系统的组成,包括:楼宇设备自控、综合布线、图像监视监控对讲、门禁、护理呼叫、有线电视、广播、控制系统及灾备机房等;并说明了各系统设计的要求及实现功能,强调了其在设计、招标、施工、功能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介绍了CR、DR、DDR影像转换器的结构和原理。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和实施铅档验证仪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临床实践,依据电子直线加速器源托距和源轴距相对固定的原理,合理开发利用铅档验证仪的功能。结果:有效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结论:可通过铅档验证仪来验证三维适形放疗、整体档铅放疗和电子线放疗等,所铸造铅档块的规范程度以及各类泡沫切割块的校对;也可通过铅档验证仪来确定影子盘的中心点和中心十字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