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22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76篇
中国医学   89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The plants of the genus Ehretia Linn. composed of about 50 specie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ropical Asia and Africa. They have been used as folk medicines or traditional tea to treat various ailments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This contribution review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solated from the plants of the genus Ehretia Linn. and relate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se specie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compounds in the genus mainly belong to the classes of phenolic acids, flavonoids, benzoquinones, cyanogenetic glycosides, and fatty acids. The main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e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antisnake venom, and anti-allergic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32.
不同枸杞子中枸杞多糖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霞  许利嘉  肖伟  彭勇  肖培根 《医药导报》2011,30(4):426-428
目的 分析不同枸杞子样品中枸杞多糖的含量. 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 结果 不同种枸杞子中多糖含量顺序是:云南枸杞>宁夏枸杞>柱筒枸杞>枸杞>新疆枸杞>截萼枸杞>北方枸杞>黄果枸杞>黑果枸杞>红枝枸杞. 不同产地枸杞子样品含量顺序是:宁夏>新疆>内蒙古>青海>河北>陕西>山西>甘肃. 栽培枸杞子样品枸杞多糖含量大于野生样品. 结论 枸杞子中的枸杞多糖含量:栽培样品高于野生;宁夏及其周边地区和全国主要栽培基地产的样品高于其他地区. 宁夏枸杞(种)的样品高于其他种.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考察体内外微透析探针回收率的稳定性和重现性,为进一步的体内微透析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考察浓度、流速对探针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微透析探针回收率受流速影响较大,基本不受浓度影响,且体内回收率稳定性良好。结论:微透析技术可用于钩藤碱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反透析法可作为体内研究钩藤碱探针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5.
风轮菜属药用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药用价值前景良好。目前研究发现该属植物中主要含有黄酮和皂苷类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主要具有止血、抗菌、抗炎、降血糖、抗肿瘤、抗辐射等生物活性。主要对近年来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对羌活及其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以确保该药材的质量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PCR测序法,对样品进行核基因ITS2片段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用软件MEGA 4.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构建邻接(NJ)树。利用已建立的ITS2数据库及其网站预测ITS2二级结构。结果 羌活与宽叶羌活ITS2序列长度均为228 bp,二者种内平均K2P(Kimura-2-parameter)遗传距离均远远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羌活与宽叶羌活均表现出了单系性,而同时又与其他混伪品明显分开;比较ITS2二级结构发现,羌活基原植物与其混伪品在4个螺旋区的茎环数目、大小、位置以及螺旋发出时的角度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方便快捷地鉴别羌活及其混伪品,为其种质资源鉴定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重要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和波谱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黄槿枝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β-谷甾醇(2)、香草醛(3)、syriacusin A(4)、hibiscolactone(5)、莨菪亭(6)、臭矢菜素C(7)、反式丁烯二酸(8)、山柰酚(9)、槲皮素(10)、胡萝卜苷(11)、壬二酸(12)、丁二酸(13)、芦丁(14)。结论 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8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8.
三萜皂苷是许多药用植物的药效成分,其生物合成通常可分为前体形成、骨架构建以及后修饰3个部分。后修饰过程是植物调控形成众多种类单体皂苷的重要过程,其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植物细胞色素P450是由少数几个超基因家族编码的,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三萜皂苷次生代谢的后修饰过程。目前,已在少数植物中克隆到了催化个别单体皂苷生物合成的P450基因,其功能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将就此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9.
木香为国内外常用药材,传统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简要对木香的品种进行了考证,发现木香虽然有许多异名,但Saussurea lappa为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着重对木香有效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倍半萜内酯和三萜类为木香的主要有效成分,且木香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对木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木香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Protected areas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power tool to conserve biodiversity. Nonetheless, few protected areas could address three crucial problems simultaneously, namely fund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rural living. Here, we introduced a new protective approach, Natural Fostering, which integrated herbal medicine production with community conservation. The principles of Natural Fostering adopted species–species interaction at community level. Most effectiv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herbal medicine are derived from such interaction. Fritillaria cirrhosa was selected as an economic botany, one of herbal medicines, to carry out Natural Fostering. Community habitats, herbal medicine production, funding and income of local family were investigat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Natural Fostering for biodiversity. We found the density of plant populations and the annual average personal income of rural people increased. F. cirrhosa production could provide sufficient funds for sustainable conservation. Local people gradually changed their life style of wild collection and overgrazing, instead of herbal medicine production. The fostering area set up a good sustainable economic cycle. Natural Fostering can be presented as an effective and pragmatic way to conserve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