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4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 毫秒
91.
①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肝衰竭(乙型)的疗效.②方法 选取肝衰竭(乙型)52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恩替卡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和甲基强的松龙组,比较两组患者胆红素变化、复常率、HBV DNA变化、HBV再激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③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TBIL复常率59.2%(16/27),明显高于甲基强的松龙组28.6%(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周时TBIL分别为(147.5±38.6)、(105.6±29.8)mol/L;明显低于强的松治疗组的(201.6±41.7)、(140.6±41.4)mol/L(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周HBV DNA分别为(4.8±0.8)、(4.1±0.9)logcopies/mL明显低于强的松治疗组的(6.6±0.9)、(6.6±0.8)logcopies/mL(P<0.01);联合治疗组HBV再激活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强的松治疗组的40%(P<0.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与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的8%相似.④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肝衰竭(乙型)疗效肯定,黄疸消退速度快,病毒再激活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2.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个性化行为干预联合处理对患者依从性及孕期体重与血糖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G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数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GDM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个性化行为干预,重点做好患者的心理、营养、运动、血糖及回访等干预,测定干预前后患者孕期体重、血糖指标,调查患者对干预满意率,并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孕期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对干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行为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并且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探讨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生诱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门诊部及住院部收治的7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疾病诱发因素.结果 70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26例(37.1%),EB病毒感染15例(21.4%),情绪不良20例(28.6%),ASO升高5例(7.2%),其他4例...  相似文献   
95.
曾金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78-179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护理干预。方法:1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为2组,对照组504例,口服降压药治疗并按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50例,通过血压监测及观察药物谷峰效应指导药物调整,3月后比较24h动态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3B后24h动态血压监测收缩压负荷值(SBPL)、舒张压负荷值(DBPL)、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和舒张ZK(dD—By)、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舒张压(n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12,t=2.399,t=2.451,t=2.411,t=2.478,t=2.162,P均〈0.05)。结论:慢性肾脏病血压昼夜节律和药物谷峰效应的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6.
温肾化痰祛瘀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温肾化痰祛瘀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把120例PCOS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温肾化痰祛瘀汤和达因-35合氯米芬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雄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睾酮、胰岛素水平及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LH/FSH)明显下降(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睾酮、胰岛素水平及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LH/FSH)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肾化痰祛瘀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其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雄激素和胰岛素水平,减少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LH/FSH)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及龙门县中医院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LCP组26例和DHS组20例,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随访6个月~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下肢缩短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LCP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4例,总优良率为92.3%(24/26),显著高于DHS组85.0%(17/20),P〈0.05。且LCP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下肢缩短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DHS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且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下肢缩短率低,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T-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规范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组加用缬沙坦80mg/d,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检测AT-Ⅱ及TGF-β_1水平,两组在疗程结束24周内分别有15例及13例患者复查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应用缬沙坦治疗后血清AT-Ⅱ较治疗前升高,而血清TGF-β_1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两指标数值均与肝组织纤维化分级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组织TGF-β_1治疗后表达均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且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干扰素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组织学表现,严重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 HP)检测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CIU)的诊疗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抗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血清阳性的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左旋西替利嗪片(5mg/d)治疗:另一组给予左旋西替利嗪片(5mg/d)、奥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1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停药4周后观察,观察内容包括瘙痒、风团数量、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分析CIU与HP之间关系。结果127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中,57(44.9%)例HPIgG阳性,而100名健康者仅6(6%)例阳性,CIU患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χ^2=42.18,P〈0.01)。停药4周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2.9%,单一治疗组有效率为55.2%,联合疗法与单纯抗过敏治疗相比,前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后者(χ^2=10.43,P〈0.01);停药8周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2.9%,单一治疗组有效率为44.8%.联合疗法与单纯抗过敏治疗相比,前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后者(χ^2=15.21,P〈0.01)。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HP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针对清除HP的联合疗法治疗HP阳性CIU患者近期(停药4周)以及远期(停药8周)有效率都优于单独抗过敏治疗的方案。结果提示,幽门螺杆菌与部分荨麻疹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另外,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减少荨麻疹的复发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0.
刘洵祺  袁霞 《陕西肿瘤医学》2012,(10):2191-2194
导致胃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复发转移,近年来发现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胃癌的复发转移有关。本文介绍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蛋白类、酶类及细胞因子类标志物与胃癌复发转移的相关性,为判断胃癌复发转移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