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21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比较半夏白术天麻汤不同提取方法对大鼠血清中单胺类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半仿生-酶法提取液(SBEE)组、水提液(SBE)组、醇提液(WE)组、半仿生提取液(AE)组,4种提取液均过中空纤维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 000。模型组饮用去离子水,不限量;SBEE组、SBE组、WE组、AE组分别ig相应提取液,每天1 mL(2.83 g/mL);正常血压大鼠8只作为对照组。喂养4周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法测定血清中单胺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 4种提取液均可降低高血压大鼠NE和5-H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NE影响顺序是:SBEE > SBE > AE > WE,对5-HT影响顺序是:SBEE > SBE > WE > AE。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4种方法提取均可降低高血压大鼠单胺递质水平,且加入酶解过程的SBEE提取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2.
“通因通用”法属中医反治法范畴,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在历代妇科诊疗中皆应用广泛。郑惠芳教授认为妇科血证的病机关键在于虚、热、瘀,痛证病机关键在于气滞、寒凝、血瘀,血瘀为二者常见和基础病机,故以通因通用法治疗,取桂枝茯苓丸为基础方,随症加减。附郑老以通因通用法治疗痛证、血证的经典医案2则,及后学者发挥验案2则。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探讨脉络膜内皮素-1(ET-1)、内皮素受体A(ETAR)及受体B(ETBR)的表达变化及电针治疗机制。

方法:将54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透镜诱导组(LIM组)和电针+透镜诱导组(LIM+EA组)。NC组正常饲养,不干预; LIM组和LIM+EA组右眼配戴-6.00D透镜片,建立近视模型。造模2、4wk测量各组豚鼠屈光度、眼轴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脉络膜ET-1、ETAR和ETB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造模2、4wk后,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EA组近视屈光度和眼轴均增加(均P<0.001); LIM+EA组与LIM组相比,屈光度和眼轴均减小(均P<0.05)。造模2、4wk后,与NC组相比,LIM组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均降低(P<0.001),脉络膜ET-1、ETAR及ETBR mRNA和蛋白水平均增加(均P<0.05); 而LIM+EA组与LIM组相比,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升高(P<0.01),脉络膜ET-1、ETAR及ETBR 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

结论:在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中,随着屈光度和眼轴的增长脉络膜血流减少,而电针可能通过神经调控改善了脉络膜的血流,影响了血管剪切力,下调ET-1及其受体含量以延缓近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大鼠肝脏visfatin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连续给药6周后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及肝脏visfatin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FBG、FINS、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肝脏表达visfatin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是调节脂肪因子visfatin的表达,降低炎症信号通路,改善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5.
86.
87.
中医理论认为病程日久,无论外感六淫邪气,亦或内生痰瘀湿滞,诸邪久积,皆有郁而化热的倾向。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肺疾病发展到最后的结局,符合中医病久"郁而化热"的病机特点,临床经验亦表明,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从热转化的特性。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热郁日久可化火,火气内炎亦可生热,热与火密不可分。因此在"阴络"载体下,从气络阳气郁久化火、血络痰瘀蕴而生火角度,结合脾脏与肺系疾病的密切联系,从肺、脾两脏阐述肺间质纤维化气血津液失运导致病理产物蓄积而化热化火的病理过程,并在"火伏阴络"病机指导下,结合中医理论,提出在血"去有形之邪,灭无形之火",在气"降气以降火,升阳以潜火"的治则,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8.
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2019 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指南》提出了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的新概念,中医认为CCS可归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通过追溯痰瘀互结的起源与进展,发现CCS与痰瘀互结在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具有隐袭、缠绵、广泛、多变等特点,本质为本虚标实,痰浊、瘀血既是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89.
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常见的电解质平衡紊乱类型之一,常继发于各种肾脏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严重的急性代谢性酸中毒会危及生命。肺、肾二脏在人体呼吸运动、津液代谢等方面相互作用,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医学称之为“肺肾相关”。人体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肺、肾二脏发挥的重要代偿调节作用,这可以用“肺肾相关”理论加以阐释。关于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在常规纠酸治疗的同时联合中医中药补肺益肾,加强肺、肾二脏的功能状态,增强人体自我调节能力,可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0.
基于远程会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临床资料,结合中医温病理论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试行第六版),提出新冠肺炎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进行分型,治疗应重视宣降肺气、适时补气健脾、及早通络活血、注意寒温并用、宜施芳香药物、祛湿勿忘四法、判断伤阳伤阴的治则治法,并提出中药煎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