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药材毛头牛蒡子中脂肪油的成分。方法采用索式、超声、水浴回流提取脂肪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毛头牛蒡子中脂肪酸的成分。结果毛头牛蒡子油中脂肪酸成分主要含有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环氧硬脂酸、花生烯酸、花生酸、山萮酸、正二十四烷酸,亚油酸占到总脂肪酸的78%。结论毛头牛蒡子中含有多种重要脂肪酸成分,亚油酸含量可作为毛头牛蒡子药用质量标准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准确评估乌鲁木齐市梅毒流行情况,充分发挥国家级性病监测点作用,进一步全面落实性病诊断标准,加强病例报告质量监管,确保疫情报告真实可靠。方法将2012年1月1日至6月30日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报的梅毒病例与医疗机构梅毒报告病例记录进行核对,根据国家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与报告要求确定梅毒报告病例准确性。结果核查了2012年1~6月乌鲁木齐市53家医疗机构网报的1 225例梅毒病例,正确报告896例,核查准确率73.14%(一期梅毒17.53%,二期梅毒55.10%,隐性梅毒79.94%,胎传梅毒18.75%),低于国家级性病监测点梅毒报告病例现场核查准确率考核标准。结论乌鲁木齐市少数医疗机构缺乏对性病病例的有效管理,部分医务人员未完全掌握梅毒的诊断和报告标准以及个别医疗机构实验室检测方法不正规等因素造成梅毒病例报告不准确现象。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艾滋病网络直报数据库中,≥50岁年龄段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分布特征。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下载乌鲁木齐市艾滋病网络直报数据库,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995—2012年,累计≥50岁的HIV/AIDS病例数占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数的4.87%(444/9125),其中AIDS占7.14%(147/2058),死亡报告占7.86%(95/1209)。年度新病例报告中,≥50岁组由2004年占1.11%(8/719)上升为2012年占9.68%(121/1250),性传播占61.49%(273/444)。结论应加大对老年人群的关注,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重视艾滋病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84.
目的监测乌鲁木齐市各种疾病的死亡率,预测疾病的流行趋势。方法用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死因统计软件(Access软件)输入个案信息,建立当年死亡病案数据库,以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8年乌鲁木齐市所有参与死因监测的医疗机构共上报死亡病例3374例,其中慢性病死亡2826例,占所有死亡病例的83.76%,意外伤害死亡129例,占所有死亡病例的3.82%,感染性疾病与母婴疾病163例,占所有死亡病例的4.83%,死因诊断不明225例,占所有死亡病例的6.67%。慢性病中,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死亡人数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95.54%。结论2008年乌鲁木齐市居民死亡原因以慢性病和意外伤害为主,今后慢性病防制将是继传染病之后的疾病防制重点。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了解乌鲁木齐市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有效地开展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山区2个街道办事处的6个社区,将在调查地居住超过6个月、年龄在12~65岁的常住公众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询问式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1 200人,均为有效问卷;公众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55.58%,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2.92%,3条主要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12.66%,2条主要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16.33%;结核病防治的单项知识知晓率差距较大;影响结核病防治3条主要核心信息知识知晓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职业和医保形式等5个因素对结核病知晓率有一定的影响;经多因素Logistic方程分析,性别、年龄和职业对3条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有影响,其中男性、低年龄组和无业人员的知晓率分别较女性、高年龄组和其他职业低。结论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没有达到国家规划目标,应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掌握乌鲁木齐地区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戈壁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物本地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在戈壁荒漠生境内捕夜行鼠,进行鼠密度、鼠体蚤调查,实验室进行鼠疫四步检验。结果居民区和荒漠区过渡地带布夜行夹200夹次,捕鼠17只。其中三趾跳鼠11只,占61.1%,为主要鼠种,柽柳沙鼠和西伯利亚五趾跳鼠各3只,占17.6%,红尾沙鼠1只,占5.9%,从自毙三趾跳鼠及柽柳沙鼠体外寄生蚤同行客蚤各分离出鼠疫菌1株。结论传播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啮齿动物在该区域均有分布,而三趾跳鼠是参与动物鼠疫流行的主要鼠种。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高危人群与艾滋病有关的高危行为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并探索健康教育和干预模式。方法对劳教所在押的维吾尔族高危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毒行为、性行为、艾滋病知识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此次调查有效问卷223份,有吸毒史的占72.7%,其中静脉注射毒品者占89.5%,共用针具者占79.3%;入所前6个月内有性行为者占91.9%(205/223),首次性行为的年龄最小13岁,多性伴者占73.3%;安全套使用率低,86.6%的人从来不用,每次都用的只占3.1%;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占73.2%,对几种非传播危险行为存在模糊认识;文化程度较低,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危险行为的发生、安全套使用率低与受教育的水平有关。结论提示对在押人员中开展安全性行为知识、毒品危害、AIDS/STD健康教育和正确使用安全套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乌鲁木齐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例数的影响,建立ARIMAX(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X)模型对ILI例数进行短期预测,为乌鲁木齐市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乌鲁木齐市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的ILI例数和同期气象数据,建立ARIMAX模型,预测乌鲁木齐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的ILI病例数,并与实际ILI例数进行比较。结果2015年1月—2017年9月发病数建立了ARIMA(0,1,1)(1,1,0)12模型,AIC=200.09;通过残差序列互相关函数(CCF)得出月平均相对湿度与ILI例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月日照时数与ILI例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将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日照时数作为影响变量,建立ARIMAX模型,其中,纳入滞后0阶月日照时数的ARIMAX模型的AIC最小(AIC=197.63),且模型各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一元时间序列ARIMA模型相比,拟合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降低1.3687%,预测的MAPE降低5.25%,预测精度提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带有气象因素的ARIMAX模型能较好预测短时间内ILI病例数发病趋势,为流感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了解耐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结核分枝杆菌的有关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对19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和254例全敏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提取其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测序并与标准株H37Rv进行比对。结果 19株耐多药结核杆菌和254株全敏结核杆菌均未检测到耐异烟肼基因inhA突变;耐多药组突变率最高的为耐异烟肼katG基因,突变位点为315;耐利福平的突变基因是rpoB,耐药位点为526和531,531位点突变率高于526位点;耐乙胺丁醇的突变基因是embB,耐药位点为206;耐链霉素的突变基因是rpsL和rrs,耐药位点分别为43和1401,rpsL基因的突变率高于rrs基因。结论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的突变基因分别为katG、rpoB、embB、rpsL和rrs,这对今后乌鲁木齐市耐多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剪毛是细毛羊标准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剪毛技术直接影响套毛的质量及价格。相比传统的手工剪毛方式,机械化剪毛方式具有速度快、产量高,质量好等优势,推行机械化剪毛可以提高羊毛的数量、品质、质量,进而提高牧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如何高质量、快进度地完成剪毛工作,对收获数量多、质量好的羊毛产品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参照国内外机械剪毛的各项实际操作,就机械剪毛技术水平现状、技术优势与效率、规范化操作要点与步骤等进行了梳理,就如何运用机械剪毛方式实现高效剪毛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期对细羊毛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