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71.
肖文  薛海龙  贾秀丽  何志义 《中国医药》2014,9(11):1596-1598
目的 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97例SAP患者为SAP组和选取同期在本院治疗的未发生SAP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探讨分析脑卒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比较2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生存预后情况.结果 SAP组多发部位梗死率为26.8%(26/97),C反应蛋白为(116±70) mg/L,红细胞沉降率为(23±14)mm/1 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发部位梗死率为6.0% (6/100),C反应蛋白为(75 ±41)mg/L,红细胞沉降率为(10 ±5)mm/1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P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5)分比(9±4)分,t=10.90;(17±5)分比(7±4)分,=6.88,均P<0.01].SAP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6±70) mg/L比(75 ±41)mg/L,(23±14)mm/1 h比(10±5)mm/1 h],前清蛋白、清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25(0.11,1.03) g/L比0.36 (0.19,1.00) g/L,(30±5)g/L比(35 ±3)g/L,P<0.05或P<0.01];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影响因素发现:多发部位脑梗死、NIHSS≥15分、APACHEⅡ≥20分为SAP的危险因素,比值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5.737(2.242 ~16.682)、13.588(6.527 ~28.290)、7.329(2.688 ~19.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因素可以使脑卒中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增加4.596 ~13.588倍.结论 SAP对患者的病情、生存预后影响较大,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SAP的发生,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存预后、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72.
目的通过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医院感染知识的继续教育,加强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和能力,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水平。方法加强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强化专职人员知识层次和结构,提高工作人员参与医院感染防控的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结果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晓率上升32.9%,年终医院感染知识考核平均成绩提高23.5分,总体合格率达96%,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比培训前提高26.7%。结论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的医院感染知识继续教育是一种可行性强、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373.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模型胃肠道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明确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时胃肠道的超微结构变化。以明确其发病机制。方法:建立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其胃肠道各个部位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糖尿病大鼠模型在胃窦与结肠的超微结构变化比较显著,病变主要发生在平滑肌细胞和微血管,未观察到神经末梢有明显的超微结构上的改变。结论: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与其胃肠道超微结构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74.
目的:通过对医院在用监护仪的血氧饱和度(SpO2)参数进行质量控制、对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有效保障监护仪的安全使用.方法:依据监护仪质量检测技术规范(试行),使用Oxitest 7Plus(蓝7型)SpO2模拟仪对监护仪的SpO2参数进行质量控制,并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对在用监护仪SpO2参数的年检,发现监护仪所存在的问题后对其进行维修,保证临床科室的正常工作.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论:对监护仪的SpO2参数进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监护仪的质量和安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必须使用相关的干预措施来确保SpO2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75.
黄芪对急性脑创伤后局部脑皮质血流速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脑创伤后黄芪对局部脑皮质血流速度(rCBFV)变化的影响,为黄芪在脑创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和黄芪组;采用改进的Feeney's方法建立颅脑创伤模型,正常对照组5只动物,盐水对照组和黄芪组各35只,均分为创伤后1、3、6、8、12、24和48 h等7个时间点,测定创伤脑组织rCBFV.结果:急性脑创伤早期,rCBFV即呈下降趋势,其中伤后1 h时rCBFV有所下降,伤后24 h时rCBFV下降至最低点,伤后48 h血流速度开始回升.黄芪组各时间点rCBFV下降幅度明显减少,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具有明显增加rCBFV的作用,其机制与黄芪的神经血管保护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76.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60 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30 例采用吸氧、抗生素、皮质激素等西医治疗;治疗组30 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三七总皂甙注射液静滴,每日1 次,2 组均连续治疗15 日。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6.7% ,总有效率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6.7% 和76.7% ,χ21= 9.9,P< 0.01 和χ22= 4.3,P< 0.05)。2 组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PAMP)、心排血量(CO)、肺血管阻力(PVR)、总外周阻力(TPR)、动脉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和血氧饱和度(SaO2)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 均< 0.01)。治疗后治疗组PAMP、PVR、TPR、PaO2、SaO2 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均< 0.01)。结论:三七总皂甙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治疗肺心病心衰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77.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注射液联用西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60 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生素、氨茶碱、利尿剂和地塞米松等治疗;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加用三七总皂甙注射液600 m g 加入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 次,2 组均连续用药15 日后评定疗效、心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67% )、总有效率(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67% 和767% , P< 001 和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动脉平均压( P A M P)、肺血管阻力( P V R)、总外周血管阻力( T P R)、 Pa O2 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Sa O2)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 或 P< 001)。结论:三七总皂甙注射液与西药合用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比单用西药治疗更加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37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8例乳腺脓肿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抗生素冲洗)和对照组(脓肿切开引流术),各3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脓肿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总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CRP、IL-6、P物质、IL-8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乳腺脓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抗生素冲洗能降低乳腺脓肿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79.
目的 分析探讨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联合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治疗骶尾部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给予2017年10月至202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收治的15例骶尾部Ⅳ期压疮患者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创面于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行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联合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术中切取皮瓣面积为6.0 cm×7.0 cm~10.0 cm×19.0 cm,术中出血量为60~800 ml;术后,除1例患者因低蛋白血症致皮瓣边缘持续渗液、感染出现部分坏死、1例患者因皮瓣过长致远端血运不佳出现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营养治疗后创面乙级愈合外,其余1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甲级愈合,愈合时间为8~19 d;术后随访3~36个月,所有患者愈后皮肤颜色、弹性、感觉等均恢复良好,压疮无复发,供区创面愈后皮肤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 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联合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治疗骶尾部Ⅳ期压疮,能有效控制术后创面感染,皮瓣成活率较高,有利于压疮创面愈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80.
目的 分析胰管支架在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对2019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ERCP治疗,观察组术中留置胰管支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炎症指标、血淀粉酶值、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胰腺炎(PEP)、术后腹痛、住院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7 d,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降低,术后3和24 h血淀粉酶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重症PEP和腹痛发生率降低,腹痛评分降低,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中留置胰管支架,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术后腹痛、高淀粉酶血症、PEP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