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研究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胶囊体外溶出度的测定。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并分别将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和波棱甲素物理混合物制成胶囊,以pH 7.5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采用桨法测定体外溶出度,比较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胶囊和波棱甲素物理混合物胶囊的溶出速率和溶出量。结果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的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胶囊的体外累积溶出度明显高于波棱甲素物理混合物胶囊(P<0.01)。结论高压均质法制备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的工艺简单易行,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能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本实验制备了herpetrione纳米混悬剂(PEDX-NS),并进行了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herpetrione纳米混悬剂,考察纳米混悬剂的形态及粒径分布。以herpetrione(PEDX)为指标成分,采用HPLC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用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制得的纳米混悬剂呈不规则球形,平均粒径为(238.6±1.9) nm,多分散度指数为(0.183±0.017)。herpetrione在大鼠体内动力学行为符合二室模型。herpetrione纳米混悬剂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25.19 μg·h·mL-1,达峰浓度(ρmax)为11.64 μg·mL-1,与参比药herpetrione普通混悬剂(PEDX-S)相比,分别提高了2.47倍和2.63倍(P<0.01)。结论 高压均质法制备herpetrione纳米混悬剂工艺简单可行,herpetrione纳米混悬剂能显著提高药物体内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蒂达”各品种不同基原植物药用合理性及其资源利用价值作出评价.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共有特征峰、结合SPSS聚类分析方法,评价“蒂达”不同品种基原植物的成分组成相似性.结果:“蒂达”不同品种涉及的来源有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扁蕾属及肋柱花属共15种1变种33个样品,指纹图谱全谱相似度较差;以10个共有峰成分的相对面积聚类,其基原植物可分别聚为4个组;上述4个属的属间成分组成差异较大;其中獐牙菜属不同种间成分组成变化较大,而其他各属种间成分组成相似度较高.结论:上述龙胆科4属植物均含有具有保肝利胆生物活性的环烯醚萜类、(山)酮类及三萜类成分,藏医学将其归为“蒂达”一类药材使用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鉴于“蒂达”类药材不同基原各品种间在成分组成上差异较大,分别制定各品种的HPLC指纹图谱,是鉴别和控制各品种质量的有效手段,可有效控制各基原品种质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调查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今后的疫情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9月发生在驻郫县某学校的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现场调查与采样检测。[结果]该校2009年9月6日~24日累计发现流感样病例102例,罹患率为2.12%。102例中,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的3例,甲型非H1N1流感3例,医学观察的轻症病例96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这是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同时存在季节性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该研究制备了黄芩苷纳米晶体(baicalin nanocrystal,BC-NC),并进行了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探头超声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黄芩苷纳米混悬剂,然后通过流化干燥工艺将其脱水干燥成固体微丸,考察纳米晶体的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以黄芩苷为指标成分,采用HPLC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用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芩苷纳米晶体在扫描电镜下呈不规则颗粒状,平均粒径(248±6) nm,多分散指数(PI)为(0.181±0.065),Zeta电位为(-32.3±1.8)mV.BC-NC达峰浓度(Cmax)为(16.51±1.73) mg·L-1,0~24h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增加为(206.96±21.23) mg·L-1·h,与黄芩苷原料药及物理混合物相比均有显湿著性提高(P<0.0l).结论:通过高压均质及流化干燥工艺制得的黄芩苷纳米晶体能显著提高药物体内生物利用度,有望进一步制成口服固体制剂.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cellular uterine leiomyoma,CUL)的临床特性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2~2012年郫县西南兵工成都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学诊断为CUL患者共计30例,对全部病例的临床表现、超声影像、病理特征以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CUL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月经改变为主,影像学特征以低回声多见,病理特征为镜下见瘤细胞丰富,细胞大小、形态多一致,核分裂少见,核分裂相0~4个/10个高倍视野(high power field,HPF)。结论 CUL属于良性子宫肿瘤,但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57.
杨博文  王晓晓  李曦  林廷文  刘永强  马越  吕光华 《中草药》2016,47(21):3896-3900
目的比较中国当归Angelica sinensis、日本当归A.acutiloba、韩国当归A.gigas、欧当归Levisticum officinale和圆当归A.archangelica药材中多糖的量,评价这5种当归类药材的质量。方法从不同国家收集了46份当归类药材样品,采用优化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多糖量;比较不同当归药材之间多糖量的差异。结果这5种药材中多糖的量差异很大,其平均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圆当归(162.5 mg/g)、欧当归(142.3 mg/g)、日本当归(126.8 mg/g)、韩国当归(81.38 mg/g)、中国当归(80.75 mg/g)。从日本、中国和韩国收集的日本当归中多糖量也不同,分别为131.37、184.29、94.98 mg/g。结论建立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可准确测定当归类药材中多糖的量;这5种药材中多糖的量不同,其功效也不同,不宜混用。  相似文献   
58.
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质量在肛瘘治疗中占重要地位,而术后的正确用药是保证创面愈合的关键。中医药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方面方法良多,文章对中医外治法在肛瘘术后切口愈合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磁共振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的MRI特点。结果2例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及透明隔区域,邻近透明隔近室间孔(Monro孔),分别向一侧或两侧侧脑室内生长。2例病变在T1WI和T2WI序列上呈混杂信号伴多发小囊变区,并夹杂少许小斑点状长T1短T2信号(钙化);其中1例病变周边可见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中青年患者Monro孔区域富血供占位性病变伴多发小囊变、钙化、周边流空影,应高度怀疑中枢神经细胞瘤。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quality by design, QbD)建立制川乌的超高效液相色谱(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分析方法。方法 以制川乌中6个主要成分的定量分析为目标,选取柱温、醋酸铵溶液浓度、流速、pH值、初始乙腈浓度为考察因素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关键方法参数进行Box-Behnken实验,建立设计空间并选择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估计法考察设计空间的可靠性,最后选择准确性轮廓方法(accuracy profile,AP)进行方法学验证。以分离度为目标所建最佳模型为二次项式模型,以分析时间为目标所建最佳模型为线性模型。基于以上两个模型建立分析方法的设计空间,并采用置信区间估计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从设计空间内选择的30 mmol·L-1的醋酸铵浓度(pH=10)和体积分数28%的初始乙腈比例,在10 min内可完成制川乌中6生物碱的完全分离,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中间精密度、重复性、真实性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结论 优化后的方法可以用于制川乌的UHPLC分析,QbD理念为开发并优化制川乌中6个生物碱的UHPLC分析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