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5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6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98篇
内科学   15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373篇
预防医学   15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02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9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强迫游泳应激大鼠行为和血清皮质酮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探讨强迫游泳不同应激阶段和应激强度对大鼠行为和内分泌的影响,并分析这些改变的精神病理学意义。方法建立强迫游泳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次应激组、2周应激组和4周应激组。采用旷场试验评定应激后大鼠的行为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皮质酮水平。结果随着应激次数增加,大鼠的主动性运动逐渐减少,而被动性运动逐步增加。单次应激组的直立和修饰[(7.50±2.04)次,(8.33±1.88)次]明显高于对照组[(1.84±0.35)次,(5.05±0.88)次]、2周应激组[(2.54±0.66)次,(4.21±0.37)次]和4周应激组[(2.83±0.75)次,(3.61±0.46)次]。2周应激组和4周应激组血清皮质酮水平[(1001.35±202.91)ng.ml-1,(728.67±250.87)ng.ml-1]明显高于对照组[(626.52±349.89)ng.ml-1]和单次应激组[(359.09±164.32)ng.ml-1]。血清皮质酮水平与应激强度呈正相关(r=0.488,P<0.05)。应激适应组修饰、直立的次数[(6.11±5.04)次,(5.67±4.92)次]明显高于非适应组[(3.64±1.96)次,(1.64±1.06)次]而其皮质酮水平[(580.43±383.52)ng.ml-1]明显低于非适应组[(812.32±157.80)ng.ml-1]。结论(1)单次应激组大鼠表现焦虑样行为增多,慢性应激可导致大鼠行为的明显抑制;(2)在强迫游泳实验中存在主动性与被动性行为个体差异,具有不同的精神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92.
邓赞章  李行勇  朱红军 《中国热带医学》2006,6(8):1527-1528,1525
目的了解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标本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状况及耐药特征,以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VITEK—AMS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NCCLS推荐的标准纸片扩散法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在临床分离出的43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克雷伯菌属居首位162株(37.7%),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84株(19.5%)和大肠埃希菌60株(14%);细菌ESBLs测定结果阳性菌株171株,阳性率39.8%,其中以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3.7%和35.6%;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良好,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结论汕头市中心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部分呈耐多药菌株,加强呼吸道细菌耐药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3.
小剂量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抗焦虑—抑郁药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给予黛力新片1片/d,早晨口服,匹维溴胺片50mg,3次/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片10 mg,3次/d,谷维素片20mg,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8周的总有效率91.4%,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AO三叶形钢板及May解剖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35例采用AO三叶形钢板及33例May解剖型钢板治疗的Pilon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9例一期内固定;9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2~3周后改用AO三叶形钢板或May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所有病例均不采用任何外固定,术后第1天即开始功能锻炼。结果随访4~22个月,平均7.1个月,按Mazur等制定的评分系统,临床疗效优40例,良19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86.8%。皮肤坏死4例,伤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结论AO三叶形钢板及May解剖型钢板是治疗Pilon骨折较理想的固定材料,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条件,灵活选择手术时机及固定钢板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测17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hild A级61例,B级53例,C级59例)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p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sv)、脾静脉血流量(Qsv),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肝硬化患者DPv、Dsv增宽,VPvVsv减慢,Qsv增加,肝功能损害越严重,变化越明显;QPv在Child A级、B级患者增加,Child C级患者减少。结论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不同,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不同;彩超测量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9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炎)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妊娠期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育龄非妊娠病毒性肝炎比较,比较她们的病因、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变及发病的临床特点。结果妊娠期肝炎以乙型为主,随妊娠周数增加,肝炎发病率增加,妊娠期肝炎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白蛋白(ALB)显著降低,并发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均高于非妊娠肝炎组,妊娠期肝炎组重型肝炎发生率高于非妊娠肝炎组(P〈0.05)。结论妊娠期肝炎临床特点与非妊娠病毒性肝炎有所不同.患者的处理需视不同的病程、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肺炎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C反应蛋白及血糖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31例非SIRS肺炎、63例肺炎伴SIRS S1期、44例肺炎伴SIRS S2期,以及37例肺炎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住院患者,对比研究血糖及CRP的改变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另设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⑴非SIRS肺炎组血糖处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⑵SIRS S1组、SIRS S2组及MODS组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⑶各肺炎组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ODS组高于SIRS组,SIRS组高于非SIRS组,SIRS组中的S2组高于S1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⑷经治疗1周后,CRP及血糖在MODS组分别下降了3.7%和11.2%,SIRS S2组下降14.6%和17.3%,SIRS S1组下降33.5%和21.1%,各组间的下降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症肺炎时,CRP及血糖随着病情加重平行升高。CRP及血糖两项指标的联合应用对于预测肺炎是否并发SIRS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五一”节假日及前后急诊流行病学特征,指导假期的急诊医疗服务工作。方法对2001-2005年“五一”假期及其前后各1周的急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近5年“五一”节假日期间内、外、儿科急诊人次较节前、节后1周有显著增加,其中儿科急诊人次增加最明显,但急诊人次最多是内科。需抢救的危重病患者也比节前、节后1周显著增加。蛄论针对假日高危人群,做好卫生宣教预防工作;要加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为假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CuZnSOD的代谢变化与胃癌、胃溃疡病发生及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5 2例胃癌、10例胃溃疡病患者胃标本 ,检测胃壁组织中CuZnSOD的活性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uZnSOD在胃壁组织中的分布 ,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的方法进行灰度检测。结果 胃癌各组病灶组织中CuZnSOD活性范围为 :(17 73± 1 74~ 62 85± 8 47)NU/mgPr ;胃溃疡组为 (71 73±6 0 1)NU/mgPr。胃癌各组远侧端组织中CuZnSOD活性范围为 :(2 5 10± 3 5 8~ 10 1 5 0± 11 0 6)NU/mgPr ;胃溃疡组为 (13 9 67± 8 80 )NU/mgPr;胃癌各组癌细胞CuZnSOD灰度范围为 :83 83± 7 2 8~ 14 5 2 5± 8 84;癌组织CuZnSOD灰度范围为 :12 4 67± 6 3 0~ 14 6 13± 8 5 1;CuZnSOD在胃溃疡壁病灶组织中呈阴性表达 ,其组织灰度为 :14 4 60± 7 3 2。结论 胃癌胃壁组织中的CuZnSOD代谢变化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 ,并表现在广泛区域的胃壁组织中 ,其抗氧化能力已显著降低。而胃溃疡病仅局部溃疡病灶区域内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部分凝血因子活性水平,探讨其在AC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10 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8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急性期凝血因子Ⅴ、Ⅶ、Ⅷ、Ⅸ、Ⅹ、Ⅺ活性(FⅤ:C、FⅦ:C、FⅧ:C、FⅨ:C、FⅩ:C、FⅪ:C) ,并与6 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和6 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这些因子活性水平与AMI和UAP急性期的关系。结果 AMI和UAP患者急性期FⅤ:C、FⅦ:C、FⅧ:C、FⅨ:C、FⅩ:C、FⅪ:C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P <0 .0 5 ;SAP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 ACS患者急性期FⅤ:C、FⅦ:C、FⅧ:C、FⅨ:C、FⅩ:C、FⅪ:C水平明显升高,存在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