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23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67篇
  2篇
中国医学   360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
目的:分析三明市医联体内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的结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结构分解法(SDA)分解医疗费用,运用描述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卫生资源供给结构对医疗费用增长的结构差异.结果:卫生资源供给结构呈现以梅列区、三元区和永安市为中心聚集态势,医疗费用分布和资源配置结构匹配.2016年医联体建设后基层服务利用显著增加,占三明市诊疗的54.51%,双向转诊成效显著.医疗费用膨胀效应始终是住院费用增长的首要驱动因素(66.72%),但患者在不同层级医院就诊的流动效应有显著提升(30.83%),卫生资源供给结构影响费用增长的结构,其中,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对医疗费用膨胀效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β=0.661,P<0.000).结论:医联体建设对三明市医疗费用增长结构显现出初步引导作用,能够实现患者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流动,卫生资源供给结构与费用增长结构紧密相关.建议从供给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加大对偏远县区卫生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进一步推动医疗联合体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引导医疗费用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七元及八元瓜环(Q[7]及Q[8])与盐酸地尔硫卓(DIL)的包合作用及包合物的体外释药性能。方法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1H NMR等技术研究Q[7]|DIL及Q[8]|DIL体系的包合作用,测定包合比、包合稳定常数及包合物的体外药物累积释放度。结果Q[7]|DIL及Q[8]|DIL体系的包合比均为1∶1,包合平衡常数分别为6.28×103和8.69×103 L/mol。在pH分别为1.2,4.0及6.8的3种介质中,包合物Q[7]|DIL的400 min体外累积释放度分别为44.80%,56.16%及68.05%,包合物Q[8]|DIL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分别为39.28%,52.70%及58.34%,DIL原药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分别为98.51%,97.76%及97.80%。结论Q[7]和Q[8]的包合对DIL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3.
Quadriparesis is a potentially catastrophic complication during operative procedures. It may result from a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sults. A case of quadriparesis following an otherwise unremarkabl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surgery is reported. The quadriparesis resulted from multiple air micro emboli.  相似文献   
14.
膝骨关节炎(KOA)属于进展性骨关节病,其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屈伸行走不利或受限,以及关节失稳、运动控制下降和本体感觉低下等。我国KOA患者众多,且还在逐年增加,引起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对其开展康复的研究与实践至关重要。中医康复着眼于功能,注重辨证康复,是我国康复医学的固有特色及优势。前期的研究基于KOA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表现,本研究经大量文献梳理及多年临床实践,从“筋骨、痹痿、虚实、动静、刚柔”5个角度为切入点,提出KOA功能障碍具有“筋骨同病、痹痿并见、虚实错杂、动静失衡、刚柔失常”5个基本特点。鉴于KOA功能障碍具有早、中、晚三期的阶段性特点,在该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功能障碍在“筋骨、痹痿、虚实、动静、刚柔”之间的表现又各有所侧重。本研究从“筋骨同病、痹痿并见、虚实错杂、动静失衡、刚柔失常”5个方面分别阐释了KOA功能障碍的特点:“筋骨同病”侧重于病位,是KOA所致功能障碍的基本病机特征,贯穿于其发病的始终;“痹痿并见、虚实错杂”偏重病性,是KOA功能障碍的基本特点;“动静失衡”偏重病因,是引起KOA病情反复及加重的重要因素;“刚柔失常”则是兼具病状与病因,是膝关节失去“骨正筋柔”的表现方式,也是KOA功能障碍的重要特征。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KOA的中医康复理论,为其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闽台两地独特的地缘优势使得闽台中药文化交流频繁,在历史的演化、变迁过程中不断交融、发展,形成了闽台两地密切的“药缘”关系。本研究从闽台两地中药材贸易交流、“药签”的传播、人口迁徙带动中药交流与发展、具有药用价值作物的引种栽培,以及中药知识本土化融合发展几个方面,浅析闽台两地深厚的“药缘”历史,探究闽台中药文化渊源及其发展的推动力,为拓展与延伸闽台中药的交流合作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Mandelic acid (MA) is generally used as a biomarker of the exposure of styrene, which is classified as a class of hazardous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and also used as an important chiral intermediate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he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e excretion of phenylglyoxylic acid (PGA) in human and rat, a metabolite of MA, was mainly from S-MA rather than R-MA. The metabolic mechanism, however, is not clear.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metabolic mechanism, the enzyme types involved in the stereoselectivity metabolism of MA were firstly studied, and then human and rat long-chain 2-hydroxy-acid oxidase 2 (HAO2) were recombinantly expressed to study the metabolic profiles of S-MA and its analogu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AO2 might catalyze the stereoselectivity metabolism of S-MA in rats. Human HAO2 (hHAO2) and rat HAO2 (rHAO2) isozymes β1 and β2 were successfully cloned and expressed with high purity and good enzyme activities. The enzyme kinetic profiles of these enzymes were different for S-MA and analogues. The order of catalytic efficiency for hHAO2 and rHAO2, however, was reverse. It might be relevance to the difference in active amino acid residues and loop 4 in human and rat L-2-hydroxy acid oxidase isozyme B crystal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强、家族聚集性、病情进展迅速、证候表现多端、症状隐匿、病后观察期长的特点。福建省受五运六气、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习惯影响,与疫病发生中心区武汉市的大多数以寒湿为主的病机有所不同,福建沿海地区多数有兼杂有"热",因此整体、动态、个性化、全程地把握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特征,根据分期分类、全程覆盖、注重恢复后的健康管理原则,三因制宜制定适合福建省的中医防控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
背景 自新医改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分级诊疗政策,但十余年来,我国离全面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国家出台的分级诊疗相关政策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目的 评估我国推动分级诊疗所发布的政策文件效力和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9月,在北大法宝、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百度搜索引擎和政府部门相关网站等以“分级诊疗”“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基层首诊”为检索词检索2009-2019年国家及各部委颁布的政策文件,经筛选后获得236项有助于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的政策文件。效力分为政策措施、政策目标、政策反馈、政策力度4 个维度,效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就诊人次数指标表示,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三类不同政策工具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2009-2019年的政策数量变化趋势与政策整体效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政策平均效力较平稳波动,政策措施得分在3.00分左右(除外2013年),政策目标得分均≤2.50分(除外2019年),政策反馈的平均得分在2.25分,政策力度平均得分<2.44分。供给、需求、环境型三类政策工具的政策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数量基本高于需求型政策。供给型政策中,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类占比最多(36.67%),资金投入与资源分配类的平均效力值最高(20.00分);需求型政策中,医保类最多(61.70%)且平均效力值最高(15.07分);环境型政策中,目标规划类最多(49.25%)且平均效力值最高(20.25分);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这三类政策工具对政策实施效果影响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271 9、2.013 8和1.937 8(P均<0.10),滞后期在1~3年。结论 我国分级诊疗政策效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政策颁布数量的累计效应;4个评价维度中,政策措施平均得分较高,政策目标的量化度低,政策反馈要求模糊,政策力度缺乏高层级部门的推动;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的数量基本都高于需求型政策,政策效力的得分主要取决于政策措施,特别是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三类政策工具均对我国分级诊疗的开展起到正向作用,且需求型政策无论从滞后期还是政策效果指向来看都最具优势。如何充分发挥需求型政策引导国民理性就医选择的促进作用,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合成还原敏感型透明质酸-甘草次酸(hyaluronic acid-glycyrrhetinic acid,HSG)偶联物,对其自组装行为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以它为胶束载体增溶化疗药紫杉醇(paclitaxel,PTX),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细胞摄取行为与细胞毒性。方法 以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为亲水性骨架材料,通过还原敏感型胱胺连接臂引入疏水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制备HSG偶联物,应用1H-NMR与FT-IR表征验证HSG的结构;从粒径及分布、临界胶束浓度、形态3个方面对偶联物的自组装行为进行表征,考察疏水段GA取代度对HSG胶束粒径、分布及其增溶PTX性能的影响;通过溶血性初步评估HSG偶联物的安全性;采用透析法考察载药胶束PTX/HSG在不同浓度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介质中的释放行为;流式细胞仪检测HA和GA预孵育对细胞摄取HSG胶束的影响;MTT法考察PTX/HSG对HepG2的细胞毒性。结果 成功合成了一系列两亲性还原敏感型HSG偶联物,随GA取代度提高,HSG胶束粒径降低,确定HA∶GA=1∶2为最佳投料比,此时偶联物GA摩尔取代度为(7.83±1.24)%,粒径为(209.7±10.4)nm,临界胶束浓度为50.1μg·mL-1,透射电镜显示HSG胶束皆近似球形结构;HSG溶血性低于Tween 80,与聚氧乙烯蓖麻油相当。不同GA取代度的HSG偶联物对PTX均具有增溶效果,并随取代度增加,HSG胶束载体载药能力增强;HSG包载PTX后在高浓度GSH介质中有还原响应性快速释药能力;HSG与HA、GA预孵育后肿瘤细胞对其摄取量降低;PTX/HSG对HepG2的细胞毒性强于Taxol制剂。结论 所制HSG两亲性偶联物能形成胶束,安全系数高,具有还原触发快速释药与主动靶向的能力,可作为载体材料包载难溶性化疗药并有助于其疗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