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71.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各种荧光纳米材料的应用过程之中,碳量子点的应用是十分普遍的,并且其是一种刚刚兴起不长时间的材料,由于其光学性能十分优秀,并且自身的毒性较低,经过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类型的荧光探针.从当下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因为碳量子点自身具备较多优点已经逐渐受到各个国家研究人员的进一步重视,目前在进行环境状况检验测试、生物发光技术、生物探针技术以及各种光电导器件的设计过程中都被十分普遍的应用.而且目前碳量子点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合成制作的技术已经逐渐的走向成熟,但是当下对碳量子点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荧光性质的具体影响因素方面的探讨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在这之中通过碳量子点自身的具体特点应用在药物分析领域生物分子具体含量的相关研究已经存在一部分,但是通过运用碳量子点自身的荧光性质使其作为荧光探针来对药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的相关文献却相对来说较少.本文主要分析了碳量子点自身所具有的荧光性质,并且对其在实际进行药物分析工作的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为相关行业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72.
摘 要 目的:提取分离骆驼刺茎枝粗多糖,测定其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骆驼刺茎枝粗多糖,硫酸苯酚法测定总糖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咔唑硫酸法测定糖醛酸含量,GC法测定单糖组成及相对摩尔比;通过测定骆驼刺茎枝多糖的还原力,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力,评价骆驼刺茎枝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水提醇沉制备的骆驼刺茎枝粗多糖总糖含量为73.2%,其中糖醛酸占粗多糖总糖含量的27.2%;蛋白质含量为17.6%;骆驼刺茎枝多糖由Rha、Ara、Xyl、Man、Glc、Gal、GlcA和GalA 8种单糖组成,相对摩尔比为1.05∶1.00∶1.25∶0.52∶3.05∶1.31∶0.47∶4.78;骆驼刺茎枝多糖的还原力、对DPPH与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多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初步提取分离了骆驼刺茎枝粗多糖,研究了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骆驼刺的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3.
《陕西中医》2017,(1):135-136
目的:对冠心病的中医和西医学认识及相关药物治疗概况进行综述,为冠心病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概括。结果:对冠心病的现代医学和中医学认识做了总结,并对相关药物做了列举。结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引起的,临床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发病机制采用选择性的药物进行治疗,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4.
《陕西中医》2017,(3):396-397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陕产黄精中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多糖、皂苷、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溶媒体积比为自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以效应面法优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预测各因素的最优范围。结果:优化确定的提取工艺为加13倍量63%乙醇,提取时间为2.0h,3个指标成分含量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小于4%。结论:优选黄精药材的提取工艺参数,合理、稳定、可行,且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参仙生脉口服液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模型大鼠血脂、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先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大鼠糖尿病性冠心病模型,再分别给予参仙生脉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考察对造模后大鼠血脂各指标和NO、SOD、MDA的影响.结果 参仙生脉口服液的大、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低密度脂蛋白(LDL - C)、NO和SOD的含量(P<0.05或P<0.01),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脂蛋白脂酶(LPL)在体内的含量.结论 参仙生脉口服液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模型大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优选沙棘总黄酮自微乳化制剂的处方,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通过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确定自微乳化区域,以粒径和乳化时间为指标,进行处方比例筛选。并测定自微乳化制剂粒径和溶出度。结果:最佳处方为:吐温-80:Transcutol P:油酸乙酯的重量配比为50∶40∶10,其分散后平均粒径为110.2±4.1nm,与沙棘总黄酮混悬液比较,自微乳化制剂溶出度明显提高。结论:沙棘总黄酮SMEDDS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并可以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77.
孙理军  郝蕊  薛昶 《陕西中医》2008,29(12):1671-1672
目的:研究肾虚质大鼠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肾虚质大鼠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表明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肾虚质大鼠脾细胞悬液中的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的降低是肾虚质大鼠免疫功能下降的表现,为肾虚体质与免疫力下降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前列舒通胶囊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作用。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诱导建立CNP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普乐安片(阳性药)组和前列舒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给药4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和前列腺组织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组织p-PI3K/PI3K、p-Akt/Akt、p-NF-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腺体增生,血清和前列腺组织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1),前列腺组织p-PI3K/PI3K、p-Akt/Akt、p-NF-κB/NF-κB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普乐安片组及前列舒通胶囊各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炎症及破坏程度减轻,血清和前列腺组织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前列腺组织p-PI3K/PI3K、p-Akt/Akt、p-NF-κB/NF-κB蛋白表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79.
笔者从名称、基原、品种、学名、产地、采收加工与炮制、品质等方面对历代本草典籍中有关菊花的记载进行考证,并对其近现代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理清古今关系,为含菊花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菊花是我国观赏用、食用、药用植物,其别名较多,但历代多以“菊花”“甘菊”“甘菊花”之名记载于本草中。唐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采集野生品,有黄花和白花2种,其中黄花品种的主流基原为甘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和委陵菊D. potentilloides,白花品种的主流基原则为毛华菊D. vestitum和小红菊D. chanetii。药用菊花栽培始于北宋,由野生的甘菊、委陵菊、毛华菊和小红菊通过长期的种间种内杂交选育,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菊花栽培种D. morifolium。菊花传到国外后,外国学者开始用林奈的植物分类系统对菊花进行命名,1792年马蒂埃尔将菊花命名为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并延续至今,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采用此学名。宋代已出现“南阳菊”“邓州黄”“邓州白”等多个地方品种,至民国,药用栽培菊花逐步形成了“怀菊”“亳菊”“滁菊”“贡菊”和“...  相似文献   
80.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中药制造从机械化、自动化走向智能化。为保证药品的安全和品质,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感知与传输,这无疑是中药智能制造过程中的巨大挑战。因此,作为数据感知源头的传感器技术在中药制备过程中的发展则变得至关重要。对近几年中药生产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进行总结,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传感器从中药材前处理到药品包装的应用效果,阐述了5G技术、人工智能联合传感器技术在中药智能制造中的优势,并对传感器在中药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为制药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信息化和智能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