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目的:观察耳甲电针[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术(taVNS)]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静息态fMRI脑功能活动的即刻调节作用.方法:收集30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及30例健康者(健康组),2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患者组采用taVNS治疗30 min,并于治疗前后行静息态fMRI扫描;健康组仅行一次静息态fMRI扫描...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从患者报告的自觉症状入手,为确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自评量表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对52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访谈,结合文献,积累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并进行量化,对临床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93例患者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等统计分析.结果 确定了疼痛、麻木、拘挛、沉重等10个症状条目,并制定出<中风痉挛性偏瘫自觉症状调查问卷>,该量表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结论 制定的<中风痉挛性偏瘫自觉症状调查问卷>可以作为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一项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3.
非特异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临床实践证实针灸疗法对非特异性腰痛具有积极疗效,但针灸治疗方法多样,尚缺少科学、规范的临床实践指南。临床问题的确定是制定临床实践指南的最关键的一步。《非特异性腰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基于改良德尔菲法成功构建临床问题,本文就该指南临床问题的构建流程、经验进行总结,以供针灸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的研制参考。  相似文献   
74.
针刺麻醉甲状腺手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成绩,有镇痛效果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本文参考近40年文献,根据国内多家医院甲状腺手术经验,经过多中心共800余例历时10年的临床研究,以及相应实验研究结果确定了穴位组合。扶突穴组符合"气至病所"的中医理论,也与同神经节段近端取穴有关,故而镇痛效果明确,有一定优势。而合谷内关穴组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镇痛效果好,操作方便。推荐使用扶突穴电针刺激和合谷内关穴经皮电刺激用于针刺辅助麻醉下的甲状腺手术。  相似文献   
75.
本文具体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和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基于循证理念制定标准的实践,探讨如何基于循证理念制定标准。标准的制定需要由标准制定委员会、标准制定小组和标准执行评价小组共同进行。在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透明性,建立与时俱进的标准制定和服务体系。同时增强标准制定委员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确保多方参与和利益相关方的合理代表。此外,应开展标准跟踪评价,持续监测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以便进行修订和改进。  相似文献   
76.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咳喘穴位处方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清代张璐《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治疗冷哮,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咳喘的现代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借鉴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根据中医针灸学科特点,分析夏季三伏贴敷治疗咳喘病的常用腧穴和穴位处方选穴规律。结果显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位居前10位的常用腧穴是肺俞、定喘、心俞、膈俞、膻中、肾俞、膏肓、大椎、脾俞、天突,多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任督脉和经外奇穴。提示穴位贴敷处方的核心穴位是肺俞、定喘、心俞、膈俞、膻中,配穴可以根据辨证、疾病分期、辨病或对症加减。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比较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扶突等不同穴位辅助药物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效果,探索针麻选择的最佳刺激方法和穴位。方法:21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Ⅰ-Ⅱ级的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扶突组、内关加合谷组、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阳陵泉组、非经非穴组。所有病人术前均静脉注射咪哒唑伦、芬太尼,局麻组切口局部多次给予利多卡因。除经皮电刺激组外,电针刺激上述各穴或穴组或非穴位(2Hz/100Hz,电流强度为病人感觉阈值的两倍,电针刺激20min后开始手术,至手术结束停止)。比较6组麻醉前(T 0)、切皮时(T 1)、游离皮瓣(T 2)、牵开颈前肌(T 3)、处理甲状腺上极(T 4)、处理甲状腺下极(T 5)和切除甲状腺时(T 6)等几个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视觉模拟量尺评分(VAS,疼痛程度)和术中辅助用药的剂量。结果:与非经非穴组比较,扶突组和内关加合谷组T 1、T 4时点,及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T 1、T 5、T 6时点的VAS评分降低(P0.05)。与局麻组比较,扶突组和内关加合谷组T 2、T 3、T 5、T 6时点,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T 3、T 5、T 6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扶突组及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芬太尼使用量,以及扶突组、内关加合谷组及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利多卡因使用量均显著少于局麻组及非经非穴组(P0.05)。扶突组T 2、T 3、T 4、T 6时点,内关加合谷组T 3、T 4时点,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T 3、T 4、T 6时点MAP的水平,以及扶突组T 4、T 5、T 6时点,内关加合谷经皮电刺激组T 5、T 6时点HR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局麻组(P0.05)。结论:电针扶突和内关加合谷及经皮电刺激内关加合谷辅助麻醉药对甲状腺手术病人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可减少局麻药用量,抑制血压和心率的增加,与阳陵泉及非经非穴电针比较,具有相对特异性,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采用心脏磁共振T1 mapping技术,检测正常猪及其在慢性心肌缺血造模后的心肌T1定量值,为心肌缺血诊断提供新的定量参数,探索T1mapping技术分析判断慢性心肌缺血或梗死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选取13只中华小型猪,于冠脉左前降支近中段手术植入蛋白缩窄环,4 w后建成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于造模前后行3.0 T心脏磁共振扫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在短轴位的心尖、乳头肌水平层面行T1 mapping扫描,分别在增强前后测定左心室壁感兴趣区的心肌T1定量值,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比较造模前后、增强前后T1值的差异。结果 12只正常猪完成了造模前磁共振检查,所有层面平扫心肌平均T1值为(1108.9±10.5)ms,其中心尖部心肌平均T1值为(1050.2±16.7)ms,乳头肌层心肌平均T1值为(1139.7±54.4)ms,两个层面平均T1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猪完成了CMR扫描,心尖部心肌平均T1值为(1210.6±94.2)ms,比造模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肌层心肌平均T1值为(1236.0±114.3)ms,与造模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乳头肌层的前壁、前间壁与其造模前后的平均T1 mapping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和0.006)。结论左室前壁、前间壁为前降支供血区,T1 mapping在造模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此技术对诊断心肌慢性缺血或梗死有定量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
背景 中医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重要方法。随着研究的发展,大量中医手法治疗CS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已经发表,但在结局指标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限制了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 目的 评价近十年中医手法治疗CSR的RCT结局指标的应用情况,为手法治疗CSR核心结局指标集的研究提供基础。 方法 计算机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手法治疗CSR的RCT,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至2021年5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偏倚风险,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描述纳入研究结局指标的应用情况。 结果 共纳入66项RCT,按照报告的结局指标的功能属性分为7类:生活质量95次(41.48%)、症状体征64次(27.95%)、理化检查39次(17.03%)、安全性事件12次(5.24%)、经济学评估12次(5.24%)、远期预后5次(2.18%)、中医症状/证候2次(0.87%)。应用频次前5位的结局指标为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及症状体征积分,指标测量范围从治疗后1 d~随访6个月,共涉及17个测量时点,以上结局指标分别以测量时点为治疗后14 d(27.08%)、治疗后14 d(26.67%)、治疗后14 d(29.17%)、治疗后28 d(28.57%)及治疗后14 d(33.33%)为主。27项RCT同时应用4个及以上的结局指标,14项RCT同时应用3个结局指标,20项RCT同时应用2个结局指标,5项RCT究应用1个结局指标。48项RCT报告了总有效率指标。 结论 目前中医手法治疗CSR的RCT结局指标选择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如未区分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更多关注替代指标,轻视终点结局指标;忽视主观结局指标应用时的设盲;结局指标数量及组合选择异质性大;多使用复合结局指标评价结局;结局指标测量时点不统一等。未来研究中应当做好充分的顶层设计与前期研究,积极开展手法治疗CSR核心结局指标集工作。  相似文献   
80.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是指由于年龄、医源性因素、遗传等原因导致的卵巢内存留卵子质量和数量下降,临床以抗苗勒管激素、窦卵泡计数的降低及基础促卵泡激素升高为主要表现。DOR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的高危因素涉及到年龄、遗传、自身免疫以及医源性因素等。目前DOR尚无统一诊断及评价标准,诊断多依赖于临床医生的诊疗经验并结合卵巢功能检测结果进行DOR评估诊断,常见的指标有抗苗勒氏管激素、窦卵泡计数、促卵泡激素、雌二醇等。目前国际尚缺少DOR治疗的统一标准,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一般保健指导,如病因治疗、心理调控、生活方式指导及激素治疗,有生育要求患者必要时可采用辅助生殖技术以及其他辅助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