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通过分析抑郁症患者脑区局部一致性(ReHo)值与外周血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索抑郁症发生的机制。方法:收集25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及25例健康人(健康组)。2组均行静息态fMRI扫描,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以及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的评定。观察2组的全脑ReHo值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与炎症因子相关的脑区。进一步分析炎症因子相关脑区的ReHo值与HAMD-17评分、HAMA-14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双侧壳核/苍白球的ReHo值与hs-CRP(左侧:r=0.86,P<0.005;右侧:r=0.77,P<0.005)、IL-2(左侧:r=0.72,P<0.005;右侧:r=0.71,P<0.005)、TNF-α(左侧:r=0.69,P<0.005;右侧:r=0.64,P<0.005)均呈正相关,双侧尾状核的ReHo值与hs-CRP呈负相关(左侧:r=-0.72,P<0.005;右侧:r=-0.74...  相似文献   
42.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观察经皮颅-耳穴位电刺激(TECAS)治疗抑郁症(MDD)的脑效应,同时为TECAS治疗MDD的“调枢启神”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MDD的临床诊疗特点,提出“调枢启神”理论。TECAS为刺激百会、印堂和耳穴,分别从“调枢”和“启神”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阐释。纳入34例MDD患者及34名健康者,MDD组采用8周TECAS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行rs-fMRI扫描,健康组仅纳入时行rs-fMRI扫描。分析基线期MDD组与健康组ALFF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并以差异脑区为感兴趣区(ROI)分析MDD组治疗前后的全脑功能连接(FC)变化。结果:TECAS治疗MDD有效,影像学结果显示,与健康组比较,MDD组治疗前左侧岛叶ALFF值减低(t=-4.298,P<0.005)。以左侧岛叶为ROI进行全脑FC分析,与健康组比较,治疗前MDD组右侧额中回/眶内额上回、右侧前扣带回FC减弱(P<0.005);与治疗前比较,MDD组治疗后右侧前扣带回/眶内额上回、左侧额上回/辅助运动区的FC增强(P<0.005)。结论:TECAS调制MDD异...  相似文献   
43.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中链小分子RNA,能够参与调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CIRI)病理生理过程,被认为是潜在的脑缺血(cerebral ischemia, CI)诊断生物标志物。miR-124是大脑皮层和小脑中优先表达的miRNA,在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后,miR-124与人体内多个靶点结合,通过调控细胞凋亡、自噬、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神经保护与再生、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多种机制调节缺血性脑损伤的发展走向,具有一定的神经恢复潜力,且在调控细胞凋亡、神经炎症的过程中具备负向调节作用。但目前有关miR-124调控缺血性脑损伤在临床层面的证据相对匮乏,需要在广泛的临床试验中进一步论证其作为缺血性脑损伤诊断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价应用《腰痛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的推荐方案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符合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30例,根据指南中的推荐方案进行治疗,每周3次,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即刻,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8天进行疗效评价,并于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随访。结果 首次治疗后即刻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即较首次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至治疗第28天末降至最低值。治疗后不同时点腰部关节前屈、后伸、左侧屈和右侧屈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至治疗第28天增加至最大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8天末,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总分及各项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随访时,VAS评分、ODI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指南中推荐方案治疗慢性腰痛,能够缓解疼痛,增加腰部关节活动度,减轻腰部功能活动障碍,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5.
疼痛性疾病是针刺治疗的优势病种,但近几年国外关于针刺镇痛临床研究的阴性结果报道,使得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中、外针刺镇痛有效性结论的歧见。本文从1)咖啡因与疼痛的关系,2)腺苷及其受体与咖啡因,3)针刺镇痛与咖啡因等3个方面分析了咖啡因与中、外针刺镇痛效应差异的可能联系。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中等剂量咖啡因可以削弱针刺对小鼠足底切口痛模型的镇痛效应,而咖啡因在多种饮食物中存在,同时也是咖啡的主要成分。在西方,大约有85%以上的成年人有咖啡饮用习惯,因此,笔者旨在围绕咖啡因、腺苷及其受体、针刺镇痛3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咖啡饮用习惯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可能影响,为分析中、外针刺镇痛效应的疗效差异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6.
痤疮好发于青少年。国内近年来多个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39.85%-46.6%的大学生患有痤疮。痤疮的发病除与内分泌、免疫等因素有关外,皮脂分泌过多和毛囊角质化过度也参与发病,痤疮丙酸杆菌等厌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采用D-273内质网荧光分子探针来观察针刺血清调节内质网活性的作用,从而探讨针刺作用的细胞分子水平机理。方法:选用原代培养的9-11天的新生SD大鼠海马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扫描观察加入正常大鼠血清和电针“百会”、“足三里”、“曲池”、“三阴交”2周后的血清对培养的正常和模拟缺血缺氧海马神经元内质网活性的影响。结果:加入正常血清后对照和模型组海马神经元内质网荧光值均下降,而加入针刺血清后下降的荧光强度变化值减小。结论:针刺血清阻抑了神经元内质网活性的下降,显示针刺血清可能有提高海马神经元的内质网活性效应。  相似文献   
48.
林驰  王寅  叶永铭 《环球中医药》2012,5(2):108-111
目的 观察电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非对比性病例系列设计,利用多导睡眠监测评价疗效,利用观察病人认知变化.电针治疗22例OSAHS的连续病例,并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P300检测.同期对11例健康成人进行P300检测,观察P300指标稳定性.结果 22例OSAHS患者电针治疗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下降(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值明显上升(P<0.05),P300潜伏期及反应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11例健康成人6周前后P300潜伏期及反应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电针治疗OSAHS可减少睡眠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提高最低血氧饱和度,缩短P300潜伏期和反应时间,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对特殊职业的OSAHS患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9.
刘家瑛教授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学验颇丰,擅长临床治疗神经内科系统疾病,尤其是对针灸治疗中风病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该文主要总结其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及针灸介入、选穴、手法等经验。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平衡保健丹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将C57B1/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平衡保健丹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平衡保健丹高剂量组(高剂量组)。于接种前3 d开始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平衡保健丹2 g·kg-1与4 g·kg-1。给药第4天时每只小鼠于右腋皮下接种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LLC)。观察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并计算肿瘤抑制发生率。结果高、低剂量组的平衡保健丹对肿瘤体积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低剂量组之间无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在给药期间,高、低剂量组的小鼠体重绝大部分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在后期体重稳步回升与对照组持平。两组肿瘤发生率分别为70%与80%,提示平衡保健丹有显著抑瘤作用。结论平衡保健丹具有明确抑癌作用,高剂量组效果更佳,其抑瘤率和抑制肿瘤体积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