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01.
目的:合成亚胺培南。方法以碳青霉烯双环母核为起始原料,磷酰化后直接与巯基乙胺盐酸盐反应,所得产物经偶联,氢化得亚胺培南。结果亚胺培南工艺总收率62%,纯度98.6%。结论本工艺操作简单,收率高,纯度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2.
红参超微粉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红参超微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样品;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样品粒径进行检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样品TLC图中斑点清晰,可鉴别出与对照品对应的斑点;红参超微粉的中位粒径在20μm以下;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进样量分别在1.04310.430、1.07910.430、1.07910.790、1.13910.790、1.13911.39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7%、100.52%、100.28%,RSD分别为1.44%、1.95%、1.08%(n均为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红参超微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3.
高乌甲素是从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内提取的二萜类生物碱,为非阿片类镇痛药,临床上常使用高乌甲素的氢溴酸盐用于中度以上疼痛的治疗。由于高乌甲素的水溶性差、对光照较敏感,其理化性质决定了传统制剂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新型制剂的研究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高乌甲素的不同新型制剂被不断开发以满足不同的治疗目的,综述了近几年高乌甲素新型制剂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其药物载体制剂、缓控释制剂及速释制剂3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总结,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优化柴银颗粒的水煎煮工艺。方法 以出膏率、连翘苷转移率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结果 优化后的工艺为煎煮3次,每次加水11倍量,煎煮1.5 h。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的煎煮工艺可用于柴银颗粒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 2 0 0 2年 1月~2 0 0 3年 3月 1 35 0人次小儿静脉穿刺情况进行统计。有 390例第 1次穿刺未成功 ,其中心理因素所致 1 5 8例 ,占4 0 5 %。业务技术因素所致 1 2 3例 ,占 31 5 %。患儿及家属因素所致 6 6例 ,占 1 6 9%。环境因素所致 31例 ,占8% ,输液器所致 1 2例 ,占 3 1 %。穿刺成功率为 71 1 %。结果 :分析影响因素 ,采取相关对策后 ,又对 1 2 6 0人次小儿静脉穿刺情况进行统计 ,穿刺成功率为 90 % ,技术操作合格率 1 0 0 % ,患儿陪护对护士综合满意度由原来的82 %上升到 95 %。结论 :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沟通技巧 ,过硬的穿刺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减轻患儿痛苦 ,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预测荆防败毒散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检索荆防败毒散组方中所有药材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校正靶点对应的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处理,利用疾病数据库检索COVID-19相关的靶点,筛选出重合的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Metascape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通过分子对接,计算核心成分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强度。结果 限定筛选条件为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共得到荆防败毒散的159个活性成分和277个靶点,与获得的273个COVID-19相关的靶点取交集,得到55个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376个和136条信号通路,涉及感染性疾病、癌症、细胞进程、免疫系统、信号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荆防败毒散核心成分与SARS-CoV-2 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形式有氢键、疏水作用。结论 荆防败毒散中的活性成分能通过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蛋白,ACE2结合,通过对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发挥对COVID-19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应用声光可调滤光器(AOTF)-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一种用于心通口服液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l)分别建立心通口服液的定性定量分析模型.并以此进行快速分析.结果 建立的心通口服液定性分析模型(XT-C)可正确判断心通口服液;以葛根素为指标成分建立的心通口服液定量分析模型准确性好,葛根索的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是RMSEP=0.1371,决定系数R2=0.984 5,经对外部验正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葛根素预测值与真值的相关系数是R2=0.996 4.预测值的平均回收率为101.9%.方法 精密度RSD为1.98%,稳定性RSD为1.57%.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低耗的新型分析技术.可用于心通口服液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优化当归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方法 以藁本内酯包合率、丁烯基苯酞包合率、包合物收率和综合评分为指标,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配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确定了当归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法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优化的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挥发油配比为8∶1、包合温度50 ℃、包合时间60 min。结论 确定的包合工艺包合率、包合物收率较高,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1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含阿莫西林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试验组给予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记录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GAS、CD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MTL、CD4+、CD4+/CD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血清IL-6、TNF-α、CRP、GAS、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TL、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7%(P<0.05)。结论 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慢性胃炎疗效更为显著,能抑制机体内炎症反应、调控胃肠道激素分泌,提高患者免疫力,多途径共同作用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0.
郝贵周  赵利枝  韩忠丽  姚西玲 《齐鲁药事》2012,31(5):258-259,262
目的优化阿昔莫司控释片处方。方法以PEG4000的用量和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应用星点设计-优化面效应法优化阿昔莫司控释片处方。结果优化处方工艺参数为:包衣材料中PEG4000的用量为28.25%,包衣增重7.40%。结论本实验确定的处方方法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