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阳智慧 《医学综述》2014,(9):1688-1689
目的探讨半髋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半髋置换术组与DHS组,每组各41例,DHS组患者给予DHS治疗,半髋置换术组患者给予半髋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最早负重时间及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半髋置换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最早负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DHS组患者(P<0.05);半髋置换术组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DHS组(P<0.05)。结论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负重时间早等优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蔡民  王强 《中国康复》2014,29(3):197-199
目的:探讨针对膝关节屈肌群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KOA )的临床效果。方法:KOA患者97例,分为屈膝组33例、伸膝组33例和药物组31例。屈膝组、伸膝组均给予肌力训练、针刺、中频等综合康复治疗,屈膝组治疗以屈膝肌群部位为主,伸膝组治疗以伸膝肌群部位为主;药物组给予双氯酚钠缓释片口服及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3组患者西部安大略湖与麦克马斯特骨性关节炎指数(W O M-AC)中3项评分、体征检查及综合评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屈膝组与伸膝组评分均更低于药物组(P<0.01,0.05),屈膝组WOMAC中的疼痛、身体功能评分较伸膝组降低更显著(P<0.05)。屈膝组、伸膝组总有效率均高于药物组(P<0.05),复发率低于药物组(P<0.05),屈膝组与伸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屈肌群在膝关节功能中有重要作用,在治疗时可给予一定程度重视,加强膝关节功能的整体性治疗。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究分析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与其心率、心律失常发生率、B型钠尿肽(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睡眠质量评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76),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当天的心率水平、BNP水平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其心率、BNP水平、心律失常发生率存在密切相关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应针对这一特征,积极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评价睡眠不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平原县中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睡眠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睡眠时间<7 h的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段睡眠时间>7 h患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超声检查。采用统计学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颈总动脉弹性功能参数以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管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期内径、舒张期内径、脉压以及僵硬度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管阻力指数、僵硬度指数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不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通过超声检测可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45.
陈文波 《中国卫生产业》2012,(25):26+28-26,28
目的 研究分析米索前列醇复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将自2009年2月-2011年3月来该院住院治疗的妊娠产妇共7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复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仅单给予患者使用缩宫素治疗.结果 观察与比较2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发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米索前列醇复合缩宫素来预防产后出血,安全可靠,值得医师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46.
Organ dysfunction secondary to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still represents a major problem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Apoptosis has been observed in hepatocytes and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following I/R injury and it has been postulated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ischemia-reperfusion graft dysfunction, involving a complex series of events, as changes of protein tyrosine-kinase phosphorylation. We evaluated hepatic purine metabolites,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 (PTPs), nitrate plus nitrite levels (NOx), caspase-3 (C-3) activity and DNA fragmentation in the time course of twelve pi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Biopsies were taken before explantation (t0), after cold ischemic storage (t1) and 30 min from reperfusion (t2). During the ischemic period we observed a reduction of high energy phosphates and an increase of purine bases; PTP activity was largely increased. At t2 high energy phosphates showed a tendency to increase with respect to t1, with a partial restoration of phosphorylation potential, measured as ATP/ADT ratio. PTP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a concomitant increase of NOx production and C-3 activity; in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ases we observed a sustained DNA fragmentation. We speculate that NOx production could be related to nitrosative stress, which in turn leads to dynamic alteration in PTP balance and cell signalling, regulating the activity of a number of proteins implicated in apoptotic cell death. These findings could be of interest in new potential strategy to prevent and treat I/R injury.  相似文献   
47.
邢建红  尚东平 《现代保健》2012,(25):113-114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68例上皮性卵巢癌中5例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上皮性卵巢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1%,头痛为最常见的症状,部分伴有肢体、语言功能障碍,脑转移后行全脑放疗及静脉化疗,中位生存期18个月。结论:结合临床病史及CT和MR检查可诊断上皮性卵巢癌脑转移,放化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8.
张青 《世界中医药》2013,8(7):746-748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药物,而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化疗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00%VS34.00%,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半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76.00%、44.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半年、1年生存率(36.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其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增加生存时间及提高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健脾润燥通络方加减治疗脾虚络阻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脾虚络阻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健脾润燥通络方加减治疗,共计50例)和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共计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  相似文献   
50.
背景:髁突骨折可以发生在直接及间接外力作用下,其危险性与撞击作用部位有着何种相关关系,目前报道较少。 目的:快速建立正常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下颌骨不同部位受力对髁突力学应变情况。 方法:以颌骨发育正常,无任何口腔疾患的青年志愿者1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医学逆向工程软件Mimics和大型有限元软件MSC.Patran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下颌骨体部、颏部、下颌角部及髁突等部位进行数值撞击试验,对所建模型进行可行性验证。 结果与结论:①快速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重现了下颌骨的几何外形,能够得到下颌骨髁突的直观整体印象。建立的几何模型包括80 044节点和18 441单元。②于下颌骨颏部、一侧下颌体部、下颌角及髁突处分别加载100 N压力时,骨皮质中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髁突区域,髁突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最大。实验结果有助于从力学上对于髁状突骨折类型进行分析及对骨折的程度进行判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