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8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28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38篇
中国医学   137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53.
通过对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综述分析,并指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为我国开展中药安全性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研究二醇二氮烯翁(diazeniumdiolate,NONOate)与β-半乳糖基化的β-Gal-NONOate(β-galacto-syl-diazeniumdiolate)的作用方式及其抗肿瘤效应。方法以大鼠胶质瘤C6/LacZ和C6细胞为体外实验模型,以X-Gal(5-bromo-4-chloro-3-indolyl-beta-D-galactosidase)染色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Griess法比较-βGal-NONOate与NONOate在C6/LacZ和C6细胞中NO的释放量,采用细胞计数和MTT法比较β-Gal-NONOate与NONOate的抗肿瘤效应。结果β-Gal-NONOate在C6/LacZ细胞中的NO释放量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并在相同药物浓度条件下明显高于NONOate;而β-Gal-NONOate在不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C6细胞中未检测到NO释放。β-Gal-NONOate对C6/LacZ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NONOate(P<0.01),但对C6细胞则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ONOate在C6/LacZ和C6细胞中的NO释放量和对这两个细胞系的作用效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β-Gal-NONOate比NONOate更加稳定并具有更高的抗肿瘤活性,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是一个有效的定向胞内释放的NO供体,未来在肿瘤的治疗和研究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莪术油中莪术二酮和牦牛儿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莪术油中莪术二酮和牦牛儿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N柱(150 mm×4.6 mm),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莪术二酮的回收率为100.4%,RSD=1.5%(n=5);牦牛儿酮的回收率为97.8%,RSD=1.6%(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莪术油及其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模式识别方法:双指标等级序列模式识别法,该法兼有无监督聚类的客观性及有监督学习的明确分类特点。方法:根据正态分布,该法数学定义了一种质量等级标准,可在不同质量等级标准下进行模式识别,实现质量定量评价分级。根据优良等级相似样品序列,无须学习标准样品就可以同时对样品无监督聚类及分类,其中的相似样品自身作为分类标志,该法有效消除模式识别中的冗余信息,可以对一类中的样品进行更加精细的亚类模式识别能力。结果:对27种明目地黄丸及知柏地黄丸等浓缩丸样品无水乙醇提取物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明目地黄丸样品及知柏地黄丸样品分别形成各自的精细亚类,得到合理的模式识别结果。结论:双指标等级序列模式识别法具有准确质量定量评价分级能力。  相似文献   
58.
小蓟的不同部位中12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小蓟的不同部位(花、叶、茎、根)中的宏量元素(Ca、Mg、K)和微量元素(Cu、Zn、Mn、Cr、Co、Ni、Fe、Pb、Na)。结果表明,小蓟中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Zn、Fe、Mn、Cu等含量均较高,而样品中还测出有毒元素铅。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诱导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凋亡的作用,以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含药血清分别处理PG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白花蛇舌草对PG细胞在细胞周期各个时相不同DNA含量和细胞凋亡峰的影响。结果经白花蛇舌草含药血清作用的PG细胞在非凋亡细胞二倍体峰(G1)之前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峰,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对PG细胞的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凋亡率分别为6.86%、9.77%、11.69%。结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母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母丁香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母丁香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DB-5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4min,以5℃·min^-1升至200℃,保持10min,再以15℃·min^-1升至270℃,保持50min;分流进样,分流比50:1;进样口温度280℃。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3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0%以上。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