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334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45篇
  3篇
中国医学   254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以颅脑CT图像为研究对象用基于纹理的数字化统计图谱方法进行了病变自动化检出的研究,提出并创建基于纹理的数字化统计图谱——纹理层析图谱。通过比较待诊断颅脑CT图像与纹理层析图谱间的差异,实现颅脑CT图像中多种病变的计算机自动化检出。实验结果表明,在不知道病变种类的前提下,基于纹理层析图谱的病变检出算法可以实现颅脑CT图像所含病变的自动化检出。利用图像的纹理信息变化是实现颅脑CT图像病变检出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热瘀散治疗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组、热瘀散低剂量组、热瘀散高剂量组。采用复合因素(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复制胃肠湿热证模型,再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与500ml/L乙醇复合溶液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型复制后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15d,第16天处死动物,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8和IL-10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评分、病理组织学变化表明模型复制成功,热瘀散明显改善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热瘀散高、低剂量及SASP均可降低血清IL-8水平,提高血清IL-10水平。结论:热瘀散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生成,发挥对UC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自制丹皮酚微球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0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52:48),检测波长274nm,流速1.00ml/min,柱温30℃。结果:丹皮酚在0.3124~7.8100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7.11%,RSD=1.56%(n=3)。结论:所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自制丹皮酚微球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4.
吴振西  王琼  邵拥军 《医学综述》2009,15(19):3024-3025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观察符合诊断标准的66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服用伊贝沙坦150 mg/d治疗,4周时测血压未达到显效标准则剂量增加1倍,即300 mg/d口服,总疗程8周。结果经4周治疗后,有48例(72.7%)用150 mg/d,18例(27.3%)用300 mg/d。其中显效54例(81.8%),有效7例(10.6%),总有效率92.4%。结论伊贝沙坦片对高血压病有良好的疗效,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5.
太子参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太子参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mg/kg制作糖尿病模型,观察太子参多糖不同剂量(1.2,0.6,0.3g/kg)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太子参多糖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一般状况,延缓体重下降,降低空腹血糖,降低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回醇(TC)水平,但不影响胰岛素水平。结论太子参多糖对糖尿病大鼠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6.
正交试验法优选新藤黄酸的醇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可  周娟  周安  周晶  王效山 《安徽医药》2009,13(1):15-16
目的优选藤黄中新藤黄酸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新藤黄酸为考察指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最佳醇提条件为先以甲醇(pH=7)常温浸提,时间为20min,再回流提取5h,共2次。结论醇提的次数对新藤黄酸的提取影响最大,该研究确定的新藤黄酸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7.
秦峰  魏倩  董六一 《安徽医药》2009,13(10):1165-1169
目的观察醒脑静乳剂镇痛、抗炎、解热、抗菌作用及对小鼠神经行为的影响,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观察醒脑静乳剂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醒脑静乳剂的抗炎作用;以细菌内毒素为致热源,观察醒脑静乳剂对家兔的解热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醒脑静乳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观察体外抗菌作用;通过检测小鼠自由活动次数,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时间以及士的宁诱发小鼠惊厥的发生率观察醒脑静乳剂对小鼠神经行为的影响。结果醒脑静乳剂可减少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并可延长小鼠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程度,降低细菌内毒素致热家兔体温的升高,且对球菌和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的醒脑静乳剂(205.5、102.75、51.4mg·kg^-1)能显著增加小鼠的自由活动数,并呈剂量依赖性,而高剂量的醒脑静乳剂(685mg·kg^-1)则使小鼠自由活动数明显减少(P〈0.01);另外,小剂量的醒脑静乳剂(205.5、102.75、51.4mg·k^-1)能拮抗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时间(P〈0.01),而高剂量的醒脑静乳剂(685mg·kg^-1)则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时间(P〈0.01)。在士的宁致惊厥模型上发现小剂量的醒脑静乳剂(205.5、102.75、51.4mg·kg^-1)能明显提高小鼠惊厥的发生率,而高剂量的醒脑静乳剂(685mg·kg^-1)则对士的宁惊厥有拮抗作用,并能显著抑制惊厥的发生(P〈0.05)。结论醒脑静乳剂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解热、抗菌作用。另外,醒脑静乳剂对中枢神经起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并对柿惊厥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8.
王磊  夏伦祝  王效山 《安徽医药》2009,13(12):1451-1453
介绍了近年来吸入制剂中的喷雾剂和粉雾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简要讨论了吸入制剂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吸入制剂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
吴义香  张新军  马玲  陈师农 《安徽医药》2009,13(12):1468-1471
目的优选清热利湿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水提取工艺以黄柏单煎,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赤芍等8味药材合煎,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清热利湿颗粒最佳工艺条件:黄柏单煎加入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赤芍等药材加入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结论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科学合理,提取工艺经验证,重现性较好,有效成分转移率较高。  相似文献   
90.
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影响远志萃取的因素,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结果远志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为:压力30MPa,温度45℃,流速25kg·h^-1,时间1.5h。结论用超临界CO2萃取远志可以较好的获得其脂溶性成分,提取物可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