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痛经的疗效。方法将8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孕三烯酮治疗,治疗组应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痛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42/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治疗组痛经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3%(10/44),高于对照组的9.09%(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6,P<0.05)。结论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痛经疗效确切,可减轻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索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气道上皮细胞对大鼠髓系树突状细胞(mDCs)激活和功能的影响,为研究RSV诱发哮喘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大鼠气道上皮细胞株进行培养。在对RSV进行扩增和滴度测定后,以不同作用时间、不同滴度的RSV感染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同时分离、培养扩增大鼠mDCs,采用transwell细胞共培养系统将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和大鼠mDCs共培养。其mDCs通过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熟标志物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结果大鼠mDCs与RSV感染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共培养后出现功能性成熟,包括大鼠mDCs表面共刺激分子MHCⅡ和CD86的表达增多,OX40L和TARC的mRNAs表达增高,大鼠m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结论 RSV感染大鼠气道上皮细胞能够促使大鼠mDCs进一步成熟并且可能具有支持Th2细胞分化和局部聚集的能力,可能是RSV诱发哮喘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83.
背景:人的运动能力具有很高的遗传度,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检测方法的发展,体育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关心基因的变化对优秀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也逐渐认识到通过基因来预测杰出运动能力的重要价值。 目的:对当前基因多态性与杰出运动能力关联研究领域的研究发现和成果进行全面的综述,并对这些研究的共性问题进行阐述,给出今后发展的可能建议。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8至2013年期间有关杰出运动能力与基因多态性方面的文章。分别以“Elite athlete performance”、“Gene polymorphism”、 “Endurance”、“Power”、“Training response”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最初检索到150篇中英文文献,最后根据内容纳入80篇文献。 结果与结论:当前研究杰出运动能力与基因多态性主要集中在杰出耐力素质、杰出爆发力素质和运动训练敏感性3个方面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上。杰出耐力素质相关基因主要有ACE、线粒体DNA、PPAR、ADR、GNB3、NRF2等基因;杰出爆发力素质相关基因主要有ACTN3、ACE、GDF-8、IL-6、HIF-1等基因;与运动训练敏感性相关的基因主要有HBB、TFAM、NRF2、AR、FECH等基因。近年来杰出运动能力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大量出现,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样本量较小、研究对象涉及人种较为单一等。将众多研究得到的理论成果可以通过建立某些算法和模型应用到运动员基因选材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4.
周锴  吴建国 《河北中医》2011,33(3):391-39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缺血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非缺血性糖尿病足6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控制感染、降糖、降压、降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分2期予中药内服治疗,进展期予糖足1期方,恢复期予糖足2期方,并联合红油膏、生肌玉红膏外敷;对照组予常规局部清创,凡士林纱布外敷.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  相似文献   
85.
目的:了解本地区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方法:对2003年4月~2004年3月间在上海市黄浦区妇幼保健院自愿终止妊娠的447例未婚女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婚人流女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较缺乏,对避孕措施的知晓率为81.2%,人工流产并发症知晓率平均为37.9%,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平均为70%~90%。未婚女青少年对避孕方法和避孕套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1)。她们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电视广播和书刊杂志。半数以上的未婚女青少年希望得到避孕节育知识咨询和指导,40%对性知识有需求。结论:未婚人流女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应为她们多渠道的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以满足她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什区康复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社区康复的干预方法。方法选择老西门街道189名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对象。分别从日常生活能力(ADL)、生存质量测评(WHOQOL-BREF)、症状自评(SCL-90)、肢体测量4个方面开展调查评估。结果社区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康复情况好,生活功能无影响.但心理康复不理想。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应注重生理-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重视并提供乳腺癌术后患者神区心理康复的十预、支持作用.以利患者真正尽早回归神会,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7.
中西药合用治疗膝关节慢性创伤性滑膜炎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中西药合用治疗膝关节慢性创伤性滑膜炎对照研究。方法:105例患者按就诊先后时间顺序随机进入西药扶他林组(35例)、中药组(32例)和联合用药组(38例)。结果:①三组之间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扶他林组与中药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的疗效优于扶他林组和中药组的疗效(P<0.05)。②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总频次比较,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中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发生率相似(P>0.05)联合用药组和中药组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少于扶他林组(P<0.05)。三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种类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表明三组相似(P>0.05)。结论:联合用药组不管是在疗效方面还是在毒副反应方面都比单纯运用扶他林或中药治疗有优势。  相似文献   
88.
中药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的焦虑症,达到达标降压的目的,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焦虑症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高血压病合并焦虑症诊断标准的门诊、住院患者12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抗焦虑治疗。记录中药治疗前、用药第21天、住院患者出院时、门诊患者迟后焦虑症转归及血压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第21天,焦虑症显著改善(P<0.05~0.01);治疗组高血压治疗有效率88%,对照组76%,但两组比较,P>0.05。两组住院患者出院时和门诊患者迟后血压值及焦虑症转归情况与上述相近。结论:中药治疗高血压合并的焦虑症疗效肯定,对达标降压有益。但降压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对照组一般的心理疏导和某些主要用于降压的药物也有抗焦虑作用有关。部分患者焦虑症可能是高血压或症状长期持续存在的结果,抗焦虑治疗后只有焦虑症状减轻或消失,而血压的降低和维持效果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89.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达到治疗因血压升高所致房性心律失常的目的。并与单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性心律失常进行疗效比较。探讨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并证实高血压是导致房性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方法:符合高血压纳入标准伴有房性心律失常患者108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西药或中西药联合治疗高血压,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予降压药。观察治疗前血压、用药第14天及出院时的血压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第14天两组抗心律失常疗效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优于治疗组,P<0.01。出院时两组比较结果相反,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压治疗和单纯抗心律失常治疗在治疗期间均能够取得明显疗效,前者发生疗效缓慢,疗程相对较长,但能保持长久稳定;后者起效时间较快,疗程短暂,但不能保持长久稳定,容易复发。结果证实,高血压可能是房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0.
阿司匹林抵抗在男性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月良 《临床荟萃》2003,18(19):1090-1092
目的 观察男性冠心病患者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 (ASA)产生抵抗的临床变化。方法 将 12 2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ASA组和噻氯匹啶 (TP)组 ,观察其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血小板聚集率等异常情况 ,用 χ2 检验和方差分析作比较。结果 ASA组中ACS发生率、血小板聚集率明显比TP组高 (P <0 .0 5 )。结论 阿司匹林抵抗(AR)在男性冠心病患者中确实存在 ,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