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75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55篇
  3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为了探讨早期应用纳络酮(NLX)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我们在两年内对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70例),对两组病人的死亡率、伤残率和痊愈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发现NLX治疗组病人的死亡率、伤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纳络酮可有效降低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2.
白介素-6对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的心绞痛患者17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8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84例,另40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IL-6水平,免疫浊度法(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仪)测定hs-CRP.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IL-6,hs-CRP水平分别为(35.5±10.2)pg/L,(2.1±0.7)μg/L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的(22.2±8.4)pg/L,(1.9±0.7)μg/L(P<0.01),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的(16.1±6.2)pg/L,(1.2±0.5)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IL-6与hs-CRP正相关(rs=0.715,P<0.05).结论: IL-6可能通过激发炎症反应,导致hs-CRP水平增高,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病率的关系及和胃动素(MOT)、胃泌素(GA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由专人对该院产科出生正常的新生儿218例进行监测,其中剖宫产136例,自然分娩82例,将符合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的50例对象进一步采集血液标本,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MOT和GAS水平。结果:剖宫产组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为27.49%,高于正常分娩组发病率14.63%(P<0.05);剖宫产组MOT、GAS的水平分别为(206.84±32.10)ng/L和(94.54±16.42)ng/L明显低于正常分娩组(256.20±28.32)ng/L和(137.06±16.15)ng/L(P<0.001)。结论: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较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且同时有胃肠激素MOT、GAS水平的降低。对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更应严密监测黄疸的发生,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为了提高胸腺五肽口服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制备胸腺五肽pH-敏感壳聚糖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及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离子胶凝法制备胸腺五肽壳聚糖纳米粒并用Eudragit S100包衣制备pH-敏感纳米粒;透射电镜和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粒度及表面电位分析仪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动态透析法研究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性;模拟人工消化液考察纳米粒中胸腺五肽的生物稳定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评价制剂的生物活性。结果pH-敏感胸腺五肽壳聚糖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75.6±17)nm,Zeta电位为(28.44±0.5)mV,包封率为(76.70±2.6)%。胸腺五肽pH-敏感壳聚糖纳米粒具有良好的pH依赖性:在0.1 mol·L-1HCl溶液中累积释放24.65%,在pH5.0 PBS溶液中累积释放41.01%,在pH7.4 PBS溶液中累积释放81.44%。pH敏感壳聚糖纳米粒制剂中的胸腺五肽在人工胃液中稳定,在人工肠液中半衰期为15 min。淋巴细胞体外转化实验表明,胸腺五肽pH-敏感壳聚糖纳米粒保留了TP5的生物活性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pH-敏感壳聚糖纳米粒可能是口服胸腺五肽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75.
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临床145例经头颅CT所证实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全脑血管造影(DSA)特点、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该组患者表现:头疼138例(95%)、呕吐126例(87%)、脑膜刺激征阳性105例(73%)、意识障碍42例(28%),所有病人中有10例放弃检查,135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造影阴性者30例(20.7%)、颅内动脉瘤98例(67%),动静脉畸形1例,moyamoya5例,动静脉瘘1例。结论SAH病人是一种神经外科急症,一般病情重,死亡率、致残率高,一旦确诊应立即转入有条件的神经外科中心行DSA检查,明确诊断后有效手术干预,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6.
朱红  王玉梅  刘博 《华西医学》2008,23(1):139-140
我院2003年3月~2007年2月收治急性腹膜后阑尾炎患者15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3例;年龄17~62岁,其中>60岁2例;发病到就诊时间4h~6d。1.2症状体征均以右下腹或右侧腹局限性腹痛表现入院。其中既往曾疑诊过阑尾炎5例。首诊时伴发热8例,自诉伴右侧腰痛者8例,右下腹局限性压痛12例,右侧腹局限性压痛3例,腰大肌试验阳性13例。1.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109/L12例,所有病人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增高。超声显示:腹膜后有肿大阑尾或局部积液征象8例。阑尾位于右下腹髂窝处腹膜后13例,位于肝下高位腹膜…  相似文献   
77.
复方阴道炎栓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阴道炎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观察其治疗阴道炎尤其是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以氯霉素、己烯雌酚为主药,明胶甘油为基质制成栓剂。采用HPLC法测定氯霉素和己烯雌酚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0.4%(P<0.05)。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胚胎停育患者绒毛组织染色体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胚胎停育患者的流产绒毛组织240例份,采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检测染色体。结果 240例份胚胎停育患者流产绒毛组织中,染色体异常181例份、染色体正常59例份。181例份染色体异常绒毛组织中,染色体数目异常97例份,其中常染色体三体76例份、性染色体单体18例份、三倍体3例份;结构异常120例份;部分标本同时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育龄(208例)和高龄(32例)胚胎停育患者流产绒毛组织中染色体异常分别为157例份、24例份。育龄者常染色体三体61例份、性染色体单体16例份、三倍体3例份,高龄者分别为15、2、0例份,两者常染色体三体例份数比较,P<0.05。胚胎停育1次、2次、3次、4次、≥5次患者(136、51、33、15、5例)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例份数分别为100、46、22、9、4例份,胚胎停育2次者分别与胚胎停育3次、4次者比较,P均<0.05。胚胎停育1次、2次、3次、4次、≥5次患者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数目异常例份数分别为58、26、11、2、0例份,胚胎停育1次者、2次者分别与胚胎停育4次者比较...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小儿至宝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陈皮、人工牛黄及广藿香。结果各成分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结论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小儿至宝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幼儿运动项目中以徒手体操为主,以简单的技巧单个动作、基本的舞蹈单个动作、部分素质、柔韧练习及队列队形变换为辅的幼儿基本体操练习对幼儿身体形态和机能8项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02-10-07/2003-04-06以石家庄市6所幼儿园4~6岁幼儿为观察对象.选取报名参加2003年全国基本体操表演大会的幼儿45名为高难度组,报名参加石家庄市第四届(2003年)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赛的幼儿60名为低难度组,随机抽取与上述两组幼儿的同一幼儿园同班接受常规教育的幼儿共50名为对照组.实验两组分别通过不同难度的幼儿基本体操练习,与常规教育的幼儿进行相互间的对比,通过幼儿身高、坐高、体质量、胸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下角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安静时心率8项指标验证幼儿基本体操练习对幼儿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实验时间为6个月.结果:参与观察的幼儿155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没有脱失.①高难度组男女安静时心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85.5&;#177;9.1),(91.4&;#177;9.1);(86.8&;#177;10.8),(92.9&;#177;9.0)次/min;t=-2.190,-2.151,<0.05],高难度组男子肩胛下角部皮褶厚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5.6&;#177;2.5),(7.5&;#177;2.8)mm;t=-2.406,P<0.05],幼儿基本体操练习在短时间内对幼儿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影响不大(P>0.05).②参与体操训练的两组幼儿身高坐高指数都比实验前降低了,对照组却没有这个现象(高、低难度组和对照组男女幼儿的身高坐高变化指数分别为-0.49,-0.42,0.10;-0.38,-0.26,0.00).③3组幼儿在半年的实验后,心率指标较第一次检测都有较明显的降低,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高难度组、低难度组、对照组.高难度组男女幼儿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7.1,0.4;10.0,1.5;t=-2.190,-2.151,P<0.05).结论:幼儿基本体操练习短期内对幼儿的身体形态指标影响不大,但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向着匀称健康的方向发展.从心率指标来看,练习难度较大的高难度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较大难度的幼儿基本体操练习能有效的锻炼幼儿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