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间的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又称缺血性心脏病。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胸痹"、"猝心痛"、"真心痛"等病的范畴[1],其发病部位主要在心。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的描述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记载了多种病名,公元前11世纪左右成书的《山海经》中便有"心痛"一词的记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动物实验:通过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大鼠模型,按分组分别灌胃给予芪苈强心超微粉(QLQX)或生理盐水4周。彩超检测心功能,ELISA法及荧光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活性氧(ROS)表达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AKT/AKT和p-GSK3β/GSK3β表达相对比。细胞实验:使用H9c2心肌细胞给予或不给予QLQX或PI3K抑制剂LY294002,然后暴露于H2O2中共孵育24 h,MTS检测H9c2细胞生存活性,检测LDH和ROS表达水平及SOD活性,QRT-PCR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HO-1)和过氧化氢酶(CAT)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H9c2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测凋亡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同时评估线粒体分裂、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 PTP)开放和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LDH和ROS水平显著增加,SOD活性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促凋亡蛋白Bax、细胞色素c、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活化胱天蛋白酶9、活化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p-AKT/AKT及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相对比降低(P<0.01),心功能下降(P<0.01)。给予不同剂量QLQX后均不同程度降低心衰大鼠血清LDH释放水平和ROS表达水平,升高SOD活性(P<0.05);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率及促凋亡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p-AKT/AKT和p-GSK3β/GSK3β相对比,提高心衰大鼠心功能(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H2O2组相比,QLQX促进H2O2损伤H9c2心肌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抑制LDH释放水平和ROS表达水平,升高SOD活性、HO-1及CAT mRNA表达水平(P<0.01);抑制H9c2细胞凋亡率,下调上述促凋亡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表达、p-AKT/AKT及p-Gsk3β/Gsk3β相对比(P<0.01)。同时,QLQX抑制H2O2损伤H9c2细胞线粒体分裂、mPTP开放及MMP下降(P<0.01)。然而,QLQX改善氧化应激诱导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及凋亡作用可被PI3K抑制剂LY294002阻断。结论 QLQX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通路延缓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依赖性凋亡。  相似文献   
13.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心力衰竭患者的50%,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成为目前最具挑战性的临床综合征之一。HFpE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生理病理机制复杂,尚无明确定论。大规模临床调查显示以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常规治疗手段均不能确定降低HFpEF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现对HFpEF流行病学、病因、诊断、病生理机制及治疗方案进行了简要回顾与总结,以期为该病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的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为特征的慢性睡眠呼吸疾病,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风险相关。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OSAS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加速AS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有理论提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动脉壁氧供需不平衡,而OSAS的典型特征是慢性间歇性缺氧(CIH),所以推测CIH可能是OSAS加速AS形成的中间机制,然而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现就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络病理论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证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笔者应用络病理论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证治研究,指出肺络包括气络与血络,是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功能发挥的基础,气道与气络概念不同,但其功能与肺络密切相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瘟疫"范畴,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发病。疫毒袭肺、气道壅滞、邪盛正退、气络虚滞是该病早期特点,毒热内生、气道壅阻、"换气转血"功能失常是该病发展加重的关键环节,气病及血、血伤入络、耗血动血是该病后期转归。汲取历代医家瘟疫的治疗用药经验,提出早中期积极干预的治疗原则——首重病因、驱逐毒邪;先证用药、积极干预;整体调节、多靶治疗。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连花清瘟可以体外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改善发热、咳嗽、乏力、气促等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向重症发展的比率;连花清咳宣肺泄热、止咳化痰,可用于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佐证了络病理论及通络药物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津力达颗粒对糖尿病前期大鼠内脏脂肪蓄积及其引起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津力达低剂量组(1.5 g·kg-1)、津力达高剂量组(3.0 g·kg-1)和阿托伐他汀组(10 mg·kg-1)。采用高糖高脂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少量多次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前期大鼠模型,造模8周后,给药干预13周。测定大鼠体质量、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微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Micro-CT)观测内脏脂肪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脏脂肪中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OGTT、FBG、FINS、HOMA-IR、TC、LDL-C显著升高(P<0.01),HDL-C显著降低(P<0.01),体质量与内脏脂肪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脂肪细胞异常肥大,CD68蛋白表达和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津力达各剂量组能够降低糖尿病前期大鼠OGTT、HOMA-IR、TC和LDL-C水平(P<0.05,P<0.01),减轻糖尿病前期大鼠体质量和内脏脂肪含量(P<0.05),减小脂肪细胞肥大,减少CD68蛋白表达和TNF-α、IL-6的含量(P<0.05,P<0.01)。结论 津力达可以通过减少糖尿病前期大鼠的内脏脂肪蓄积及其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糖尿病前期大鼠的胰岛素抵抗,为津力达颗粒在糖尿病前期的临床治疗中提供新的药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脂血症作为代谢类疾病中的一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升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其患病率日益增高,现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临床医生也越来越重视血脂水平的控制,而现代及传统医学越来越重视该病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多的研究显示中医药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不良反应小,在降低血脂的同时改善机体的整体状态,可以多途径、多靶点的改善脂质代谢,对于心脑血管及肾脏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于五脏特性出发探析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以发挥中医整体辨证论治的特点,以期为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整理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现代医案,探析UAP证治规律,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对证治规律中核心药对治疗UAP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11月所有中药复方治疗UAP相关医案,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医案证候判定标准对医案进行证候判定,运用频数统计、系统聚类分析,FP-Growth加强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UAP证治规律,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对证治规律中核心药对治疗UAP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显示UAP高频证候前4位依次为络气虚滞、瘀血阻络、络气郁滞及痰浊阻络,高频药物有丹参、甘草、川芎、黄芪等,主要药物以化瘀通络、益气固卫、理气解郁及祛痰通络药为主;药物关联规则得到UAP治疗核心药对丹参-川芎-黄芪;药物系统聚类共得到4组药物组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核心药对丹参-川芎-黄芪治疗UAP的关键成分有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等,其中关键靶点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Jun,白细胞介素-6(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途径。结论 UAP以络气虚(郁)滞、痰瘀阻络为基本病机;治疗以益气化瘀通络为基本治法,兼以理气化痰通络;核心药对丹参-川芎-黄芪治疗UAP的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研究结果为后续脉络学说指导UAP相关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与酪氨酸激酶Erb Bs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广泛表达,具有稳定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抑制细胞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血管新生等多种功能,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就NRG-1/Erb Bs信号通路在心脏正常功能的维持和慢性心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指出"营卫不通、血凝不流"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病机,而"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是其指导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辨证基础。通过调其营卫,实现营卫相和、脉络以通是脉络学说指导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