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联合中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ESWL组(A组)和ESWL+中药组(B组),两组治疗前均常规应用西药对症治疗,分别观察两组在第1,2,3,4疗程后的结石治愈率、有效率、排石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愈率﹑有效率高于A组,B组排石时间短于A组,A组的不良反应高于B组,两组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WL联合中药治疗输尿管结石可提高结石的疗效、减少ESWL后的并发症,总体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低能量电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5例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ESWL治疗1—6次,间歇10-15d复震,经ESWL治疗后10d,20d、40d、90d、120d观察临床表现并进行B超、腹部平片(KUB)检查、肾功能检查及随访。结果结石在3个月内排净率91.4%(96/105),结石残留6例(5.7%),有效率达97%,无效3例(2.9%)。其中肾结石治愈48例(45.7%),未治愈4例(3.8%);输尿管结石治愈47例(44.8%),未治愈2例(1.9%);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治愈1例(0.95%),未治愈3例(2.9%)。出现腰酸9例(8.6%),腰痛1例(0.95%),短时肉眼血尿11例(10.5%),镜下血尿100例(95.2%),泌尿系感染1例(0.95%),石街形成1例(0.95%),偶发心律失常1例(0.95%),高血压2例(1.9%)。结论应用低能量电磁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的理想方案,疗效确切较安全。  相似文献   
53.
抗眩止晕汤治疗老年性眩晕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10年来 ,笔者应用自拟抗眩止晕汤治疗老年性眩晕110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0例 ,其中男 78例 ,女 32例 ;年龄最大者 90岁 ,最小者 5 0岁 ;病程最长者有 10年 ,最短者半年。临床表现主要是眩晕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站立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绞痛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脑钠肽(BNP)]、血清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123.87±7.75)mm Hg(1 mm Hg=0.133 kPa)、DBP(78.73±5.49)mm Hg、心绞痛发作次数(1.87±0.64)次/周低于对照组的(135.58±9.16)mm Hg、(86.85±6.14)mm Hg、(2.93±0.82)次/周,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3.39±0.73)min/次短于对照组的(5.47±1.18...  相似文献   
55.
患儿女 ,4岁。右前足背内侧肿块 3年。不伴发热畏寒 ,局部无红肿及破溃 ,肿块逐渐增大 ,无明确外伤史。体检 :右侧第 1跖骨头背内侧可见一圆弧形肿块 ,约 2cm× 2cm× 2 5cm大 ,质硬 ,界清 ,表面光滑 ,轻压痛 ,与跖骨相连。X线摄片示 :右第一跖骨头髓腔一囊性空腔样病变 ,呈膨胀性 ,界清 ,骨皮质完整 ,无骨膜反应。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诊断“骨囊肿” ,遂行局部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 巨检 :骨样组织 2块 ,其中 1块呈半球形 ,体积 2cm× 2cm× 1 5cm ,表面为完整的骨皮质 ,光滑 ,无粘连。切面见肿物位于骨髓腔内 ,境界清楚 ,淡…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血脂血清学指标结合TC、TG、AST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入院诊治的脂肪肝患者40例和健康人40名作为样本,行对比性诊断研究,其中脂肪肝患者样本纳入试验组,健康人群样本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脂血清指标、肝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受检者,P <0.05。试验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受检者,P <0.05。对照组健康受检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优于试验组脂肪肝患者,P <0.05。结论 血脂血清学指标结合TC、TG、AST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确切,结合血脂血清指标、肝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辅助影像学方法和病理检验可确诊脂肪肝,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和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7.
患者,女,16岁。7岁时不明原因出现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偶伴二便失禁,持续约1分钟自行恢复。四处求医,诊为“癫痫”,不规则服用大仑丁,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发作未曾完全控制,每月仍有2~3次。仅就读至小学3年,因学习成绩差而辍学。偶有自笑,生活自理能力差。近3月来,反复头痛、呕吐而就诊我院。检查:面部鼻翼两侧呈蝶形分布淡棕红色丘疹,按之不褪,质硬。胸、腰、背部散在灰褐色鲨鱼皮样斑块,最大面积约4cm×2.5cm。被动接触,思维贫乏,计算力及理解力差,时有自笑。双眼底视乳头水肿。颅脑…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金凤丸与激素人工周期干预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3例IU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激素人工周期组(n=83)、金凤丸组(n=86)和联合治疗组(n=84),3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月经情况、宫腔恢复情况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激素人工周期组治疗后宫腔再粘连为24例,总有效率为71.1%(59/83),金凤丸组治疗后宫腔再粘连为11例,总有效率为87.2%(75/86),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宫腔再粘连为3例,总有效率为96.4%(81/84),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激素人工周期组和金凤丸组P=0.036 8,激素人工周期组和联合治疗组P=0.016 1,金凤丸组和联合治疗组P=0.044 9)。与激素人工周期组比较,金凤丸组、联合治疗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激素人工周期组和金凤丸组P=0.016 4,激素人工周期组和联合治疗组P=0.009 3)。结论金凤丸在IUA分离术后使用,可改善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再次粘连的发生,同时与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方案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针刺悬钟穴结合牵引治疗应用于颈椎病颈肩臂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分组,将符合标准的76例颈椎病颈肩臂疼痛患者分成治疗组(单穴组)37例和对照组(常规取穴组)39例。治疗组采用单刺悬钟穴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疗法治疗。两组连续治疗6d为1个疗程,休息1d后继续第2疗程(6d);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颈肩臂疼痛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评分变化及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前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悬钟穴配合牵引疗法治疗颈椎病颈肩臂疼痛有显著疗效,并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前庭大腺囊肿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因其解剖位置的特点,腺体导管口易因炎症被纤维组织堵塞,分泌物滞留、积聚形成囊肿,若继发感染则形成脓肿,反复发作[1].以往主要采用囊肿剥除术或行造口术治疗,但因创伤大,易复发,术后局部容易形成炎性瘢痕,甚至引起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我科2006年1月-2010年5月应用无水乙醇行前庭大腺囊肿腔内注射治疗前庭大腺囊肿6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