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88篇
内科学   194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676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0篇
  5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0岁,工人,因右上腹隐痛2年并加重1月入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于1998年4月28日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手术,术后送普外科监护病房进行隔离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02.
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外科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2004年应用皮瓣修复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其中腹部带蒂皮瓣4例,前臂骨间动脉筋膜皮瓣4例,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7例,第一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3例。结果术后有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于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显微外科修复,皮瓣质地及术后手部外观、拇指活动功能的恢复均较好。正确选择皮瓣、及时防治血管危象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3.
多器官衰竭时肠黏膜肥大细胞活性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多器官衰竭 (MOF)时肠黏膜肥大细胞 (IMMC)活性的变化 ,从黏膜免疫的角度探讨 MOF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酵母多糖注射法制作 MOF大鼠模型 ,测定 MOF急性期及恢复期外周血和小肠局部组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 ;观察各重要脏器组织学及功能改变 ;记录 IMMC数量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MOF时大鼠小肠、肝、肾、肺等在病理形态上出现广泛急性炎症改变 ,功能明显受损。小肠局部组胺浓度为 (8.6 7± 1.16 ) ng/ g,比正常组 (11.6 3± 1.97) ng/ g明显降低 (P<0 .0 1) ;而外周血组胺浓度无明显变化(P>0 .0 5 )。小肠局部 TNFα浓度为 (15 .6 8± 1.81) pg/ g,较正常组 (3.18± 0 .72 ) pg/ g明显升高 (P<0 .0 1) ;外周血 TNFα浓度为 (12 .83± 1.10 ) ng/ L,亦较正常组 (0 ng/ L)明显升高 (P<0 .0 1)。IMMC数量较正常组增加约 2倍 ,呈明显的脱颗粒改变 ;IMMC的超微结构变化与 MOF病理变化一致。MOF恢复期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OF时 IMMC活性明显增加 ,IMMC通过释放组胺、分泌 TNFα参与 MOF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4.
李根武  周宇  王菊岩  朱艺 《新医学》2003,34(4):219-220,223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和癌组织的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rgyrophilia nucleolar organiser regions,AgNORs)计数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6例大肠癌患者及20名正常人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并作比较;用胶质银染技术检测56例病人癌组织中AgNORs计数,分析大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与癌组织中的AgNORs计数的相关关系.结果大肠癌组术前血清胃泌素水平[(123±32)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7±29)ng/L],P<0.05;术前Duke分期为C期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135±38)ng/L]明显高于A期患者[(102±37)ng/L],P<0.05;术后生存期不足5年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134±31)ng/L]明显高于生存期达5年的患者[(104±32)ng/L],P<0.05.大肠癌患者术前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与癌组织的AgNORs计数呈正相关(r=0.52,P<0.05),术后生存期不足5年的患者AgNORs计数[(9.8±2.1)颗粒/细胞]明显高于生存期达5年的患者[(7.2±1.1)颗粒/细胞].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与癌组织的AgNORs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术前血清胃泌素水平可作为预测大肠癌预后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评价全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而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84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脾亢和无脾亢两组,进行疗效随访,平均随访36个月,对外周血细胞和肝功能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脾亢组74例(88%),术前全血细胞减少和WBC+PLT减少者50例(60%),WBC+RBC减少和PLT+RBC减少者各6例,其余12例为单种血细胞减少。术后血细胞均明显升高(P〈0.05)。术前75.7%病例谷丙转氨酶(ALT)升高,51.4%病例有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及低蛋白血症,术后随访前两项均降至正常水平,后两项86.5%恢复至正常水平。无脾亢组10例(12%),术前血细胞均在正常范围,术后随访除血小板明显上升外,其余血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术前40%有ALT与AST升高及低蛋白血症,20%血清胆红素升高,术后随访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全脾切除对脾亢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能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6.
纤维支气管镜在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口腔外科全麻过程中插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Olympus P30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结果 15例盲插失败或插管困难的病例均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快速顺利成功插入气管导管,且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几乎无创伤,操作时间短;避免了气管切开插管对患者产生的恐怖感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以及术后各种繁杂的护理工作,同时为颈清扫或颈部手术创造无污染、无障碍的手术环境,也避免了盲插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出血.  相似文献   
107.
微创手术在腋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小切口皮下剥离汗腺法治疗腋臭的经验。方法:沿腋顶部皮肤皱折线设计2—3cm小切口,于皮下组织浅层分离至腋毛区边缘,于皮下剪除脂肪组织、汗腺及部分毛囊组织,形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加压包扎,必要时置橡皮引流夸。结果:经临床96例患者手术观察,随访1个月-2年,治愈率92%,总有效率100%,切口痕迹隐蔽。结论:小切口皮下剥离汗腺法是一种疗效确切、瘢痕隐蔽、并发症较少的腋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6例,按1∶3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共342例给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14d,对照组共114例给予灭菌注射用水,两组基础治疗一致。主要疗效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发病90d时的改良Rankin量表评价分析无明显残障(0~2级)患者的比例,次要疗效指标为治疗7d、14d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较基线降低≥7分者所占百分比和治疗14d、发病后90d Barthel指数评价≥75分者所占百分比。结果治疗组发病90d后无明显残障病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级)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83.92%νs.69.3%,P0.01);用药14d时治疗组NIHSS评分降低≥7分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31.37%νs.4.08%,P0.01);治疗组发病90d后Barthel指数≥75者所占百分比高于对照组(85.38%νs.76.3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26例(7.28%)、11例(9.17%)不良反应(一般不良事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1166位点A/C基因多态性对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432例患者来源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的心血管事件基因危险性评价研究组,均有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EF)<0.45〕。入选时间为1996年4月至2001年1月,前瞻性随访患者(26.43±18.19)月,随访终点是死亡或心脏移植。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鉴定AT1R基因A1166C位点基因型,分析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对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AT1R纯合子CC型8.6%,纯合子AA型50.0%,杂合子AC型41.4%。三组基因型在年龄、性别、种族、病因、血压和治疗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NYHA心功能分级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AT1R C等位基因与较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P=0.04),但随访三组基因型的三年生存率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本组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中,AT1R C等位基因仅与较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并不影响未行心脏移植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0.
犬缺血再灌注心肌靶向超声造影图像的组织定征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超声组织定征量化分析白细胞靶向超声造影剂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声像图。方法将自制超声微泡造影剂"表活显"(self-madesurfactantfluorocarbon-filledmicrobubbles,SFCMB)与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结合,制备成白细胞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SFCMB-PS),在实时心脏超声造影条件下,用SFCMB-PS对9只犬心肌I-R模型进行延迟心肌显像。实验结束后,在心肌I-R损伤处取组织块立即进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测定。超声组织定征定量分析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结果I-R损伤心肌声像图的回声强度[(22.56±4.62)GS]明显增高,与正常心肌[(16.57±3.82)GS]和缺血心肌[(5.00±2.58)G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其与MPO活性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0.776,P<0.05)。结论超声组织定征定量分析缺血再灌注心肌靶向超声显像能够较准确、客观地反映再灌注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