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05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5篇
  2篇
中国医学   74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的水平,探讨其与中医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制定《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等信息,采集血液标本并统一检测指标;参照以往制定和发布的肝硬化诊疗共识和原则,结合文献回顾和临床调查结果,并经过专家两轮论证,形成《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根据该标准,判定患者的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分析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间血清ACTH、GC水平的差异,以及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血瘀、阴虚、湿热、气滞、气虚、阳虚、水停诸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判定组与非判定组患者间ACTH、GC水平的差异。结果与代偿期比较,失代偿期患者的ACTH和GC水平均升高,其中G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代偿期患者中,只有阳虚判定组患者的ACTH水平显著低于非判定组(P0.05);在失代偿期患者中,只有血瘀判定组患者的ACTH水平显著高于非判定组(P0.05);诸证候要素(除水停)判定组患者的GC水平显著高于非判定组(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CTH与GC水平反映了疾病的轻重,且初步提示与中医常见病性类证侯要素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妇科推拿萌芽于魏晋南北朝,该时期已有妇科按摩手法、膏摩治疗妇科疾病的记载。隋唐时期为妇科推拿的发展阶段,妇科大力推广膏摩法,采用膏摩美容、手法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妇科疾病。宋金元为妇科推拿的兴盛阶段,妇科推拿类型增多,包括使用辅助工具、创新助产手法等。明清为妇科推拿的成熟阶段,该时期妇科保健推拿得以开展,妇科推拿手法日益丰富,形成较为成熟的妇科推拿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3.
目的应用四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4D-ST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左室形态结构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55%的T2DM患者60例为糖尿病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4D-STI检测两组的左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SL)、左室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SC)、左室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SA)、左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SR)、左室整体扭转角度(GTA)及各分节段牛眼图。比较两组上述各参数的差异,以及糖尿病组的整体应变值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的GPSL、GPSC、GPSA、GPS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方向的应变中,大部分节段糖尿病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以下节段外:纵向应变中的前壁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圆周应变中的侧壁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侧壁中间段、前壁心尖段、心尖部,面积应变中的侧壁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心尖部,径向应变中的侧壁基底段、心尖部。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与GPSL的绝对值(R=-0.79)、GPSA的绝对值(R=-0.45)、GPSR(R=-0.50)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左室心肌损伤在糖尿病早期即已出现,心肌损伤的程度与血糖控制的情况有关,4D-STI可方便、快捷且客观、准确地评价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优选爱口含漱液的提取工艺,保证制剂质量。方法以三因素(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按三个指标(盐酸小檗碱含量、总多糖含量和浸膏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考查爱口含漱液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该制剂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6倍,提取时间30 min,提取3次。结论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案可行,稳定性好,能有效保证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实验家兔皮肤接触壮医通路酒后的毒性反应。方法以实验家兔为试验动物,选取体重(2.5±0.25)kg的家兔按雌雄各半标准随机分组并造模,用壮医通路酒涂于创面,以米酒作对照,观察各组皮肤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实验用药各组家兔的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及皮肤刺激反应,并且实验用药组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壮医通路酒皮肤局部用药治疗痹证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染色体12p13上的rs12425791多态性与老年人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运用Taq Man基因分型技术,对14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rs12425791遗传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结果不同rs12425791基因型或等位基因携带者在TC、TG、LDL、HDL水平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或等位基因携带者在TC、TG、LDL升高,HDL降低异常率上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12425791与老年人的血脂代谢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刺血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气滞血瘀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舌下络脉、肝俞、心俞放血联合针刺百会、印堂、风池、合谷、太冲穴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并且治疗组HAMD、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4%,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口服舍曲林相比,刺血疗法联合针刺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更优,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壮骨方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进程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血清IGF-l、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壮骨方高、中、低剂量6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2周。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全身骨密度,行胫骨干骺端病理切片测定骨计量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IGF-1、TNF-α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骨密度、骨剂量参数、血清IGF-1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清TNF-α表达增高(P <0.01),壮骨方可提高血清IGF-1、 降低TNF-α水平,防止骨密度、骨参数下降(P <0. 01),且中药高剂量组作用均优于二甲双胍组(P <0. 01)。结论 壮骨方可能通过升高血清IGF-1水平、降低TNF-α水平,进而影响糖尿病骨代谢进程。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地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现状,分析引起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探索骨质疏松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该地区骨质疏松的中西医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及现场测量方式获得研究人群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饮食运动、慢性病史及家族史、中医体质评分,使用超声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分析研究人群的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类型。结果在调查的454例中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24.89%,其中男性为18.91%,女性为26.63%。统计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父母驼背史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且有统计学意义;在骨量正常人群中,以平和体质最为多见,在低骨量与骨质疏松人群中,以阳虚、气虚体质多见。结论广西南宁地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与性别、年龄、家族史等因素相关,阳虚、气虚体质人群骨质疏松发病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综合直肠功能训练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排便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对16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综合直肠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2个月后,统计两组能自主排便和依从缓泻剂排便例数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能自主排便比例及依从缓泻剂排便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0,P>0.05);治疗后,观察组能自主排便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依从缓泻剂排便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80,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综合直肠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排便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