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2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80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490篇
内科学   388篇
皮肤病学   89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科学   468篇
综合类   927篇
预防医学   403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396篇
  5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11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6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背景与目的: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在胃癌(GC)的进展和预后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影响GC预后的免疫细胞浸润调控基因还不清楚。本研究联合共表达网络分析研究和反卷积分法鉴定了GC免疫相关预后基因。  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GC的mRNA表达数据并使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来确定每个样品中免疫细胞的比例,并构建共表达网络,结合Kaplan-Meier法确定免疫相关预后基因。 结果:在纳入分析的22种免疫细胞中,有11种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均P<0.05)。对上述11种免疫细胞进行生存分析,发现静止记忆性CD4 T细胞和调节型T细胞的浸润情况与GC患者生存率呈明显相关(均P<0.05)。基于上结果论进行共表达网络分析,得绿松石模块中的基因与上述两种类型的细胞相关性最显著,并鉴定得到了3个与记忆性CD4 T细胞相关(CGB5、LINC00106、LINC00392)和1个与调节型T细胞相关(UPK1B)的预后基因(均P<0.05)。 结论:本研究鉴定的4个胃癌免疫细胞浸润相关预后基因可能在GC的进展和预后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基因可能会通过影响肿瘤免疫过程而作为潜在的胃癌免疫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3特异性拮抗剂(APETx2)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小鼠内脏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旋毛虫感染NIH小鼠建立PI-IBS模型。通过测量首次排黑便的时间和6 h内收集的粪便颗粒数评估胃肠道运输功能;腹壁回撤反射(AWR)评分评估小鼠内脏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表达;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GRP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酸敏感离子通道3(ASIC3)、CGRP、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1(TRPV1)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I-IBS组首次排黑便时间显著降低,6 h内的粪便颗粒数,AWR评分均显著升高,结肠组织中CGR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DNF、CGRP mRNA显著升高,脑组织中CGRP、ASIC3、TRPV1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PI-IBS组比较,APETx2组首次排黑便时间显著延长,6 h内的粪便颗粒数,AWR评分均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CGR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DNF、CGRP m...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进程中3D T1纹理特征的性别差异,以及对不同性别AD患者诊断的预测能力。方法 招募77例AD患者(男34例,女42例),74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男35例,女39例)及75例健康对照组(HC)(男35例,女40例),采集高分辨3D T1结构像。选取与AD脑损害关系密切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域(ROI),进行纹理特征提取和特征筛选,分性别进行分析,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和预测。结果 AD组、HC组、aMCI三组不同性别进行两两比较,不同分组得出一些识别指数相对较高的脑区,并且发现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中识别指数较高的脑区存在明显差异,且女性患者分类的识别指数(曲线下面积、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普遍高于男性。结论 AD进程中纹理特征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的分类预测能力更好,提示了AD性别差异研究的重要性。本研究为AD性别特异性的早期识别提供了一些可靠的生物标记,可能为A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钙离子非依赖型磷酸酯酶A2β(iPLA2β)在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中的表达,iPLA2β与铁死亡的关系以及iPLA2β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30 mmol/L葡萄糖刺激HK-2细胞,iPLA2β质粒转染构建过表达模型,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和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作为铁死亡对照组。干预36 h后,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铁含量,DCF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指标ACSL4、GPX4、LPCAT3、TFR1的表达。结果 高糖刺激可以降低HK-2细胞内iPLA2β的表达,HK-2细胞内ROS、MDA水平升高,GSH、SOD水平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CSL4、LPCAT3、TFR1表达增高,GPX4表达降低。Fer-1干预后上述指标改善。过表达iPLA2β后,可降低KIM-1表达,减轻HK-2细胞损伤。进一步研究发现,过表达iPLA2β后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铁死亡。另外,era...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图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ACS)辅助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模式在心血管专科医生心血管罕见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培)学员16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人。观察组基于PACS系统进行PBL教学,对照组仅进行PBL教学。所有专培学员于授课前后分别进行罕见病理论测试,评估对于罕见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授课后,所有学员进行课程成绩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和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2组专培学员授课前罕见病理论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观察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平时成绩中,观察组的个人发言积极性和小组协作性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理论考试中,观察组客观题、影像分析和病例分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在心血管影像的读图能力提高方面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ACS辅助PBL模式教学有助于提高专培学员对心血管罕见病的认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6.
Interleukin-6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from patients with COPD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支气管肺灌洗液 (BALF)中及肺泡巨噬细胞 (AM)产生的IL 6 ,揭示IL 6与慢性支气管炎(COPD)肺气肿发生的关系 ,为IL 6提供新的研究领域。方法 检测 6名正常无吸烟人及 2 1名COPD患者BALF中及AM释放的IL 6 ,根据正常人组BALF中IL 6的 95 %正常值可信区限 ,将COPD患者分为二组 ,在正常值可信区限内为第一组 ,在正常值可信区限外为第二组。结果 表明 2组中AM产生的IL 6第二组明显高于第一组 ,且 2组患者肺功能 (Dlco ,FEV1,FEV1/FVC和RV/TLC)有明显差异结论 AM产生的IL 6可能与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有关 ,在COPD患者肺气肿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无糖型碳酸氢盐透析液的配制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无糖型碳酸氢盐透析液组方 ,用于18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结果 :共配制 2 18次 ,经 85 0 8次透析 ,透析后各离子浓度符合要求。结论 :本制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 ,质量稳定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评价≥65岁老年组患者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手术安全性与非老年组患者有无差异。方法 收集1995年-1999年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700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在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术后住院时间上,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之间有差异,但在手术出血量和并发症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65岁老年组患者中可以安全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49.
透析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对透析器复用效率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血透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持续输注普通肝素(SH)对复用透析器效率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慢性透析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观察第1、4次透析的透析器纤维包裹容量(FBV)、透析前血球压积(HCT)及透析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另外,利用生色底物法测定透析0h,2h,4h血浆肝素抗-Fxa水平。结果 同SH组比,LMWH组透析器复用次数增加(P<0.05),第4次复用透析器FBV及透析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无下降(P>0.05),SH组则下降(P<0.05),透析2h两组血浆肝素活性-Fx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透析4hLWMH组高于SH组(P<0.05)。结论 透析前单剂量注射LMWH能有效地保护复用透析器清除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0.
氟哌酸锌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氟哌酸锌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络合滴定法。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氟哌酸锌于紫外276nm处有最大吸收峰,回归方程为:A=0.1046c,r=0.9999(n=5);平均回收率(n=6)为100.03%,RSD为1.67%。络合滴定(铬黑T指示终点法);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为1.26%。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氟哌酸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