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1篇
中国医学   2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01.
指出寒热错杂型胃痞,乃因各种原因导致中焦升降失常,反复或病久导致寒热错杂,胃气失于和降。治宜辛开苦降,寒热平调。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使寒热得解、升降复常,则痞满自愈。  相似文献   
502.
[目的]对双黄连冻干粉进行血清药物化学分析、阐明其体内药效物质基础,为优化处方配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双黄连冻干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予大鼠尾静脉注射双黄连冻干粉,分别于10min、12h取血,通过空白血清、含药血清、双黄连冻干粉HPLC指纹图谱比对,分析双黄连冻干粉的血清药物成分。[结果]双黄连冻干粉HPLC指纹图谱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已知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连翘酯苷、黄芩苷、连翘苷、木犀草素、汉黄芩苷和黄芩素;给药后10min大鼠血清样品中检测到17个原形成分;12h后可检测到黄芩苷、木犀草素和汉黄芩苷及一未知成分。[结论]7个已知成分可能为双黄连冻干粉体内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及主要物质基础;其中黄芩苷、木犀草素和汉黄芩苷,可能对双黄连冻干粉药效作用的维持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503.
目的:观察“深刺纳阳”针法联合中频电脑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143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2),对照组给予中频电脑治疗仪治疗,观察组给予“深刺纳阳”针法联合中频电脑治疗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吞咽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和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NIHSS评分均降低,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分、Fugl-Meyer评分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和WST、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USS、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纳阳”针法联合中频电脑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可促进吞咽、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04.
目的 探讨温经汤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身科2020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3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15/18),对照组为55.56%(10/1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为(9.56±2.89)分,优于对照组的(14.22±2.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为(9.67±1.68)分,优于对照组的(12.06±1.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温经汤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障碍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阿戈美拉汀,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5.
黄褐斑是临床易诊难治的皮肤病,多从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虚湿蕴或肝肾阴虚论治,而血瘀被认为是其重要病理因素而贯穿治疗的始终。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痰饮亦为黄褐斑的重要病理因素。因此,本文从痰饮作为切入点,简述痰饮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并基于古文献和现代临床研究,从风邪犯表、脾虚湿蕴、肾阳亏虚、肝肾阴虚、肝郁气滞和痰瘀互结来探讨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和中医治疗,并附验案1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06.
患者男,74岁,因颈部、前胸及双上肢散在瘀点、瘀斑1年余,瘙痒2周就诊。皮肤科情况:颈部以气管套管为中心瘀点、瘀斑、血疱;部分血疱可见破溃、结痂,色暗红;边界清晰;无压痛,压之不退色;皮疹累及前胸、双侧上肢,黏膜区未见累及。组织病理:表皮部分棘层轻度萎缩,真皮胶原疏松,血管扩张,周围少数淋巴细胞浸润,并见红细胞外渗,阿辛蓝染色(-),结晶紫染色(-)。直接免疫荧光:基底膜IgG(-),IgA(-),C3(-)。诊断:压力性紫癜。  相似文献   
507.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分析了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在加强对古代本草文献考证整理和现代中药文献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药性,将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科学地表征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本质.  相似文献   
508.
草乌叶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草乌叶的抗炎作用.[方法]草乌叶用乙醇制成浸膏后分别用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然后采用小鼠耳壳肿胀实验和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两种萃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草乌叶正丁醇和氯仿萃取物分别以50、100、150/(kg·d)剂量灌胃,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抑制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形成(P<0.01或P<0.05).[结论]草乌叶正丁醇和氯仿萃取物均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09.
患者男,68岁,四肢、背部、面部褐色斑疹渐增多伴偶痒20年,双下肢褐色丘疹伴瘙痒半年。皮肤科情况:四肢、背部、面部散在环形斑片,边界清楚,表面呈褐色,边缘呈角化性堤状隆起,中央轻度萎缩,压之不痛;双下肢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粟粒大小丘疹,密集分布,质地较硬,其间可见散在圆形环状斑片。左下肢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显著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乳头层增宽,可见淡红着色均匀团块状物质,中有裂隙及噬色素细胞;表皮层内存在角化不全柱,下方颗粒层消失,可见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结晶紫染色(+)。诊断:浅表性播散性汗孔角化症合并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相似文献   
510.
患者女,55岁,左侧胸肋部散在孤立红色结节伴瘙痒1个月余。皮肤科情况:左侧胸肋部可见散在沿Blaschko线分布的多个绿豆大小的孤立红色结节,类半球形,境界清楚,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浸润明显,轻度瘙痒,无压痛,无鳞屑。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棘层变薄,真皮内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弥漫性浸润,偶见嗜酸性粒细胞,部分淋巴细胞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示:CD20(++),CD3(+),CD5(+),CD43(+),Ki-67(GC高表达),CD10(+),Bcl-6(GC+),Bcl-2(GC-),CyclinD1(-);IgH、Igκ基因重排未见克隆性扩增峰。诊断:皮肤假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