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6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360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391篇
口腔科学   480篇
临床医学   1097篇
内科学   714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256篇
特种医学   280篇
外科学   727篇
综合类   1993篇
预防医学   544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336篇
  12篇
中国医学   257篇
肿瘤学   317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526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646篇
  2007年   580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23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探讨其在IB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分离12名健康人、16例克罗恩病(CD)患者和25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NK细胞.体外培养NK细胞,并予空白刺激、IL-23刺激、IgG刺激或IL-23+IgG联合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a和干扰素(IFN)-γ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刺激培养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NK细胞经人IgG和IL-23单独刺激后TNF-α、IFN-γ的分泌水平未明显增高(P值均>0.05),二者联合刺激则能显著促进TNF-α、IFN-γ分泌(P值均<0.05).单独应用IgG刺激CD和UC患者NK细胞分泌TNF-α、IFN-γ的效果不明显(P值均>0.05).单独应用IL-23则具刺激作用(P值均<0.05),二者联合应用的刺激作用更明显(P值均<0.01).IL-23单独刺激和联合刺激均不能增强正常对照组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P值均>0.05).但单独应用IL-23可增强UC和CD患者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分别为51.5%±7.1%和50.2%±8.7%,P值均<0.05),且联合刺激可进一步增强该作用(分别为65.3%±6.6%和62.4%±5.5%,P值均<0.01).结论 IL-23能刺激IBD患者NK细胞分泌TNF-α和IFN-γ,并能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可能直接参与了IB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BMD)及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6例T2DM合并O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每日1片,治疗组在服用钙尔奇D的同时,加用阿仑膦酸钠(福善美)70mg,每周1次,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腰椎(L1~4)和股骨颈(NECK)BMD与骨形成(骨碱性磷酸酶)和骨吸收(Ⅰ型胶原N端肽/肌酐)指标。结果治疗组腰椎、股骨颈BMD教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N端肽/肌酐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BMD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提高T2DM合并OP患者的BMD,并能抑制骨吸收指标,单纯补钙治疗并不能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YP3A酶活性,研究中小学男生CYP3A酶活性变化及其趋势。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法测定并计算515名中小学男生尿液中6β-羟基氢化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的比值,以反映CYP3A的活性。通过统计分析,研究CYP3A的活性的变化及其趋势。结果酶的活性在青春期前后都较平稳,但在开始发育时出现酶活性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且发育后酶活性个体差异变大。结论中小学男生年龄跨越大,临床用经CYP3A酶代谢药物时,应根据身体发育情况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老年肾功能不全病人发生抗生素脑病的原因。方法:临床药师在工作实践中发现3例老年肾功能不全病人应用抗生素后发生抗生素脑病,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老年肾功能不全病人药物排泄减慢,血药浓度升高,易造成抗生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蓄积,从而引发抗生素脑病。该类病人应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减少药物剂量和/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检索,本文介绍了凝集素修饰的微球、纳米粒和脂质体,以及凝集素对不同微粒系统的修饰机制,综述凝集素修饰微粒给药系统在透黏膜给药中的应用,认为凝集素修饰微粒给药系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袁媛园  王婷  梁燕  赵守亮 《贵州医药》2010,34(2):111-113
目的观察3种通用混合型复合树脂充填后,不同洞深和固化后不同时间对界面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取离体前磨牙和磨牙各75个,分别在颌面中央制备直径2mva,洞深2mm(前磨牙)和直径2mm,洞深3mm(磨牙)的Ⅰ类洞.用随机数字法将两种洞深的样本各分别分为3组,分别用Chalisvaa复合树脂、Spectrum TPH光固化树脂、Esthet—X复合树脂充填,于光照固化后10min、30min、1h、24h和48h,各时间点分别随机抽取各组5个样本.通过充填体矢状方向切开。50%避光氨化硝酸银液浸泡显影,体视显微镜下用测微软件测量粘结界面微裂隙。结果3种通用型复合树脂充填不同洞深均出现微裂隙.固化30mint24h裂隙最大,随着洞深深度增加。微裂隙减小;不同时间微裂隙变化速度不同。结论固化30min~24h充填物脱落的可能性最大,建议固化后10min内隔湿.24h患侧保护性忌咀嚼;分层添加技术适用于较深的窝洞。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紫杉醇耐药株MCF-7/Taxol中的紫杉醇结合的差异蛋白质,探索抗肿瘤药物新靶点。方法合成生物素化紫杉醇,HPLC-MS联用法检测合成产物。SRB法检测生物素化紫杉醇的生物活性,免疫磁珠偶联后与MCF-7及其MCF-7/Taxol的全细胞蛋白液反应,获得紫杉醇结合蛋白,SDS-PAGE电泳获得差异蛋白条带,LC-MS/MS分析,Western blot鉴定差异结合蛋白。结果成功合成生物素化紫杉醇,生物素化紫杉醇的生物活性和紫杉醇相当。经过蛋白电泳分析,MCF-7/Taxol的紫杉醇结合蛋白较MCF-7多一差异条带,LC-MS/MS分析提示数个目标蛋白,经过Western blot验证差异条带中有Heat shock protein HSP90、Dermcidin Precursor、Actinin。结论成功获得了MCF-7和MCF-7/Taxol之间的紫杉醇细胞差异结合蛋白,对这些蛋白作用机制的的深入探索,可能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寻找到新的靶点蛋白,发现新的肿瘤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998.
“国人是在食品中完成的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成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三鹿又让同胞们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这是前不久在网络上盛传的一段笑谈。但在笑过之后,人们不禁担忧,我们的食品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究竟还有多少食品可以放心吃?不少人将食品不安全的矛头直指食品添加剂,认为这是造成食品有毒的罪魁祸首,但这真的是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后果吗?  相似文献   
999.
患者,男性,55岁。因左侧胸部刺痛12天入院。无痰血、体重减轻、活动后气促不适。体格检查:神清,呼吸平稳,气管居中。左肺触觉语颤减弱,左下肺叩诊浊音,左下肺呼吸音低,两肺未及明显干湿性罗音。追问病史,否认特殊药物服用史,否认石棉接触史,否认近期有生食海鲜病史。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脂质的沉积似乎是本病主要的原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核受体家族的三个成员之一.是脂肪酸水平变化的传感器,可影响人体的生理平衡包括在多种组织中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近年来,很多文献报道称PPARα可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PPARα在代谢活跃的肝脏中所参与的调节,就PPARα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之间的最新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