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1篇
  2篇
中国医学   21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水平、hs-CRP及MMP-9联合监控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测定2组D-二聚体、hs-CRP及MMP-9水平,及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hs-CRP及MMP-9的水平,并分析D-二聚体、hs-CRP及MMP-9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缺血性脑梗死组D-二聚体、hs-CRP及MMP-9水平[(1.49±0.12) mg/L、(11.38±2.12) mg/L、(332.27±54.62) μg/L]高于健康组[(0.25±0.04) mg/L、(2.14±0.51)mg/L、(124.68±27.59)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急性脑缺血性脑梗死组D-二聚体、hs-CRP及MMP-9水平[(0.68±0.14) mg/L、(3.16±0.87) mg/L、(227.48±43.26) μg/L]低于中度组[(1.13±0.25) mg/L、(7.54±1.3)mg/L、(325.69±62.74)μg/L]、且低于重度组[(1.54 ±0.37) mg/L、(13.49±1.50) mg/L、(497.23±74.3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缺血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hs-CRP及MMP-9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联合监控D-二聚体、hs-CRP、MMP-9水平能够辅助急性脑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并可评估疾病的进展,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联合地塞米松甲状腺内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SA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T3、FT4以及ESR水平均减少,TSH含量增多(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T3、FT4、TSH、ESR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地塞米松甲状腺内注射可提高SAT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浆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重组人α-Syn加入PD和对照血浆中,采用免疫印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鉴定α-Syn寡聚体和磷酸化形成情况。在原代神经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 μmol/L的α-Syn单体及寡聚体,同时添加30%(体积分数)PD血浆、正常人血浆和胎牛血浆,孵育14 d后,MTT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死亡情况。酶活力试剂盒检测各组原代神经元中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酶活力。结果 PD患者血浆较正常受试者(normal subject,NS)血浆可促使更多的α-Syn磷酸化和寡聚化。与NS血浆相比,添加到原代神经元培养物中的PD血浆导致更多细胞在细胞外α-Syn存在下死亡,同时伴有PP2A活力降低。结论 PD患者血浆中可能通过降低PP2A酶活力使α-Syn发生磷酸化,导致其聚集并进一步使得原代培养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104.
<正>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由于受制于知情同意等伦理方面的问题以及其他障碍,开展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导致绝大多数药物缺乏儿童疗效和安全性数据[1]。近年来,该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正在逐步兴起,其中儿童药物临床试验中的知情同意问题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1知情同意的概念与内容  相似文献   
105.
<正>尽管肥胖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但是一般认为个人体质量指数(BMI)越高,骨质疏松症风险就越低,由于BMI增高,骨矿物质密度(BMD)也相应增加[1]。然而,肥胖和骨折之间的关系仍然不清楚。有研究表明,BMI增加与骨折风险降低有关;但最近研究提示,肥胖可能会增加骨折风险[2,3]。绝经后妇女创伤性骨折的发病率较高,尽管大多数骨折患者中BMD正常[4]。最近的荟萃分  相似文献   
106.
主动脉夹层 (AD)起病急骤 ,症状复杂多变 ,死亡率高 ,无症状者较少见 ,合并房间隔缺损者未见报道 ,现报道 1例。患者男 ,6 5岁。于 1999年 3月 15日受凉后咳嗽、低热 ,口服芬必得 6 0mg后上腹部烧灼不适 ,停药后消失。无高血压、胸痛及晕厥病史。在当地医院行CT扫描怀疑AD。为进一步检查于 1999年 6月 16日入院。既往 195 0年查体发现先心病 ,房间隔缺损。 196 4年 3月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及高血压病史。查体 :血压 12 0 / 70mmHg(1mmHg =0 133kPa)。胸前第 4、5肋间见长约 30cm的“八”字形手术切…  相似文献   
107.
糖尿病防治以还原思维方式取得明显进展,但也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系统思维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体现,糖尿病防治应在还原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深化发展系统思维,注重整体分析,采取多种危险因素综合防治策略才能迅速提高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白花蛇舌草诱导HSP70表达对H22肝癌细胞移植瘤小鼠瘤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经过白花蛇舌草和党参处理后的小鼠活体腹水H22肝癌细胞免疫小鼠,用HSP70单抗封闭后分为白花蛇舌草未封闭组与封闭组、党参未封闭组与封闭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共5组,每组10只,然后再以培养的H22肝癌细胞攻击小鼠形成移植瘤;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原位检测移植瘤小鼠瘤组织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白花蛇舌草组移植瘤小鼠瘤组织细胞核中可见较多棕褐色阳性颗粒,与党参组相比,细胞凋亡数及染色强度明显增多、增强;白花蛇舌草及党参组细胞凋亡的情况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尤以白花蛇舌草组更为明显.尽管白花蛇舌草和党参未封闭组与封闭组组间细胞凋亡的差异并无显著性,但白花蛇舌草未封闭组较封闭组具有凋亡数增多和染色强度增强的趋势.结论 白花蛇舌草可能通过诱导H22肝癌细胞移植瘤小鼠瘤组织HSP70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肝癌细胞凋亡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和治疗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ELISE测定AA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IL-1β、IL-6和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A大鼠外周血中IL-1β、IL-6、TNF-α显著升高(P〈0.01),通络止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β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尤以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通络止痛胶囊均能够降低AA大鼠血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尤以高剂量作用显著,提示通络止痛胶囊可能通过降低IL-1β、IL-6和TNF-α,抑制AA大鼠骨与软骨的破坏,减轻滑膜炎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了解中国医务人员对叙事医学的认知、态度与行为情况。方法 利用方便抽样法,对2 145名国内医务人员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叙事医学的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得分率分别为49.62%、47.18%与41.43%。结论 从认知层面看,虽然大部分调查对象对叙事医学的大框架理念较为熟悉,但对具体方法和工具不太了解;从态度层面看,医务人员对于进一步学习了解叙事医学相关理论的态度与认同感仍有提升空间,但整体态度较为积极,这为进一步推广叙事医学奠定了基础;从行为层面看,医务人员阅读和书写疾病叙事故事的频率较低,今后应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和习惯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