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49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短程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率及远期疗效,探讨初治失败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经胃镜检查、组织活检确诊为Hp感染患儿92例,男60例,女32例。分为克拉霉素组70例,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1周疗法;甲硝唑组22例,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2周疗法。停药后4周,分别在1~30个月进行复查,检测Hp根除率。对2组初治失败者进行复治,甲硝唑组采用克拉霉素三联1周疗法;克拉霉素组增加克拉霉素剂量和延长奥美拉唑疗程。复治再失败者采用铋剂四联疗法。结果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91.4%(64/70)较甲硝唑组72.7%(16/22)高,有显著性差异(χ2=5.16 P<0.05)。克拉霉素组18例Hp根除患儿,30个月内随访复发率5.6%(1/18)。本组共12例根除失败,采用3种复治方案后,根除率分别为83.3%(5/6)、66.7%(4/6)、100.0%(3/3)。结论克拉霉素三联1周短程疗法是根除儿童Hp感染的理想治疗方案。适当增加克拉霉素剂量和延长奥美拉唑疗程可提高根除率。采用铋剂四联疗法对克拉霉素耐药者有效。  相似文献   
992.
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后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深Ⅱ度烫伤肝创面皮肤组织及真皮成纤维细胞(Fb)生物学特征,探讨其与DM创面愈合延迟的病理关系。方法将90只SD火鼠分为DM组(50只)和NM组(NM,40只),DM纽大鼠制成链脲菌索绣导的DM模型,之后将两纰大鼠造成10%TBSA深Ⅱ度烫伤。各组大鼠均于伤前及伤后3、7、14、21d(每组每时相点6只)留收创面皮肤组织标本,对其各项生物学特征进行检测。结果与NM组大鼠比较,DM组伤前真皮厚度明显变薄(P〈0.01)、胶原排列紊乱、真皮内出现大量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皮肤糖含量升高(DM组2.77mg/g,NM组0.85mg/g,P〈0.01)和高级糖基化终产物(AGEs)蓄积。深Ⅱ度埂伤后,DM组大鼠Fb的S期细胞百分比和羟脯氨酸合成量明显低于NM组,而Fb的凋亡率却明显高于NM组(P〈0.05或0.01)。结论DM大鼠合并深Ⅱ度烫伤后真皮中Fb的乍物学特征异常,可能与局部皮肤组织糖含量升高和AGEs的蓄积有关,推测是DM患者容易并发慢性溃疡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93.
患者 ,男 ,5 1岁。因发现双耳轮多个逐渐肿大的新生物 2年余入院。有高血压、高血脂 1 0余年。BP 1 40 /1 0 0mmHg( 1mmHg =0 .1 33kPa)。有脂肪肝史。平时酗酒 ,进高蛋白饮食。否认家族史。检查 :双耳轮上有数个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圆形、质软新生物 ,大的如黄豆大 ,小的约芝麻大  相似文献   
994.
自1997年1月-2000年12月本院对23641例患实施输血治疗,且分别进行了102750例抗体筛选试验及交叉(盐水十酶或盐水十抗人球蛋白介质)配血试验,发现其中因输血所致红细胞同种免疫性抗体14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5.
患者女,62岁,因双下肢反复出现暗红色斑块、水疱及瘙痒38年,于2006年8月4日就诊。患者38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胫前出现指甲大水疱,无脓液,无血疱,外伤或摩擦后皮损加重,在当地医院曾诊断为“大疱性扁平苔藓”、“结节性痒疹”等,予外用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恩肤霜)、糠酸莫米松乳膏(艾洛松)等治疗,无明显疗效。近来水疱减少,出现斑块及丘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6.
徐敏华在治疗脑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认为中风后遗症多因本虚(肝肾为主)、标实(痰瘀热为主)再加其他诱因而发病,治疗应标本兼顾,分期论治,效果比较明显。其论之精当,治之灵验。  相似文献   
997.
弱视遮盖疗法的应用进展与问题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弱视患病率近年来报告为1-5%,美国1.9%,英国3.5%,瑞士2%,芬兰1.2-1.8%(Attebo,1998)。我国2.8%。现有常规疗法多种。其中如遮盖疗法(occlusion),自1722年报道以来,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由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有效率30%-92%), 已肯定其应用意义(von Noorden,1990;Fell,1990; Tan,2003)。  相似文献   
998.
徐敏华在治疗脑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 ,认为中风后遗症多因本虚 (肝肾为主 )、标实 (痰瘀热为主 )再加其他诱因而发病 ,治疗应标本兼顾 ,分期论治 ,效果比较明显。其论之精当 ,治之灵验。  相似文献   
999.
针刺麻醉肺切除术研究的体会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麻醉是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推动了针灸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自然科学多学科对针灸的研究,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麻醉肺切除术是针刺麻醉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肺科医院和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曾经合作从事针刺麻醉肺切除手术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本文回顾针刺麻醉肺切除术的研究历程,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尚未克服的难点,探讨解决的措施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1临床资料从1961年~2004年的43年中,在门诊中共诊治儿童拔毛癖1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3~6岁2例,6~8岁3例;脱发斑1块者3例,2块者6例,3块者1例;夜间拔毛者6例,白天拔发者4例;伴有精神症状者,如努嘴、扭头、耸肩、眨眼、焦虑、好动等6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脱发斑,大小不一,形态不定,边缘清楚,头皮正常,边缘毛发不松动,无惊叹号(!)毛发,无瘙痒等主观症状。10例经综合治疗均获痊愈,治疗期约为2~6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