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背景: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效果.目的:详细阐述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细胞因子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查阅PubMed、WOK、CNKI、维普、万方等相关数据库,查找关于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实验研究的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剔除无关文献,保留与膝骨关节炎相关细胞因子研究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及不典型报道.结果与结论:共纳入48篇符合标准文献,包括中文文献31篇,英文文献17篇.经分析得出: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的细胞因子大体上分为损伤性细胞因子和保护性细胞因子.损伤性细胞因子有基质金属蛋白酶、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一氧化氮、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等,保护性细胞因子有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骨保护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降低损伤性细胞因子如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软骨寡聚基质蛋白、一氧化氮的含量、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比值失衡,提高保护性细胞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骨保护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从而起到抗炎,防止关节软骨退变,促进软骨组织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四关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4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均采用HAMD及SDS表评分以测定疗效。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四关穴为主佐以药物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椎间盘组织环氧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与单独给予莫比可及莫比可与电针联合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6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选用75只清洁级3月龄SD雄性大鼠。取63只大鼠,咬除L5-6棘突、右侧椎板和关节突,暴露椎间盘。用粗针头在纤维环上钻孔,使髓核与硬膜外腔相通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②将造模成功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电针组、莫比可组、针药组、模型组,每组12只。设其余12只未造模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电针组:取穴:L4-6夹脊穴(双),环跳(右侧),阳陵泉(右)。电针夹脊穴,深度为0.4cm,疏密波,电流强度4mA,频率2Hz,时间20min,于模型建立后次日开始治疗,1次/d,连续14次。莫比可组:按400mg/kg剂量灌服莫比可药液,1次/d,连续14次。针药组:取穴:L4-6夹脊穴(双),环跳(右侧),阳陵泉(右)。电针夹脊穴,深度0.4cm,疏密波,电流强度4mA,频率2Hz,时间20min;电针治疗结束后根据400mg/ks剂量灌服莫比可药液,于模型建立后次日开始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均为1次/d,连续14次。模型组:不作任何治疗,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正常组:不作任何治疗,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③于治疗结束24h后5组同时处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病变椎间盘组织环氧合酶1以及环氧合酶2mRNA表达。 结果:因死亡及造模失败脱失15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大鼠60只。①大鼠椎间盘组织环氧合酶1mRNA表达:模型组为(1.1921&;#177;0.3705),低于正常组(6.0541&;#177;1.1269,P<0.01);针药组和莫可比组分别为0.4672&;#177;O.2813,0.5575&;#177;0.1281,均低于电针组和模型组(3.3362&;#177;0.8407,P<0.01)。②椎间盘组织环氧合酶2mRNA表达:模型组为4.2494&;#177;0.6529,明显高于正常组(0.3116&;#177;0.1384,P<0.01);电针组、莫比可组、针药组分别为0.9761&;#177;0.7261,1.3330&;#177;0.1765,0.6970&;#177;0.3193,低于模型组(P<0.01);莫比可组明显高于针药组(P<0.05);正常组与针药组相近(P>0.05)。 结论:①单独电针或莫比可治疗及两者联用均可显著抑制大鼠椎间盘组织内的环氧合酶2mRNA表达水平。②单独莫比可治疗及电针或莫比可联用治疗可显著抑制大鼠椎间盘组织内的环氧合酶1 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筋病症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03例经筋病症患者,随机分为关刺组(53例)和常规组(50例),用VAS疼痛评分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变化。结果关刺组和常规组在有效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但在显效率和治愈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刺疗法治疗经筋病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益气化瘀利水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试验方法,参照GoldbergVM及LegnesneMG的膝骨关节炎临床评估指数打分表评价了益气化瘀利水方与塞来昔布(西乐葆)治疗100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基线可比,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益气化瘀利水方组的积分与西乐葆组相似。结论益气化瘀利水方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与西乐葆相似,但其经济性更为突出,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腰神经根压迫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健康SD大鼠50只,通过放置微型硅胶片方法建立大鼠腰神经根压迫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治疗)、药物组(莫比可治疗)、针刺组(针刺L5、L6夹脊穴)和温针组(针刺加艾灸L5、L6夹脊穴),治疗14d后切取受压神经根.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受损神经根超微结构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受损神经根一氧化氮合酶(NOS)、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表达变化.结果:电镜显示,模型组神经根超微结构改变最明显,依次减轻为药物组、针刺组、温针组;温针组压迫区神经根组织内NOS、CGRP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治疗可以有效维持神经根背根节细胞形态、超微结构,有效抑制炎症介质NOS、CGRP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肾虚证与非肾虚证血清维生素D(Vitamin D,VD)水平差异,及肾虚证量化评分与VD水平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PCOS诊断标准同时具有中医肾虚证标准病例13名,PCOS非肾虚证10名。对肾虚证各个症状进行量化评分,将总分与各个症状评分分别与血清VD、LH、FSH、E2、T、PR L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肾虚证PCOS血清VD水平低于非肾虚证者;肾虚量化评分总分与VD呈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症状评分,月经稀发评分与VD呈显著负相关(P0.01),腰痛症状评分与VD呈显著负相关(P0.01),尺脉不足评分与VD呈显著负相关(P0.01),血清LH、FSH、E2、T、PRL水平与肾虚量化评分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肾虚证PCOS出现低VD血症明显高于非肾虚证,在肾虚证中VD水平可以反应肾虚程度,其中腰痛、月经稀发、尺脉不足是VD不足的主要症状,并且症状严重程度与VD缺乏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行为学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温针灸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予处理,其他3组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法造模,造模后模型组不做处理,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药物组给予美洛昔康溶液灌胃,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Lequesne MG膝关节评估级别及血清IGF-1含量变化情况。结果:Lequesne MG膝关节评估在局部反应、步态反应、关节活动和关节肿胀方面温针灸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组血清IGF-1浓度较模型组和药物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可改善大鼠行为学功能,能提高大鼠血清中IGF-1表达水平,起到抗炎止痛,修复损伤的作用,是防治膝骨关节炎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吴耀持教授善用药对治疗颈椎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谨守“辨症求因、审因施对”原则,选用药对或协同增效,或互制其短而展其长,使风、寒、湿等致病因素消散于无形,颈椎及肢体关节通利而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