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建立甲状腺结节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为指导临床、进一步提高疗效以及建立综合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方法:文献调研结合以甲状腺结节患者症状询问为主的问卷调查,提取证候要素,采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形成甲状腺结节的辨证分型模型,然后通过该领域专家咨询,建立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辨证分型标准。结果:30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证候要素经聚类分析聚为5类,通过专家咨询修正,第2、4类(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合并为脾。肾阳虚证,第1类为肝郁痰凝证,第3类为痰瘀互结证,第5类由“气阴两虚证”改为“阴虚内热证”。由主成分分析和专家平均排位情况确定每一类证型的主症和次症。这4种证型反映了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基本证候。结论: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基本证候为肝郁痰凝证、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和阴虚内热证。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清胆胶囊对胆固醇结石小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及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38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和清胆胶囊组(n=13)。除正常对照组外,模型组和清胆胶囊组小鼠采用高脂饮食诱发法建立胆固醇结石模型。造模过程中,清胆胶囊组小鼠予清胆胶囊0.36 g/(kg.d)灌胃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成石率,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中PPAR-γ、CYP7A1及NF-κB的表达。[结果]清胆胶囊组成石率显著降低(P0.01),小鼠肝脏PPARγ及CYP7A1表达增强,NF-κB表达降低。[结论]清胆胶囊可通过增强肝脏PPARγ及CYP7A1的表达,抑制NF-κB核转位来发挥防治胆固醇结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胆石病是一种外科常见疾病,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可能造成的副损伤、结石的残留及复发仍制约其发展。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胆石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愈来愈多。大量动物实验表明中药能从多个环节、多个靶点来发挥防治胆石病的作用,主要是对胆道系统功能、胆汁脂质热力学平衡及胆色素代谢、成核缺陷及胆管感染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唐汉钧辨证分型治疗痤疮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唐汉钧以肺脾肾并重,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痤疮,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5.
患者刘某,女,54岁,主因"反复腹泻黏液血便10年,加重伴右足背肿痛溃破1周"于2017-08-22收入院。患者10年前因腹泻黏液血便于外院确诊"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未见肠镜报告),2008年曾行激素治疗(具体不详)。近年来患者每隔2~3年出现发作一次,见大便次数增多伴脓血,患者自行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可缓解。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养肝利胆颗粒对豚鼠胆囊胆色素结石的生化学影响。方法:应用雄性豚鼠建立胆色素结石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养肝利胆颗粒组,每组8只。观察养肝利胆颗粒对该模型成石率、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钙离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正常组、养肝利胆颗粒组的成石率、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和钙离子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养肝利胆颗粒通过降低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和钙离子含量,逆转成石胆汁,从而起到预防胆色素结石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循证医学强调从系统研究中获取依据,从而使建立在个人经验及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诊疗方法更具有效性、安全性和说服力。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内容众多,应当遵循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既要重视从临床中获取患者的个体化诊疗信息,更要注重科学系统的研究,才是其发展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8.
养肝利胆颗粒对胆色素结石炎症反应环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肝利胆颗粒(YGLD)对豚鼠胆色素结石形成过程中炎症环节的影响。[方法]应用雄性豚鼠皮下注射林可霉素联合喂养致石饲料建立胆色素结石模型,观察YGLD对该模型成石率、胆囊容积、胆汁中黏蛋白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影响。[结果]YGLD组与模型组比较成石率显著降低(P〈0.01),胆囊容积明显减小(P〈0.05),胆汁中黏蛋白及CRP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YGLD通过降低胆汁中黏蛋白、CRP水平来发挥逆转成石胆汁及降低胆色素结石成石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列举唐汉钧教授调治痛风、乳岩、乳癖、瘿瘤的膏方医案加以分析,总结唐教授运用膏方调治外科病证的经验,包括膏方调治外科疾病的理论基础、适宜范围、处方原则、用药宜忌等。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大鼠胰腺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的影响。方法2020年7—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实验室进行实验。48只SD大鼠建立胰腺纤维化模型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清胰利胆颗粒组(2.678 g/kg)、大承气汤低剂量组(6 g/kg)、大承气汤高剂量组(12 g/kg),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各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给药周期为4周;干预结束后,测定各组血清淀粉酶、透明质酸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结构并判定胰腺纤维化指数、腺体破坏指数评分,测定胰腺组织中Wnt、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胰腺结构正常;模型组胰腺出现导管增生,见大量纤维组织、空泡样变、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且胰腺组织间隔增宽,脂肪组织代替部分坏死腺体组织;清胰利胆颗粒组及大承气汤低、高剂量组胰腺组织纤维化程度减轻,炎性细胞、脂肪细胞浸润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纤维化指数评分、腺体破坏指数评分、血清淀粉酶、透明质酸、胰腺组织Wnt、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胰利胆颗粒组及大承气汤低、高剂量组纤维化指数评分、腺体破坏指数评分、血清淀粉酶、透明质酸、胰腺组织Wnt、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大承气汤高剂量组水平低于大承气汤低剂量组(P<0.05);清胰利胆颗粒组和大承气汤高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对大鼠胰腺纤维化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大承气汤抑制大鼠胰腺组织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